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31 19:39:31
每經記者|陳晴 金喆 每經編輯|文多 徐豪
截至1月31日15:48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9810例,死亡213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多家知名醫院醫療物資告急。為此,社會機構或者企業以及愛心人士紛紛努力籌措資源。
1月30日,湖北省紅十字會公布了物資使用情況,其中一批捐贈物資的流向引起了媒體關注:有1.8萬個N95口罩被發放給武漢仁愛醫院。而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聯系武漢仁愛醫院時,被告知該院并不提供發熱門診。
圖中顯示發放給武漢仁愛醫院1.6萬個口罩,但按最新說明應為1.8萬個口罩。
圖片來源:湖北省紅十字會防控新冠肺炎捐贈物資使用情況公布表(一)截圖
但記者從更多渠道獲悉,該院已入選武漢第四批發熱病人定點收治醫院。
醫院稱自己不看發熱門診
近日以來,多家醫院宣布醫療物資告急,并向外求援。其中一則關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醫療物資的求援信息于1月30日在網上流傳,且用詞頗為急切:“不是告急!是沒有了!”這一信息也得到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載。
不僅如此,2020年1月29日-30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關注到,武漢另外兩家知名醫院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目前均存在醫療物資緊缺現象。其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于2020年1月30日晚間在其官方微信號稱:“庫存告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接受愛心捐贈公告(最新版)”。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知名醫院醫療物資急缺,為了緩解這一狀況,社會各界已大力籌措物資,這些物資也被分配到了各大醫院。
根據湖北省紅十字會2020年1月30日公布的防控新冠肺炎捐贈物資使用情況公布表,1.8萬個N95口罩流向了武漢仁愛醫院。但流向物資告急的協和醫院的,是3000個未注明類型的口罩。
1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以患者身份在線咨詢武漢仁愛醫院咨詢預約掛號中心,當記者表示有咳嗽和發燒跡象時,對方卻表示醫院不看發熱門診。
圖片來源:記者在武漢仁愛醫院進行在線咨詢預約掛號的聊天記錄。
不看發熱門診的武漢仁愛醫院,卻接收了這么多N95口罩,這是怎么回事?
已入選第四批發熱病人定點收治醫院
根據長江日報1月29日報道,武漢市第三批14家發熱患者定點醫院將投入使用,加上此前的兩批10家醫院,截至當時,武漢市共征用了24家綜合醫院臨時改造成為收治發熱病人的專門醫院。但這其中并沒有武漢仁愛醫院。
不過,根據武漢仁愛醫院官網1月30日信息,武漢市擬征用25家民營醫療機構作為第四批發熱病人定點收治醫院,而武漢仁愛醫院名列其中。
此外,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官網也發文提到了此事。
圖片來源:武漢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官網截圖
根據其官網介紹,武漢仁愛醫院是經國家衛生部門批準的一所以婦科、產科、口腔科為重點??苹A,屬二級綜合醫院。
啟信寶數據顯示,武漢仁愛醫院有限公司大股東為陳麗香,出資比例為50%,另外兩名股東分別為自然人陳志松和林志虎,持股比例分別為30%和20%。
另外,武漢仁愛醫院與武漢誠嘉醫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似有關系。該集團官網在描述發展歷程時,首先就提到了武漢仁愛醫院。據湖北日報報道,武漢誠嘉醫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省民營醫院聯合會會長陳志松是莆田人。
1月31日,網上因此出現“莆田系醫院獲贈1.8萬個N95口罩?”的報道。
湖北紅十字會發更正說明
落款日期寫錯
圖片來源: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截圖
1月31日下午3點過,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就有關情況進行了說明:
有網友對《物資使用情況公布表(一)》中第14 條記錄“N95口罩36000個”的接收和使用提出疑問。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對有關信息進行了復核,發現確因工作失誤導致公開的信息不準確。
現將捐贈的“N95口罩36000個”更正為“KN95口罩36000個”,其流向“武漢仁愛醫院1.6萬、武漢天佑醫院1.6萬”更正為“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武漢天佑醫院1.8萬個”。
有關情況說明如下:2020年1月26日,一家愛心企業向湖北省紅十字會捐贈3.6萬個KN95口罩。經向衛生健康部門了解,該型號產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療定點醫院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但可用于普通防護。當時,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武漢仁愛醫院向省紅十字會發來緊急求助信息,申請緊急救助,提出也參與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該醫院也有很多發熱群眾候診就醫,急需防護用品。經溝通,本著人道救急的客觀需求和當時的物資現狀,捐贈給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1.8萬個口罩、武漢仁愛醫院1.8萬個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這篇糾錯文章再次犯下低級錯誤——原本應該是“2020年1月31日”的落款時間被誤寫成“2019年1月31日”。
隨后,人民日報就此事發微博評論稱,不怕失誤,就怕失守。一句“工作失誤”,并未打消輿論疑問。一筆筆善款善物背后,就是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容不得蒙塵,更容不得蒙蔽。每一筆款物抵達該抵達的地方,盡快解決醫生的燃眉之急,才不會辜負愛心。大疫當前,大愛噴涌,公信力破壞容易修復難,更需經得起審視。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據梨視頻,1月31日,湖北紅十字會確認向武漢仁愛醫院發放1.8萬個KN95口罩,該院院長熊怡祥稱,目前這1.8萬口罩已用掉1.2萬,“醫院200多個職工”,“會到超市社區下發”,“肯定是免費的”。作為第四批定點醫院,仁愛醫院尚未接診。
圖片來源:梨視頻
仁愛醫院獲贈1.8萬只口罩為“定向捐贈”?捐贈方:我們哪有這權力
湖北省紅十字會1月30日公布的物資使用情況顯示,被發放給武漢仁愛醫院的1.8萬個N95口罩是由北京森根比亞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根比亞)捐贈的。而湖北省紅會國內物資捐贈工作人員就此事回應其他媒體記者時稱:“部分物資為定向捐贈。”
“不可能,我們哪有這權力(做定向捐贈)。”森根比亞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電話采訪時直言,自己既不知道仁愛醫院,也不了解口罩捐贈后的去向,公司進行捐贈是為了支援前線的醫務人員,上周有3.6萬個口罩發往湖北省紅十字會,但不清楚怎么分配。
該人士還表示,今天看到網上都在討論仁愛醫院是“莆田系”的事,他們希望可以做出澄清:公司在捐贈時沒有定向,如果可以“定向”,那肯定是給大醫療機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