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2020-02-26 17:10:51
2月25日,四川省應急委員會發布消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決定自2020年2月26日0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
為何要調整?調整后哪些要點仍需要注意?四川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祝小平進行解答。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靠前指揮,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制定了分區分類防控工作指南,采取了全面、科學、嚴格的防控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
1月16日報告首例病例以來,我省新冠肺炎疫情自2月5日后呈逐漸下降趨勢,以湖北輸入病例為主的第一波流行基本結束。截至2月25日24時,全省已有14個市(州)一周無新增確診病例,106個縣(市、區)無現癥病例,其中81個從未報告確診病例,目前四川疫情總體上得到有效控制。
調整為省級二級響應,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分區分類、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同時也是結合當前四川實際,突出重點、精準防控,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
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負責全省應對和處置疫情的具體組織、指揮和協調,依法、科學、有序開展防控工作。根據國家指導意見精神,省級一級應急響應主要是統一部署、全民動員,動用一切資源,全面進入應急狀態;省級二級應急響應后,主要是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調配全省資源,解決重點地區疫情問題。調整為省級二級以后的總策略是在毫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高標準,精準防控;不是放松警惕,而是不懈怠不松懈,抓實抓細抓落實。隨著各地有序的復工復產,人群流動恢復常態,傳染源也存在增加的風險。因此,在調整為二級響應后,大家同樣必須加強自我防護。市民需要繼續做好防護措施,出門佩戴好口罩,減少社會交流活動,減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復工的市民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家庭及辦公場所要勤通風;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講衛生、勤鍛煉,保持心情開朗樂觀、積極向上。
在省級一、二、三、四級應急響應情況下,各市(州)均按照國家指導意見要求,以縣(市、區)為單元劃分為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類地區進行分區分類施策,并根據我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類防控工作指南》針對性采取防控措施。我省確定的社區暴發區和局部流行區對應為高風險區,散發病例區對應為中風險區,無現癥病例區對應為低風險區。各市(州)要繼續按照分區分級防控工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和疫情形勢,更加要有針對性的調整細化防控方案,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突出分區分類、聯防聯控,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強對疫情嚴重地區以及高風險地區流入人員跟蹤管理和健康監測,加強病例監測發現、預檢分診,規范發熱門診等工作,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落實相關防控措施。保證交通運輸、城鄉公共交通正常運轉,不得封路、封村、封社區、封市場,盡快推動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和車輛,其他地區不得限制其出行。指導群眾科學預防疾病,引導做好個人防護。
中風險地區要盡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強密切接觸者全面排查和隔離醫學觀察,對確診病例實施針對性防控措施。無確診病例的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可參照低風險地區采取防控措施。確保交通運輸、城鄉公共交通正常運轉,確保人員正常出行和生產生活物資正常流通。落實企業疫情防控責任,合理安排復工復產,組織員工有序返崗,不得采取審批、備案等方式延緩開工時間。
高風險地區要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禁止群體性聚集活動,依法按程序審批后可實行區域交通管控。對發生社區傳播或聚集性疫情的疫點、疫區實施封鎖。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正常運轉。及時研判疫情走勢,確保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逐步有序擴大復工復產范圍。
在家憋了一個多月的市民們,聽到這一消息后,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去戶外聚集曬太陽、喝壩壩茶、吃火鍋……其中不少人,還摘下了口罩。
那這樣的“撒歡”方式可取嗎?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張建新認為,雖然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效果,但依舊不能盲目樂觀。
張建新認為,就目前情況來看,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效果,疫情形勢呈現積極變化,但是,二代、三代病例和家庭聚集性疫情發生增多,與復工返工疊加,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仍然不能松勁,盲目樂觀。
紅星新聞記者也了解到,截至2月8日24時,成都市共報告確診病例120例,其中涉及聚集性疫情24起——其中,20起為家庭聚集性疫情,除了“同住”、“同車”外,聚餐、喝茶聊天也是他們感染的關鍵詞。
張建新建議大家:
●除了上班外,盡可能減少外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的頻次;盡量做到家與單位兩點一線。上下班或外出首選步行、騎單車或自駕車、錯峰出行,單位班車要做好衛生消毒。有條件的可實行網上辦公。
●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請避免聚集,并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場所請保持通風、清潔,多人同處一室時要佩戴口罩。
●提倡公眾自覺做到不走親訪友、不相互串門、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將、下棋,不聚集開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動,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
●繼續保持良好的個人防護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多樂觀”,堅持科學消毒,不過度消毒。
●積極配合社區、單位的健康監測管理工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要及時報告和就醫。
●建議企事業單位、社區(村)不舉辦非必要的群體性聚集活動。餐飲單位和個人不舉辦群體性聚餐活動(含農村群宴)。
疫情還未結束
仍請保持警惕
不要聚集扎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