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9 13:24:54
12月28日,通威股份在樂山的高純晶硅項目正式投產,這也是繼包頭項目投產后,通威股份近期投產的第二個高純晶硅項目。2017年以來,國內多晶硅行業大量低成本擴產項目上馬,今年第四季度這些項目迎來投產高峰。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實習編輯 梁梟
12月28日,通威股份(600438,SH)在樂山的高純晶硅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由通威股份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祥股份)負責實施及運營。近期,隨著通威股份在包頭、樂山的兩個高純晶硅項目先后投產,通威高純晶硅實際產能將達8萬噸/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通威股份外,今年下半年還有新疆協鑫、新疆大全等公司的大型多晶硅項目投產。2019~2020年,國內多晶硅產能還將進一步釋放,這在加快進口產能替代的同時,也加劇了多晶硅行業內部的競爭。
據國金證券測算,2019年多晶硅理論價格支撐點為7.6萬元/噸,2020年或下降至7萬元/噸以下,成本競爭將成為行業洗牌的核心。
12月25日晚,通威股份公告稱,其位于樂山的永祥新能源高純晶硅項目(以下簡稱樂山項目)已成功建成,并將于近日正式投產。12月28日,通威股份在樂山市舉行正式投產儀式。據介紹,樂山項目建成投產后經過1~3個月運行提升,其實際產能將超過3萬噸/年。
樂山項目由永祥股份負責實施及運營。2017年時,永祥股份先后啟動建設樂山、包頭兩個高純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項目。兩個月前的2018年10月,通威股份位于包頭的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項目(以下簡稱包頭項目)亦建成并投產。包頭項目于11月進入全面生產,經過2~3個月的爬坡期,預計將于2019年一季度實現滿負荷生產。屆時,通威股份在樂山、包頭兩個生產基地的高純晶硅實際產能將達到8萬噸/年。
在投產儀式現場,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要求我們的產線建設要有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先進性,因此整個產線可以在總控室內就實現整體的調度、安排、組織及自控。”劉漢元進而指出,樂山項目單條產線能實現2.5~3.5萬噸的產量規模,這在高純晶硅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據記者了解,在達產后,樂山、包頭兩地項目超過70%的產品均能滿足P型單晶和N型單晶的需要,并逐步實現進口產品替代,國內高純晶硅依賴進口的局面將得到緩解。
2017年以來,國內多晶硅行業大量低成本擴產項目上馬,今年第四季度這些項目迎來投產高峰。2019年也有不少項目即將投產:亞洲硅業、東方希望等廠商的合計2.8萬噸產能預計于2019年第二季度達產;新特能源3.6萬噸項目預計于2019年上半年投產,第三季度逐步達產。
上述產能的逐漸釋放在逐步實現對國外多晶硅產品替代的同時,也將加速多晶硅領域的行業競爭。
此前,國金證券曾發布研報分析稱,伴隨多晶硅的產能釋放以及531新政后光伏行業需求的減弱,2019年第一季度多晶硅的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因此其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需求對應的邊際產能現金成本將低至4.5萬元/噸。而自第二季度開始,隨著需求增長及新增產能釋放接近尾聲,多晶硅行業供需格局將有所改善,邊際產能成本或上移至6~7.6萬元/噸。國金證券認為,未來多晶硅價格下降,優質廠商利潤率將合理化,而普通廠商將難獲得合理利潤。
據國金證券測算,國內主流多晶硅產能中,賽維、亞洲硅業的成本處于6萬元/噸至7.6萬元/噸區間;協鑫及大全的部分產能的成本處于4.5萬元/噸至6萬元/噸區間;特變(新特能源)、永祥股份、東方希望等企業的成本處于4.5萬元/噸以下區間。據劉漢元透露,未來,在上述高純晶硅項目工藝進一步完善后,永祥股份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光伏行業政策出現調整后,下游降本壓力將更多地向上游多晶硅生產環節傳導,未來多晶硅行業洗牌將加速,部分高成本產能將被淘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