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5 22:35:22
再沒有什么時候,比面對疫情更需要全社會的互幫互助與緊密合作。你的煩惱與我的麻煩也許可以互補,更多企業應該從盒馬與餐飲企業的合作中,獲得某些有益的啟發,嘗試通過市場化協作,去努力解決當下難題。正所謂,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企業不向疫情認輸,積極開展互助自救,動蕩可以避免,春天也將到來。
每經特約評論員 舒圣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國內大多數餐廳停業,員工處于待崗狀態;與此同時,盒馬鮮生線上訂單暴增,出現人手短缺現象。在此背景下,據《新京報》報道,盒馬鮮生與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紀青年飲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廳達成合作,讓兩家餐企待崗工作人員到盒馬“上班”。
疫情當前,很多企業面臨著難以正常開工或者沒有生意可做的困境。大街上,一家家大門緊閉的店鋪背后,是一雙雙憂郁的眼睛。本來該是經營旺季,現在卻被迫關門。不僅收入一分沒有,提前備的貨可能也要損失浪費,與此同時,很多固定支出卻必不可少。如此關門閉店畢竟不是一天兩天,故而引人憂慮:部分中小企業能否撐得下去,員工會否面臨失業?
焦慮情緒彌漫之下,新聞中盒馬與餐飲企業的合作,不失為一股春天里的暖流。讓人禁不住感嘆,企業永遠是最靈敏的,市場永遠是最高效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類似互助合作,不僅是互利共贏的自救行為,對疫情影響下陷入低迷的中國經濟而言,亦是一種正能量,充分展現了市場之美。讓人堅信,只要大家共同面對攜手并進,疫情影響終究只是暫時的,并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兒。
疫情不讓人們面對面,卻無法阻止我們心連心。在社會的層面如此,在經濟的層面亦如是。戰疫狀態下,很多餐飲企業員工被迫待業,像盒馬這樣的新零售企業,卻因線上訂單暴增出現人手不足。大家都知道這是特殊時期的非常態現象,餐飲企業貿然辭退員工,盒馬鮮生貿然增招員工,恐怕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還會給相關就業市場帶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給相關服務領域帶來不必要的價格波動。
通過企業之間的互助合作,讓餐飲企業員工暫時去盒馬“上班”,既解決了餐飲企業的資金壓力,保障了員工的收入發放,也解決了盒馬的人手不足問題,還有助于特殊時期更好服務民生需求,可謂一舉多得。這樣的互助合作,不僅對企業有利,對員工有利,也對消費者有利,對中國經濟有利,讓人看到了中國企業的高效與活力,更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與彈性。
如果將抗擊疫情比喻為一場過關測試,考驗的絕不僅是醫療衛生與應急管理,我們的企業和我們的經濟同樣在接受考驗。眾所周知,只有企業好,經濟才會好。如何安全渡過眼下的疫情難關,避免讓企業因疫情而倒下,一方面需要各級政府部門未雨綢繆,在公共政策上提供更多助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企業自身積極作為,勇敢面對,努力自救,扛起責任,體現擔當。
新冠病毒可怕之處,在于它會人傳人;避免經濟出現問題,也要避免“病毒”企業傳染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企業,特別是像盒馬這種因疫情迎來爆發的企業,應該更多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伸出援手,以互助合作方式共渡難關,不讓那些企業倒下,不讓那些員工失業。相比捐款捐物,這同樣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而且,在疫情中結下的善緣,將會在春天綻放花朵,在秋天結出碩果。
再沒有什么時候,比面對疫情更需要全社會的互幫互助與緊密合作。你的煩惱與我的麻煩也許可以互補,更多企業應該從盒馬與餐飲企業的合作中,獲得某些有益的啟發,嘗試通過市場化協作,去努力解決當下難題。正所謂,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企業不向疫情認輸,積極開展互助自救,動蕩可以避免,春天也將到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