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4 00:41:38
每經編輯 盧祥勇
12月13日晚,央視新聞發布消息,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
12月13日晚2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紹中美經貿磋商有關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央視新聞消息,經過中美兩國經貿團隊的共同努力,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基礎上,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爭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中方認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處理兩國經貿關系必須從大局出發,達成經貿協議有利于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將在經貿、投資、金融市場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
本協議總體上符合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方向,以及自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協議相關內容的落實,將有助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營商環境,擴大市場準入,更好維護包括外國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在華合法權益,也有利于保護中方企業在對美經貿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隨著中國國內市場的擴大,中方企業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增加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進口優質、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有助于順應國內消費升級的趨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協議有利于中美兩國加強經貿領域的合作,有效管控和解決經貿領域的分歧,促進中美經貿關系穩定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本協議有利于增強全球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為正常的經貿和投資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雙方約定,下一步雙方將各自盡快完成法律審核、翻譯校對等必要的程序,并就正式簽署協議的具體安排進行協商。
協議簽署后,希望雙方能夠遵守協議約定,努力落實好第一階段協議相關內容,多做有利于雙邊經貿關系發展和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事情,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首先要看到,擴大中美貿易合作,有利于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能源、制成品、農產品、醫療、金融等領域擴大自美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進口,能給中國消費者帶來購買更便利、價格更實惠、種類更豐富的體驗。
來源:國新辦官網
還要看到,擴大中美貿易合作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擴大國內需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在滿足國內企業生產需要的同時,有利于中國企業在更高水平上進行更有效投資。擴大自美服務進口,也有助于國內服務業企業提升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水平。
中國是美國的重要出口市場,擴大中美貿易合作對美國同樣具有積極意義。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是美國大豆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棉花第二大出口目的地。通過頁巖油氣革命,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大幅提高,也需要開拓國際能源市場、增加能源產品出口,擴大中美能源領域合作也是美國的現實選擇。
需要強調的是,擴大貿易合作必須基于市場化原則和WTO規則,美方需要保障供給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價格競爭力、滿足中國相關監管要求。中美兩國都是市場經濟國家,中國的市場空間在這里,只要美國的產品和服務適銷對路,能夠滿足中國老百姓的需求,擴大自美進口也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同時,中國國內市場龐大,對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中國歡迎各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平等競爭,擴大中美貿易合作不會影響其他貿易伙伴的利益。
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取消關稅是中方在經貿磋商中的核心關切,雙方就此問題達成了一致。隨著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方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擬加征和已加征的關稅,并且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推動加征關稅的趨勢,從上升趨勢轉向下降趨勢,這是個承諾,是肯定的。據我了解,今天美方也在舉行新聞發布會,估計美方會宣布相關信息。
來源:國新辦官網
至于中方關稅的情況,美方現在已經承諾將取消部分對華產品的加征關稅,同時會加大對中國輸美產品關稅豁免的力度。美方的承諾我已經向大家作了介紹,中方希望美方能夠切實地履行承諾。同時,中方也將相應考慮不實施原計劃在12月15日生效的擬對美方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這是雙方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就關稅問題達成的共識。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這次中美雙方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是一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協議,其中《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節集中體現了雙方在農業領域的關注。這個協議的實施,首先將有利于擴大中國的農產品對美國的出口,因為中國每年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量也很大。
在談判過程中,中方始終堅持自身合理訴求,經過反復磋商,美方近期先后公布了允許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鯰魚產品輸美的最終規則,中國成為繼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國之后有資格向美國出口自產原料熟制禽肉的國家,也是目前全世界有資格向美國出口鯰魚的三個國家之一。
來源:國新辦官網
此外,美方還同意公布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輸美監管通報程序,允許這些產品向美國出口,并在協議中就盡快解除中國輸美水產品自動扣留等作出了積極承諾。這其中有些問題已經談了十多年了,這次終于有了實質性突破,這些成果將會對我們相關產品的輸美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我國農業行業擴大對美國的出口,為我國農民和產業界爭取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其次,毫無疑問,實施這個協議,我們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也會大幅度增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我們整個農產品貿易額達到了2168.1億美元,其中進口額是1371億美元,2018年一年就增長了125億美元。進口額占到全球農產品貿易額的1/10。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是強勁的,進口會進一步擴大。
中美同為農業大國,兩國農業的互補性是非常強的,可以說中美是天然的農業合作伙伴,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經貿摩擦之前的正常年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一直穩定在一個很高的規模上。比如,2015年至2017年,每年中國從美國平均進口242億美元農產品。受加征關稅影響,2018年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減少到162.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2.7%。今年1-10月份,中國自美農產品進口達到10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0.8%。協議的達成和實施,將會解決兩國在農產品和食品貿易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將會消除很多分歧,也會為解決兩國長期關切奠定一個很好的基礎。
這個協議實施以后,我們大幅度增加自美國農產品進口,毫無疑問,這有利于填補我們國內農產品供求缺口。比如大豆,我們現在一年進口的大豆在9000萬噸左右,85%左右要靠進口。今后從美國擴大進口的一些農產品,還是我們當前穩定國內市場急需的產品;比如豬肉、禽肉等,我們最近宣布解除了對美國禽肉輸華禁令。毫無疑問,這些產品的進口不會對我們的國內農業產生沖擊。
協議實施以后,我們會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小麥、玉米,也包括大米,實際上這些年以來,我們每年都從美國進口一些小麥和玉米,但是數量嚴格控制在關稅配額范圍之內,數量是很有限的。中國自國際市場進口小麥、玉米和大米,主要還是適度調節國內余缺。
總之,我們會堅守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要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中美協議《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節充分貫徹了兩國元首在阿根廷和大阪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體現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原則。協議的實施,將進一步深化中美農業合作,強化農業在雙邊關系中的重要支柱作用。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美雙方就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行了深入討論,并在幾個方面達成共識,包括商業秘密保護、與藥品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專利有效期延長、地理標志、打擊電子商務平臺上存在的盜版和假冒、打擊盜版和假冒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打擊商標惡意注冊,以及加強知識產權司法執行和程序。
來源:國新辦官網
我想強調的是,雙方相向而行所達成的上述共識,符合中方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改革方向,有利于保護創新,有利于國外知識產權更多地進入中國,符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實際上,長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是我們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國經濟自身發展的需要。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國新辦官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