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圓明園就巴黎圣母院大火發聲:愿文物都能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6 20:38:56

4月16日,圓明園遺址公園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文明 不能承受之殤》一文,稱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全文如下:

2019年4月16日,北京時間0點,法國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火勢熊熊。

圖片來源:推特視頻截圖

159年前,英法聯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后,譴責最深的是個法國人,而這個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維克多·雨果。

雨果說:有一天有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打劫,一個放火……他們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而現在,因雨果名著而聞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

這場大火讓人不自覺想到中國文化曾經歷的磨難,曾經那場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萬園之園留下的灰燼,是中國歷史恥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釘子。

這一刻的中國人,怎能不想起,背負了一百多年圓明園燒毀的心靈創傷,何其艱難、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圓明園,文化不應該這樣毀滅,更不應該人為踐踏。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文物的損毀、消失不僅帶走了文物本身,更帶走了文物所承載的千年文明。

一場文化之殤,帶來世人對于文物保護的警醒與重視,文明是脆弱又堅韌的。

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盡力的守護它,盡量延緩它的消逝,傳承它的精神。

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館都是人類文明的寶庫。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夠遠離災難,代代傳承。

有理性的網友這樣在評論中表示:

圓明園是為了讓所有人記住懦弱的代價,而不是讓你在今天面對世界人類文明的消逝發出冷嘲熱諷。所有美麗的藝術品都不應該承載國家和戰爭的重量,銘記屈辱和緬懷過去的方式也絕對不能是看到其他民族經歷文化苦楚時的彈冠相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圓明園 巴黎圣母院 文物 傳承 火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卡 | 最新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中文字字幕在线无线码 |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不卡AV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