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6-11 22:11:08
6月11日晚間,上交所披露,科創板第二批上會企業——福光股份、睿創微納、華興源創的發行上市(首發)均獲得科創板上市委同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晚更新的信息還顯示,上周首批過會的三家企業——天準科技、安集科技和微芯生物的審核狀態已變更為“提交注冊”,即按程序報送證監會履行發行注冊程序;之后則需等待注冊結果。
具體來看,對于第二批上會的三家企業,科創板上市委均提出了審核意見:
其中,福光股份被要求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保薦機構對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中全玻和玻塑鏡頭分類統計及相關廢料核算的結論性意見;并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保薦機構對高端核心技術產品、普通核心技術產品分類依據的核查結論性意見。
華興源創則被要求在招股說明書中分項補充披露各核心技術對應的產品銷售收入情況;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其蘋果公司合格供應商的資格是否存在被取消或不能持續的風險等。
睿創微納則需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保薦機構對境外銷售真實性的核查結論性意見;結合報告期內普通合伙人變化及權益結構,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煙臺赫幾、煙臺深源所持發行人股份的鎖定期依據等。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目前科創板上會的節奏正步入常態化。兩天后的6月13日下午,瀾起科技、天宜上佳和杭可科技三家企業將上會“迎考”。6月17日下午,南微醫學、交控科技亦將“迎考”。
6月10日晚間,上交所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5和第6次審議會議公告顯示,將定于6月19日上午9點審議容百科技和光峰科技兩家企業的發行上市申請,當日下午14點審議樂鑫科技、心脈醫療和安恒信息的發行上市申請。這也是科創板上市委審議工作啟動以來,首次出現同日兩場“大考”。
截至6月11日晚間,當晚光云科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目前累計受理企業121家,其中已轉入問詢的企業家數為105家。
今日過會三家企業概況:
1、福光股份:
成立于2004年2月,注冊地位于福州。
預計融資6.51億元,擬投向全光譜精密鏡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一期)、AI光學感知器件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
公司是專門從事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民用光學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是福建省重要的軍民融合企業、全球光學鏡頭的重要制造商。
產品包括激光、紫外、可見光、紅外系列全光譜鏡頭及光電系統,主要分“定制產品”、“非定制產品”兩大系列。其中,“定制產品”系列主要包含軍用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廣泛應用于“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火星探測”、“遼寧號”等重大國防任務及無人機、武裝直升機、遠望3號測量船、“紅旗”系列等尖端武器裝備,核心客戶涵蓋中國科學院及各大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企業。“非定制產品”主要包含民用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鏡頭、AI鏡頭等,是安訊士、大華股份等安防龍頭企業的主要鏡頭供應商,并與華為、博世、霍尼韋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2017年公司在安防鏡頭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11.8%。2016年在全球4K高清鏡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65.8%。可比公司主要有聯創電子、水晶光電、歐菲科技、聯合光電。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69億元、5.8億元、5.52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7198.86萬元、9125.6萬元及9138.64萬元。
同期公司研發費用占比分別為4.94%、5.01%、8.21%??杀裙揪捣謩e為5.44%、5.55%、5.85%。
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于3月28日獲受理,5月10日發布首輪問詢與回復,共57個問題。5月21日披露第二輪問詢與回復,共12個問題。5月30日公司發布上會稿。
未來,公司將繼續依托軍民融合平臺,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提高光學鏡頭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水平,持續提升產品技術附加值。公司將進一步開拓車載鏡頭、紅外鏡頭、物聯網及AI鏡頭等新興市場,著力推動在人工智能各個領域的深入應用和技術升級,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光學系統供應商。
2、睿創微納:
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冊地位于山東煙臺。
預計融資4.5億元,擬投向非制冷紅外焦平面芯片技術改造及擴建項目、紅外熱成像終端應用產品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睿創研究院建設項目。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非制冷紅外熱成像與MEMS傳感技術開發的集成電路芯片企業,致力于專用集成電路、MEMS 傳感器及紅外成像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建有山東省紅外成像與光電傳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山東省光電成像技術工程實驗室。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非制冷紅外熱成像MEMS 芯片、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紅外熱成像機芯、紅外熱像儀及光電系統。
自2009年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于紅外熱成像核心技術與產品的研發。2018年5月,公司發布12微米1280×1024百萬級像素數字輸出紅外MEMS芯片。目前,公司12微米640×512探測器和17微米384×288探測器均實現數字輸出、陶瓷封裝和晶圓級封裝。同時公司獲批作為牽頭單位承擔“核高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研發任務。在深耕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探索太赫茲成像探測技術,于2018年1月推出VGA面陣非制冷太赫茲成像機芯。行業可比公司主要有高德紅外、大立科技。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5.06萬元、1.56億元、3.84億元;實現凈利潤972.15萬元、6435.17萬元和12517.19萬元。
同期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9.78%、17.18%、16.94%;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21.86%、17.53%、16.66%。
睿創微納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受理時間為3月22日,4月23日披露首次問詢與回復,共58個問題;5月16日披露第二輪問詢與回復,共13個問題。5月24日披露第三輪問詢與回復,共5個問題。
公司未來三年的整體發展戰略是科技先導,技術領先,推行垂直整合經營模式,立足紅外領域做優,橫向拓展進入其他領域做強,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為社會創造價值,致力于打造中國最有價值的芯片企業,成為世界領先的紅外成像解決方案提供商。
3、華興源創:
成立于2005年6月,注冊地位于蘇州工業園區。
預計融資10.09億元,擬投向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于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16億元、13.7億元、10.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2.1億元及2.43億元。
同期公司研發費用占比分別為9.25%、6.83%、13.78%,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68%、13.08%、12.4%。
華興源創科創板上市申請于3月27日獲受理,4月30日公司披露第一輪問詢與回復,共49個問題;5月15日披露第二輪問詢與回復,共18個問題;5月26日披露第三輪問詢與回復,共6個問題。
談及未來發展,華興源創表示,基于公司在平板顯示和觸控智能檢測領域的信號技術、軟硬件技術、電氣技術、結構和圖像算法技術等現有技術能力和研發團隊,將繼續致力于平板顯示檢測設備及技術的進口替代國產化,努力成為集成電路測試行業超大規模數?;旌想娐窚y試系統、晶圓測試、非標自動化、老化及測試耗材和服務等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球供應商,樹立集成電路智能制造裝備的中國品牌。
證券時報 王一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