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2 20:06:46
2018年,中國玩具出口增長率4.5%,相比2017年的同比增長31%下降了近27個百分點,主要因素是貿易摩擦以及美國玩具反斗城的破產。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文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
多年來高歌猛進的玩具出口,在去年遭遇挫折。
“形勢不好。”3月21日,廣東省玩具協會會長李卓明介紹稱,2018年,玩具消費“主力”歐美地區的成績不如意,大多數國家玩具銷售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作為全球最大玩具消費國的美國,其玩具市場銷售更是下滑至近三年來最差。
根據廣東省玩具協會提供的數據,2018年,中國玩具出口增長率回落較大,2017年同比增長是31%,而到2018年同比只增長了4.5%。
李卓明分析稱,主要因素是貿易摩擦以及美國玩具反斗城的破產,“美國玩具反斗城破產,使得與該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企業生產經營均受到拖累,諸如大玩具跨國公司美泰、孩之寶以及國內的一些品牌公司、上市公司都受到影響”。
“2018年,世界玩具市場需求未能延續上年良好的增長態勢,全年產品銷售約為875億美元,同比下降2%。”對于去年玩具產業運行情況,李卓明總結,世界玩具市場需求出現了負增長,我國的玩具出口增長率回落也較大。
一直以來,廣東都是全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基地。3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廣東省玩具協會了解到,2018年,全球主要的玩具消費地區仍然是歐美國家,其中,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玩具消費市場,消費占比達到了30%,歐洲則約占29%。但受中美貿易摩擦、美國玩具反斗城破產等不利因素影響,美國玩具市場銷售陷入了近3年來最差的市況。
相比歐美地區銷售的不如意,新興市場表現則可圈可點,其中,非洲大幅增長超過40%,拉丁美洲也超過30%,亞洲基本持平,同比增長0.62%。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國,歐美市場八成以上玩具由中國制造,因此,多年來,我國在玩具出口方面一直是成績斐然。
直到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玩具反斗城的破產,給了中國玩具行業悶頭一棍。
廣東省玩具協會援引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數據指出,2018年中國玩具出口增長率回落較大,增長率僅為4.5%。記者注意到,就在此前的2017年,行業還在暢談全年玩具產品出口額達到44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1.2%,創出了2007年來增長的新高。對比可知,2018年增速減少了近27個百分點。
根據行業協會統計的信息,受此影響,去年,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玩具企業產品庫存明顯上升,利潤下降,有些企業存在“增產不增收”情況。
盡管2018年世界玩具市場需求走低,但李卓明表示,中國玩具產業發展仍相當光明。“玩具是創意產品,只要企業不斷推陳出新,整個市場就會活躍起來。”李卓明表示,企業要引入新興理念,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刺激市場需求。
以益智玩具為例,記者了解到,近幾年,STEAM教育理念(即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在世界范圍內流行,這一理念也逐步滲透至玩具產品中,不少玩具企業將產品與教育文化結合,以提升產品附加值。
這一轉變也正符合“寓教于樂”的需求,去年4月中旬,京東發布的一季度網購玩具排行榜就顯示,益智玩具備受家長青睞,銷售排名前三的產品清一色都是益智類玩具。
記者還注意到,具有“中國玩具市場風向標”之稱的廣州國際玩具展上,今年也將展會名稱變更為“廣州國際玩具及教育產品展覽會”。
長久以來,我國大多玩具類企業主要采用OEM生產模式,同時被貼上“同質化”“抄襲嚴重”等標簽。
這一情況在近幾年有所變化,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玩具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玩具產品所占份額較2016年下降9.7個百分點,下降至42.52%;2018年,這一占比繼續下降到41%。而早期,這一比例在90%以上。
在此背景下,國內玩具市場被進口產品牢牢把持的情況開始改變,一些國內品牌開始嘗試與進口產品分庭抗禮,國內大商場玩具銷售排行榜上,除了傳統的“樂高”“費雪”“迪斯尼”等進口名牌產品外,國產品牌玩具如“奧飛”“啟蒙”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更多的情況是,抄襲跟風依然大有人在,廣東啟夢玩具實業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徐星就表示,公司推出的熱銷產品,在市面上同樣可以找到大批的抄襲模仿。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實際上也是矛盾的地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日趨完善的國內市場,本土品牌也吸引來抄襲與跟風,這恰又說明了本土品牌的崛起——至少,抄襲者不再只盯著樂高等國際品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