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9-08-22 13:16:47
每年都有“牛基”出現,今年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今年以來,有兩只基金單位凈值漲幅突破70%大關,分別為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和匯安豐澤。
具體來看,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基金今年以來單位凈值漲幅達70.54%,暫居第一。從該基金季報來看,二季度末股票倉位在82%左右,十大重倉股基本是醫療保健領域個股,集中于“核心資產”。基金經理葛晨表示,二季度除選擇競爭優勢明顯勝出的行業絕對龍頭外,還選擇了短期阻力最小的醫保政策免疫類標的,同時,通過深入挖掘部分股價處于底部、預期差較大的個股獲得超額收益。該基金重倉股今年以來表現不俗,興齊眼藥表現強勢,愛爾眼科、恒瑞醫藥、邁瑞醫療、長春高新、健帆生物等漲幅均超過50%。
展望下半年,葛晨表示,在細分結構方面,在大環境沒變的情況下,市場對行業內“核心資產”的追捧仍將持續,并通過逐季鎖定年度業績和次年增速來消化其高企的估值;另一些悲觀預期充分展開,并有可能通過業績和政策導向反證預期過度悲觀的個股,則有可能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
匯安豐澤今年以來單位凈值漲幅達到70.26%,以微弱差距暫居第二。今年季報顯示,該基金股票倉位基本在80%左右,二季度末重倉持有上海機場、五糧液、瀘州老窖、愛爾眼科、長春高新等藍籌股。該基金十大重倉股今年以來平均漲幅達到79.3%,其中,五糧液、順鑫農業、瀘州老窖漲幅都超過110%,顯然為凈值漲幅助力不少。此外,該基金積極參與科創板打新也使得收益顯著增長。
基金經理戴杰表示,指數點位可能不會有太大下行空間,但結構出清應該還會持續,股價分化將是常態。從基本面來看,在中國經濟增速換擋、轉型升級的階段,龍頭企業的發展潛力和確定性也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目前這類公司的估值仍然比較合理,也是未來堅持的投資方向。
整體來看,剔除分級基金、指數基金,今年以來主動管理權益基金中有104只基金凈值漲幅超過50%。除了上述兩只基金外,富國消費主題、交銀成長30、易方達瑞恒、銀華農業產業、博時回報靈活配置、銀華內需精選、鵬華養老產業、西部利得景瑞、鵬華中國50、交銀經濟新動力、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萬家行業優選等基金表現較好,截至8月20日,凈值漲幅均超過61%。
業內人士表示,重倉持有農業股、消費股、醫藥股、核心資產是這類基金業績領先的主要原因。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