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5 20:23:41
圖片來源:粉巷君 制圖
如今各種論壇活動名目繁多,但主題圍繞城市發展,又關乎媒體生態本身,還有全國主流經濟類媒體高管集體助陣——這樣別開生面的硬核論壇,粉巷君(ID:nbdfxcj)必須去見證一番了。
全球競爭力坐標下的西安處于何種方位?主流經濟類媒體是怎么賦能城市發展的?優秀城市建設者如何與主流媒體同行?乃至陜西媒體產業未來的N種可能?
諸如這些硬核話題,在昨天舉行的“2019首屆城市發展與媒體生態(西安)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媒體高管們統統給予了解答……
西安競爭力坐標本屆論壇,主辦方中國行業報協會與西安高新區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組長、首席城市經濟學家倪鵬飛分享了《全球競爭力坐標下的西安方位》。
開門見山,在全球1000座城市(人口50萬以上)里,西安綜合排名第171,處于全球較具競爭力的行列。天津排名42,成都排名60……
營商成本是西安最大優勢,排名58位。最大弱勢在于產業體系,排名337位,與城市人口規模和地位不相匹配。此外,西安的全球聯系度也相對較弱。
這個排名基本能夠反映西安在全球所處位置,倪鵬飛認為,西安當前應該抓住幾個機會:
▲ 抓住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機會,因為中國正處在從一線城市向強二線城市擴散的狀態;
▲ 抓住產業轉移的機會,目前東部產業向中部轉移的特征明顯,同時西部產業也在向東部、中部轉移,西安要發揮成本優勢;
▲ 抓住信息技術發展的機會,因為軟性的生產、交換、消費,內陸相對于沿海的成本差距大大縮?。?/p>
▲ 抓住西北地區氣候變暖、環境更加宜居的機會。
在此基礎上,西安應該建設成為一座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新型世界城市。
▲ 要向前看,不要過多緬懷過去,向前看才能知道未來決定城市發展的因素是什么;
▲ 要規?;?,一定要把規模做上去,同時通過多中心、網絡化,解決規模不經濟的問題;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 要新型化,全球城市競爭中,要高度重視金融功能和科技功能,西安的條件很不錯,要把潛力變成現實;
▲ 要多樣化,同一個東西可以有多種供應和消費,這是大城市最重要的消費;
▲ 要智能化,西安有硬科技,要重視智能產業發展,有如此巨大的規模,能夠在場景需求和供給層面實現兩者的促進和互動;
▲ 要平臺化,現在的經濟是平臺經濟,要通過平臺聚集平臺企業和平臺產業來催生整個經濟的聚集和擴散;
▲ 要首創化,這次城市發展與媒體生態論壇,就是一個新的創意。網絡時代,第三第四是沒希望的;
▲ 要品質化,如今城市發展邏輯已發生變化,過去是先把產業引來,把經濟搞上去再把城市搞好,現在要先把環境做好,把人才引來,高端產業才可能過來,這是低端競爭和高端競爭的重大差別。
媒體賦能城市?
本屆論壇的一個重要共識是,“城市發展與媒體生態唇齒相依,共生共贏。尤其主流經濟類媒體,能夠有效賦能城市影響力、產業競爭力、國際化話語權。”
問題在于,西安的競爭力故事怎么去講?
