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人物

每經網首頁 > 商業人物 > 正文

樂信副總裁趙明:互聯網金融興盛時容易泥沙俱下,嚴監管下行業更健康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0 20:02:51

“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有主流也有支流,在一個行業的興盛期,肯定會出現泥沙俱下的情況,比如出現了不同的金融概念,包括P2P、現金貸等。”趙明說,這些支流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但隨著監管部門和行業的共同努力,行業慢慢走向越來越健康。”

每經記者 董興生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新消費已經成為近年來最熱的詞匯之一,對這個詞,樂信副總裁趙明有獨特的見解。11月8日下午,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之“2019中國消費創新與服務業發展論壇”期間,趙明接受了記者專訪,詳細談了他理解的新消費。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趙明看來,伴隨著95后、00后消費人群的崛起,新的消費需求正在變得越來越旺盛。在此背景之下,分期消費成為年輕消費者的首選。對消費金融平臺而言,篩選出優質高成長目標人群,過濾可能造成壞賬的次貸人群,成為當務之急。

新消費潛力巨大,為經濟增長提供澎湃動力

在不少場合,趙明都提到了新消費這個概念。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他再次表示:新消費的潛力是巨大的。

“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牽引力,根據2018年的數據,三駕馬車中,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占76.2%,遠超投資和出口。”趙明說。但與之相反的是,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50%左右,低于日本社會的70%,更低于歐洲和美國。

因此,在趙明看來,中國消費潛力巨大,“尤其是新消費潛力是巨大的”。新消費的潛力,還表現在新消費人群和趨勢的崛起。“95后和00后開始成為新的消費動力,這一代人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和自身發展的信心指數高,對品質的需求也更高,悅己型消費、投資型消費和娛樂消費明顯更多。”

在這種背景下,樂信和其他消費金融企業,都從中發現了新的發展機會。以分期方式賦能新消費人群,“讓他們更有愿望去消費”。也是依靠這一背景,起步于分期樂的樂信,在6年時間里,發展成為涵蓋數十萬種商品的綜合電商平臺,平臺交易額從幾百萬元沖到了1150億元。

“1999年個人消費信貸開啟以來,住房和汽車已經很難再提供新的動力,而消費金融的發展,表現出澎湃動力。”趙明提供了一組數據,2014年到2019年,中國在線消費年復合增長率達117.92%,2019年在線消費規模達3.6萬億元。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2018年,消費金融增速達30%,超過絕大多數行業。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曾表示,2019年消費金融相關政策已經出現了本質性、方向性調整,在政策的引領下,消費金融行業將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分期消費或在線消費。”趙明表示,盡管旗下還有橘子理財和資產管理品牌,但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分期樂是樂信的主營業務。在他看來,對于有分期消費需求,渴望過品質生活的人群,分期樂提供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

同時,樂信也吸引了包括網易嚴選、聚美優品、洋碼頭等在內的眾多電商平臺入駐。“華為、蘋果、OPPO在分期樂商城的出貨量,僅次于京東和天貓,去年賣了一百多萬臺以上的蘋果設備。”趙明介紹稱,樂信提供的分期消費的解決方案,降低了這些商品的購買門檻。

然而,直至現在,消費金融也避不開兩個問題。作為互聯網金融,在近年來,消費金融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少質疑。“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有主流也有支流,在一個行業的興盛期,肯定會出現泥沙俱下的情況,比如出現了不同的金融概念,包括P2P、現金貸等。”趙明說,這些支流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但隨著監管部門和行業的共同努力,行業慢慢走向越來越健康。”

另一方面,分期消費也往往被視為過度消費,勢必會增加年輕人的消費杠桿率。對此,趙明的看法是,人們對年輕人金融杠桿率的認知,與真實情況存在偏差,“遠沒有外界認知的那么高”。“從我們的調研數據來看,除去房貸和車貸,年輕人真正有負債的人群不到20%,而在負債的人群中,97%左右的年輕人,信貸狀況都非常良好。”這就給消費金融帶來了非常大的空間。

用科技手段篩選優質用戶,降低壞賬風險

作為消費金融平臺,如何篩選、降低壞賬率,是最首要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樂信與其他平臺沒有區別。

“有一部分人群不是我們的服務對象,35歲以下的年輕人才是我們的服務對象。”趙明把樂信的服務人群稱之為“優質高成長人群”。具體來講,“優質,學歷得高,信用需求得高。這些人有更高消費需求的時候,要依賴信用消費”,另一方面,目標人群對自己的收入預期要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符合樂信對優質高成長人群的定義,只有這部分人群,才不容易受經濟波動的影響。

而如何篩選出目標服務人群,過濾掉次貸人群,才是真正的考驗。“進入新消費時代,大數據、云計算、AI技術的出現,能確保一個人不違規。”趙明告訴記者,有賴于科技技術的支撐,可以準確掌握目標人群的收入模型和借貸狀況,并預測用戶的還款能力。用趙明的話說,新技術讓新消費潛力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消費動力。

而這背后,需要平臺具備極強的技術能力。趙明說,這也是樂信有別于其他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地方。“我們的科研人員達1000多人,最早把AI應用到全鏈條。”以2018年第三季度為例,樂信研發投入達到9360萬,比上年同期的6710萬增長39.6%,占運營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樂信金融科技的優勢,還表現在,樂信自主研發的“鷹眼”和“蟲洞”技術。“簡單來講,鷹眼是一套風險識別系統,通過7500多個風控模型數據變量,能識別一個人是不是會造成信貸風險,把優質高成長人群篩查出來;而蟲洞,是通過一端連接消費者,一端連接銀行等金融機構,迅速匹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趙明介紹,目前,借助“鷹眼”系統,可以做到98%的訂單“零人工”干預,日均處理100萬筆訂單。同時,其精準度也越來越高,促成的消費借款壞賬率能夠控制在1.5%以內。而“蟲洞”系統已對接80多家金融機構,匹配訂單數累計超1億筆。過去一年,樂信累計為金融機構推送200多億優質消費金融資產。“目前樂信平臺上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已占到促成借款金額的70%以上。”

趙明說,通過與金融機構共享金融科技,讓合作伙伴廣泛參與,“共同生成新消費平臺,才能共贏新消費時代”。樂信希望做的是,串聯起整個消費金融的產業鏈。在這一理念主導下,對于年輕的用戶群體,樂信也希望延續他們的信用周期。

“我們做的是長期的生意,我們不是掙產品的錢,而是希望將來能夠把這部分年輕人留在我們的平臺,能夠給他們持續服務,在以后的時間,慢慢地把利潤掙回來。”趙明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午夜乱理日本乱理片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精品网站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