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6 11:39:33
社區商業已成為零售業創新熱土,但在看到市場熱情的同時,當前我國社區商業的發展同樣也面臨著挑戰和問題。如何進一步挖掘社區商業的市場空間?如何理性看待商品經營和顧客經營的關系?如何理性看待社區零售的創新?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編輯|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社區商業已成為零售業創新熱土,但在看到市場熱情的同時,當前我國社區商業的發展同樣也面臨著挑戰和問題。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零點有數9月5日發布的《2019中國社區生活服務成熟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國的社區生活服務成熟度總體上還處于“剛及格”的水平,其中,豐富度、集中度仍不及格,同時社區生活服務還存在居民需求與社區供給不平衡的情況。
除此之外,對于社區商業的認知,從業者也還有待完善。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就提出,很多從業者談及社區商業,只重商業,不重社區。另外他還指出,人口老齡化、家庭結構變化、銀發經濟的發展將是影響社區商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進一步挖掘社區商業的市場空間?如何理性看待商品經營和顧客經營的關系?如何理性看待社區零售的創新?這些問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社區商業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在9月5日舉辦的“CCFA新消費論壇——2019中國社區商業暨大健康年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伴隨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國家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等各方面都在全力推進消費發展,可以看到零售業的很多創新都集中在了社區商業領域。
社區商業已成為零售業創新熱土,僅就業態來看,從菜市場、商超、社區生鮮店再到生鮮電商、O2O、前置倉、社區團購,每個領域不僅有實力雄厚的老玩家盤踞,新興創業者也是層出不窮。但就如裴亮所說,盡管當前零售業的大部分創新都集中在社區,但它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多挑戰和問題。
《報告》顯示,中國的社區生活服務成熟度總體上還處于剛剛及格的水平。通過設立齊備度、豐富度、集中度、融合度四個指標,總體上社區生活服務度全國的分數為65分。四項指標各自的分數分別為83.9分、43.2分、47.1分和86.9分。很顯然,在豐富度、集中度上不及格。
對此,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張軍在解讀《報告》時表示,中國的社區生活服務成熟度在四個維度上表現出較大差異。
一方面,從齊備度來看,該指標代表社區15分鐘生活圈內服務設施的配置程度,從這一點而言,國內社區商業在基礎建設上已經有所保障;同時從融合度指標來看,社區服務設施與生活空間融合有著不錯表現。但另一方面,在豐富度和集中度指標上得分整體較低,這也意味著中國社區生活服務基礎設施在分布密度和輻射的社區數量上仍有著提升空間。
張軍進一步稱,就當前中國社區生活服務整體情況而言,在城市內部存在著服務設施分布不均衡的問題,這幾乎是所有城市面臨的共性問題;而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在社區生活服務水平上也存在梯度差異,城市級別與宏觀經濟指標越高,城市的社區生活服務成熟度也越高。
也正因如此,《報告》顯示,不同城市對社區生活服務的需求也表現出明顯差異。如一線、新一線城市更關注“吃和買”,四線、五線城市則對包括洗衣店、快遞、理發店等生活類服務設施提出更多需求。
“不同級別城市、不同群體對社區生活服務需求存在差異。這也意味著,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業主結構的社區,要基于其需求特點有差異化地構建社區生活配套設施,才能更好地吻合不同社區業主的實際需要。”張軍說。但她也表示,社區生活服務的發展很難一蹴而就,最終還是需要通過不斷投入,將人群聚集,周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支撐才能越來越成熟。
盡管中國社區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仍有待完善,但伴隨國家的宏觀政策、產業政策等各個方面都在全力推進消費發展,社區商業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在今年8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優化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打造“互聯網+社區”公共服務平臺,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統籌社區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家政、體育等生活服務設施建設,改進社會服務,打造便民消費圈。
而也需要注意到,除了基礎設施因素外,人口老齡化、家庭結構調整等變量,同樣是影響社區經濟的重要因素。如陳立平就指出,社區商業和老齡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原因在于,老齡人口擁有充足的閑暇時間,且這一人群會對健康抱有擔憂,有強烈的健康管理意愿。這些擔憂和訴求都可以轉化為商業行為,而依托的就是社區商業提供的各種解決方案。
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進一步推動了銀發經濟。陳立平以日本銀發經濟的發展情況舉例說,日本是典型的高度老齡化國家。相關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在日本總人口中的占比已接近28%;但60歲以上人群的消費力卻占到日本總體消費的48%。
基于此,陳立平認為,中國未來的銀發經濟會出現快速增長,特別是在2020年至2030年的十年間,很可能會保持2-2.5倍甚至以上的增幅。但陳立平也指出,老年人所需要的社區商業并非只是單純的生鮮銷售,更需要的是多元化的餐飲解決方案,甚至與醫養結合的生活解決方案。
對此觀點,京東7FRESH負責人王敬也表示認同。在他看來,銀發經濟未來將是推動社區商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由于消費群體的結構性變化,也讓零售企業的商品結構開始發生變化。
“零售業的輪胎定律開始顯現,在經過上一輪的品類擴張之后,企業開始回到有限選擇的角度。”王敬說,隨著中國零售商進入垂直整合期,高端細分人群的精品超市快速發展,生鮮超市從傳統超市向餐食解決方案提供商角色轉化,社區超市也開始大規模擴張。在此背景下,有限地選擇賣什么和不賣什么就變得非常重要,由此也會塑造出不同的業態,對社區產生根本的影響。
據了解,就在今年5月,7FRESH對外宣布模式升級,從超市業態升級為餐食解決方案超市。此外,在本次大會上,王敬還表示,近期7FRESH將有4個新業態先后亮相。其中,作為京東旗下社區超市的新業態——“七鮮生活”(7FRESH Life)首家店將于今年12月開業。
在看到社區商業新業態蓬勃涌現以及未來廣闊市場的同時,裴亮也表示,當前零售業的大部分創新都集中在了社區,熱點和重點都放在了前端,更多是解決消費者觸點的問題,這是零售創新的第一階段。但此后更重要和更具挑戰性的創新會轉移到后臺,轉移到供應鏈,這是一個更加漫長的過程。因此,企業在未來還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提升后臺的創新和效率,特別是供應鏈的建設。這也是零售業可持續發展,保持競爭力的根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