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6 23:02:04
針對無人機監管,金偉建議要統籌建立安全管控平臺,探索建立“行業監管+地方管控”的多級管控平臺體系,加快與現有監管平臺技術融合。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實習編輯|徐斐
近年來,我國民用無人機制造業快速發展,但隨著無人機數量的增加,“黑飛”事件層出不窮,安全隱患也逐漸顯現。民用無人機行業法規標準體系不完善、檢測認證體系不健全、安全監管手段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
“我國無人機監管的痛點就是相關法規尚未正式出臺,從2013年至今,已經呼吁了很多年,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最快也要等明年下半年。”12月16日下午,在THX2019無人機系統高峰論壇暨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金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上表示。
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金偉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靳水平 攝
無人機“黑飛”一直是行業發展的重大阻礙因素,各地既強調要支持民用無人機這一新興科技產業,又受限于相關政策機制不完善,使得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步履蹣跚”。
在金偉看來,目前無人機領域行業法規制度建設仍相對落后、標準體系和檢測認證體系尚未建立、飛行安全監管技術手段缺失、核心技術不足等因素,都導致了“黑飛”擾航。
金偉向記者表示,我國無人機監管的最大痛點在于相關法規尚未正式出臺。據金偉透露,2013年,“低慢小”航空器就常曝出問題。“如今已經過去四五年了,相關法規還在走法律程序,我認為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金偉稱。
從監管角度來看,無人機監管分為合作類無人機和非合作類無人機。在金偉看來,當前監管技術手段日趨多樣化,但對于合作類無人機缺乏強制手段和要求,由于技術手段和路徑的不統一,難以統一監管。而對于非合作類無人機,監管技術還有待提高、規范及降低成本。
針對無人機監管,金偉建議要統籌建立安全管控平臺,探索建立“行業監管+地方管控”的多級管控平臺體系,加快與現有監管平臺技術融合。他表示,有關安全認證體系方面,要盡快制定發布無人機管理暫行條例,明確適航管理范圍及非適航無人機,在此基礎上配套制定無人機安全檢測認證制度。
“總而言之,我國不僅無人機監管思路領先國際,而且整個無人機產業也領先于國際,從概念、理念以及實際操作實施都比較合理。”金偉提道。
隨著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其行業應用也一直備受關注。
有分析認為,隨著行業應用的加速推廣、消費領域的需求爆發以及新應用領域的拓展,無人機的行業應用將呈現幾何級增長。就具體行業而言,在金偉看來,當前無人機在物流快遞、電力巡線、搶險救災、農業等方面應用廣泛。
金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物流快遞領域,無人機可以實現從支點、站點再到個人的物流傳輸。不僅節約大量物質成本,而且運輸時間短,快速直達。“有時候正常快遞走半天,用無人機來運輸,可能一二十分鐘就能到,效率很高。”
作為快遞行業的龍頭,順豐在2017年6月就啟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2018年3月27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江西豐羽順途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了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成為國內第一個經民航管理部門批準運行的物流無人機運營企業。這也意味著,中國無人機物流配送正式進入合法運營階段。
除了在物流快遞領域的應用之外,無人機在電力巡線方面的應用也值得關注。
眾所周知,傳統電力巡線需要電力人員徒步巡查線路,由于每日行程有限,要完成相應的巡線任務需匹配相等的人員,加大了電力巡線過程中的人工成本。而無人機可晝夜連續運作,在所巡查范圍持續工作,避免了日常工作任務繁重等問題,從根本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多地已開始使用無人機進行電力巡線,也獲得了相關部門的認可。“無人機在電力巡線方面運用將會使工作變得非常方便,可以連續拍照而后提交上去進行測試,減少人工成本。但需要說明的是在線路問題識別這一塊,無人機還需加強。”金偉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