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讀 2019-03-20 21:48:24
說話最重要的還是要求真,求善。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就對別人惡語相加,傷害別人;不因為對方是你的利益相關者,就對對方巧言令色。
最近,網上掀起了一股夸夸群熱潮。
無論你遇到什么事,說了什么話,只要你進了夸夸群,網友們都會變成法子夸你。
有人說自己離職了,網友鼓勵道: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年輕人不多了!知道自己要什么又能夠有勇氣去行動的年輕人就更少了!你太棒了!”
“敢想敢做,不拘一格,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敢想敢做,不被現實束縛,有想法有主見的樓主。”
……
一位理工男失戀了,群友們紛紛夸到:
“女生就喜歡你這種有學識,有經歷,有才華的男神。”
“無非三千煩惱絲,當煩惱絲沒了,你就會領略到人生清淡才是真,回歸豁達而樸實的生活,走上更高的人生境界,你已經在路上了。”
……
哪怕是心情不好的人,被這樣夸一頓后,也能笑出一兩聲來。
夸人確實能給人帶來快樂,而能讓被夸者心里舒坦,又不會讓他覺得你是在恭維他,這就很講究說話的藝術了。
有時候,一句走心的好話,就能讓人心情明媚。
古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善意的話語是能讓人感到溫度的,一句恰到好處的話,往往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我曾經碰到一位大叔,大叔很樂觀健談,他告訴我這樣一件事。
前幾年,因為家鄉沒什么事做,賺不到錢,他就和同村的幾個人一起去城市當農民工。
當農民工確實很累,每天有干不完的體力活,但一想到起碼現在比在家鄉賺得多,心里也就舒服一點。
可沒想到,年底結款時,工地上的老板跑路了,辛苦大半年的錢一分拿不到。
大叔說:“就快過年了,我想著拿錢回家,一家人過個好年。但那一刻,真的感覺一點辦法都沒了。”
一天晚上,他恍恍惚惚,像夢游一樣走上了未竣工的高樓,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只是在想跳下去就解脫了。
此時,一位大姐正好在附近打掃衛生,看出了他的異常,上前主動攀談起來,還安慰他:“你要是想不開,你媽咋過呀,孩子誰管呀,沒有錢再掙,總比沒有命強。”
大叔說,其實當時他對這些話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但聽到孩子、老婆、父母這幾個字眼,突然之間感覺自己的魂兒又回來了。
大叔笑道:“我很感謝當時那位大姐,我就是被她一句話救了。從那以后,再苦再累,我都沒有輕生的念頭了。”
很多時候,一點點鼓勵和稱贊,都能讓陷入絕境的人感受到溫暖,讓他重拾希望。
說話想要動人,最重要的是真誠。
季羨林曾說:“說話要注意兩點,第一假話不說,第二真話不全說。”
不說假話,即是待人坦誠,真話不全說,即是留有余地。
現實情況要比理想更為復雜,對于那些和自己一樣以真誠待人的人,當然可以說真話。
但有時,并不是自己想說真話,就能說真話,也許你說的真話,對方并不愛聽,甚至因為你說了真話而覺得你可憎可惡,給你使小絆子,穿小鞋。
但是否因為說真話得罪人,就不說真話,只說恭維的話,讓對方聽起來舒服就行了呢?
有時候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說真話,是為了讓對方意識到問題,是為了幫助對方。這時候,考驗我們的就是講話的技巧了,很多人喜歡直來直去,看到別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就直截了當的說出來,絲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如果我們能夠照顧別人的面子,指出問題能夠說得委婉一些,點到即止,不傷害對方,維護對方的自尊,做到“忠言順耳”,“良藥順口”就更好了。
說話最重要的還是要求真,求善。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就對別人惡語相加,傷害別人;不因為對方是你的利益相關者,就對對方巧言令色。
你每多一份虛偽,你就越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真誠。
有句話說的挺好,“巧言令色,鮮矣仁。”
與人交流,最重要的是內心的互通,情感的共鳴。當做到這點,其實說什么反而已經不那么重要了。
來源:圍爐夜讀 微信號:weiluyedu_
(文中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