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3 00:30:24
科創板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無數創業者、投資人、甚至于股民的心?!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呓Y合科創板對上市企業的產業定位、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及其增長性、科技創新能力等多項指標要求,繪制了一幅城市地圖。
每經記者 張海妮 每經編輯 魏官紅
近日,上交所正式開放受理審核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申請文件,首批科創板IPO申請受理名單也浮出了水面。
科創板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無數創業者、投資人、甚至于股民的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結合科創板對上市企業的產業定位、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及其增長性、科技創新能力、持續經營時間(截至2019年2月28日經營三年以上)等多項指標要求,依托啟信寶數據庫,從2016年3月1日之前成立的公司中,共篩選出符合科創板上市要求的11844家企業。通過這份企業地圖,構建出潛力企業的分布差異。
目前,沿海的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五省份符合要求的企業數量占全國總量的68.57%,而末五位的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和西藏五省份僅占全國總量的1%。
近70%的科創板潛力企業成立于2003年以后,受限于科創板對于市值、收入、凈利潤等的要求,2015年后符合標準的企業數量直線下滑。因而,成立5年以上、15年以內的企業更加符合科創板的上市標準。聚焦2012~2016年這五年間成立的科創板潛力企業,東部和中西部之間的相對差距在不斷縮小。
在科創板潛力企業的區域分布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集聚,遠優于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進度,經濟進一步集中,粵港澳和長三角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地區。
從總量來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居于TOP4位置,但是又各有特色。深圳以1204家的企業數量穩居第一位,是廣州的2.24倍。
從企業成立的平均時間來看,東部企業平均需要15.1年的時間成長為一家科創板的潛力企業,其中代表型城市北上廣深的企業平均只需要13年,遠快于西部企業的16年,這意味著東部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新一輪產業分工逐步形成。城市間競爭格局動態調整,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之勢強勁,成都、武漢、重慶、合肥、長沙、西安等省會城市均處于科創板潛力企業城市前列。同時,省內城市差距不斷拉大,省會城市首位度不斷提升,以成都、武漢、西安和長沙四市為典型代表。
蘇州、杭州、南京、成都、重慶、武漢等新一線城市高速發展,與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間差距逐步縮小,并呈現出地域間產業差異化發展態勢,如蘇州的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無錫和南京的節能環保、成都的生物醫藥、杭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
在北上廣深等區域的科創潛力公司迅速成長,新一線及省會城市潛力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首批科創板名單正式揭露的日子或已不遠??苿摪濉⑿氯迮c創業板也將形成良性競爭的、更具活力的資本市場格局,這一切,值得市場期待。
數據來源:啟信寶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