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宏民:共享經濟還是“小蝌蚪”,仍在“找媽媽”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2 17:46:05

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宏民將共享經濟比喻為“青蛙”,特征為有多個生長階段,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階段之間有清晰的轉型動力。而現階段,共享經濟還是“小蝌蚪”,進入了一個“找媽媽”的階段,因為它還不知道下一個階段會長成什么樣。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宏民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1月12日),由上海交大安泰EMBA中心、交大安泰校友與公關辦公室、交大安泰EMBA校友會聯合主辦,每日經濟新聞特別支持的“興商學 新境界”2019交大安泰EMBA新年論壇在上海舉行。

論壇上,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陳宏民做了題為《共享經濟往何處去》的主題分享。

陳宏民將共享經濟比喻為“青蛙”,特征為有多個生長階段,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階段之間有清晰的轉型動力。而現階段,共享經濟還是“小蝌蚪”,進入了一個“找媽媽”的階段,因為它還不知道下一個階段會長成什么樣。

他將共享經濟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探索期,需求端的細分共享;爆發期,供給端的閑置自由匹配共享;增長期,人人直接參與的平臺協同共享。

在陳宏民看來,早期的共享經濟業態的核心優勢和特點在于利用互聯網和通訊技術,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有效細分交易標的,并提供靈活便利的各類衍生服務。通俗來理解,共享經濟就是一種分時租賃。

那么,共享經濟有什么優勢?陳宏民形象地概括為“微積分”。平臺能夠實現“積分”,聚集起海量用戶,憑借平臺所持有的交叉網絡效應,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和價值,而“微分”則是通過聚集海量差異化的供求雙方用戶,對其持續細分,根據不同類型需求提供精準服務,而共享平臺能實現“微積分”。借助共享經濟“微積分”的優勢,一大批新興企業誕生了。陳宏民注意到,中國的“獨角獸”偏愛互聯網平臺模式,尤其是偏好共享平臺。

未來,共享經濟又將何去何從?“共享經濟平臺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長為百年老店,最終是看它能不能始終走在交易成本降低的最前列。”陳宏民表示,“共享經濟是交易成本下降的產物,因此也將隨著成本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形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共享經濟 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宏民 陳宏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天天狠狠综合久久 | 亚洲欧洲日本中文a∨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