作為掌握著海量信息與數據資源的傳播媒體,特別是專業經濟類媒體,伴隨著城市進化而日益涌現的經濟、金融發展需求,正在不斷顛覆著人們的想象和認知。
可以說,經濟類媒體的發展與城市的崛起歷程高度同步。
這種相伴相生相長的邏輯,決定了媒體特別是經濟類媒體,對于城市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賦能作用,用當日參會的一位媒體人的話說,“財經媒體是城市的重要競爭力。”
粉巷君梳理了幾位與會媒體人的發言,總的說來,經濟類媒體對于城市的賦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 國際話語權方面;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縱深的推進,還有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像西安、成都、重慶、貴州這些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其視野、格局,經濟活動都要放在全球化的大市場考量。主流經濟類媒體的國際視野、傳播能力,在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方面,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 經濟競爭力方面;
我們當下很多城市的形象塑造和傳播,其實只是停留在文化旅游形象層面,至于怎么塑造產業新城的形象、突出核心產業競爭力、講好經濟發展故事,很多城市普遍比較困惑。而這方面,恰恰是專業性比較強的主流經濟類媒體的優勢。
當天與會的幾位經濟類媒體大咖,幾乎都分享了類似的案例,即通過媒體的傳播,通過講好財經故事,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經濟形象。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 產業轉型融合方面。
隨著媒體的精細化與多元化發展,其作用早已不局限于單純的新聞報道。主流經濟類媒體,如今在發展智庫、文創、金融、會展等方面,已有諸多成功的布局與經驗。
特別是針對西安硬科技資源豐富這一特點,有人認為,西安的城市形象塑造與科技資源豐富是有些割裂的,因為在科技產業打造上,并未出現生態化的科技品牌——這就需要媒體的助力。
正如某與會者所說:“如果主流媒體能夠和城市同頻共振,便能夠為城市發展起到很大作用。凡是媒體非?;钴S的城市,它的經濟,它的城市品牌一定非常強。”
陜西媒體的思考
作為一場眾多媒體大咖參會的盛宴,自然少不了關于媒體發展方面的交鋒。
特別是來自于國內主流經濟類媒體“入城”帶來的“壓力”,關于陜西媒體產業現狀與破局的探討,成為當日高峰論壇的一個小高潮。
在當天的主題對話中,有這么一個花絮。主持人讓幾位主流經濟類媒體高管用五個關鍵詞分別說出對于西安的印象。
“古都”“文化”“厚重”“包容”“城市”“科技創新”“硬科技”“機會”“活力”“競爭”……但主持人在隨后的總結中,“惋惜”地表示,所有人的關鍵詞中,都未出現陜西的媒體。
話題一開,讓不少人特別是參會的陜西媒體人,有很多話“不吐不快”,讓接下來的交鋒一度很是激烈。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相較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皆有主流經濟類媒體坐鎮不同,“陜西媒體整體發展過于平淡,市場競爭力這塊嚴重不足,在全國層面競爭力上,陜西傳媒市場一直很平淡,在全國層面上沒有能太拿的出手的。”
融媒體的難點與破題,特別是陜西媒體產業接下來如何走,是很多與會媒體人所關注和思考的。
不少人站在自身的發展經驗上,開出了自己的藥方。
諸如,“核心是能不能切合實際,能不能因地制宜”,也有人說根本在于“解決人的問題,特別是意識上的改變”,但也有與會媒體人對于媒體發展持樂觀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改變,“融媒體的痛點之一是政策壁壘,但是西安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不過交鋒過后,大家也有共同的認知——一是媒體要轉變,要自我診斷,學會用反向的路徑和創新去化解所謂的難點;二是要重視媒體發展,媒體便能為西安這座城市帶來更大的價值。
論壇具有標桿價值
近年來,西安的發展和預期有目共睹。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樞紐,西安外向、時尚、現代、活力、包容的精神氣質,也在與日俱增。西安高新區攜手中國行業報協會,共同舉辦這場富有時代探索與引領意義的論壇,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而這些積極變化,之所以能夠深度穿透資本、企業、人才、消費者等目標影響群體,一定程度上,也與廣大媒體的關注、解讀與傳播密不可分。
比如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全球創投峰會、全球網絡安全大會和全球程序員節,在主流媒體話語權、傳播力的支持下,硬科技、軟件服務、網絡安全和科技金融已成為西安的全球性城市IP——說到底,城市與媒體,是一種密不可分的共生關系。
著眼未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縱深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啟動、國家中心城市與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黃河經濟帶即將升級為國家戰略,等等,一系列宏觀戰略的加持下,西安正在迎來空前的機遇窗口期,西安的城市命運,也將因此更加精彩。
圖片來源:高新官微
在此背景下,西安如何擴大引領陜西、西部乃至中國在“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經貿往來中的新模式和影響力?
諸多開發區,在傳統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講好經濟故事,提升產業新城的品牌影響力,增強產業資源吸引力,突出主導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
西安“硬科技之都”等全球性IP的話語權、影響力,如何持續鞏固和發揮?
乃至作為硬科技、金融、文創等新經濟聚集地,西安如何發揮這些優勢資源,實現與傳媒業的融合發展共贏?
諸如此類極具使命感與緊迫感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恐怕還需要更多的“城市發展與媒體生態(西安)高峰論壇”,不斷探索“城市+媒體”新內涵、新生態、新動能。
在粉巷君看來,這場論壇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一場普通的技術交流研討,更是對中國城市與媒體互動關系的深度梳理與重構,在新時代發展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標桿價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