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知名私募投資可轉債項目“踩雷” 不服判決要求再審被最高法駁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0 18:32:01

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則民事裁定書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知名私募齊東超旗下的巨杉資產因為投資可轉債項目,與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等機構產生合伙協議糾紛,從而對簿公堂。巨杉資產不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卻最終被駁回。

____500553930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近期可轉債市場頻頻演繹“逆天上漲”,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而在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則民事裁定書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知名私募齊東超旗下的巨杉資產因為投資“可轉債”項目,與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等機構產生合伙協議糾紛,從而對簿公堂。

巨杉資產不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卻最終被駁回。

知名私募投資可轉債項目“踩雷” 

近期可轉債市場頻頻演繹“逆天上漲”,今日可轉債市場依舊火爆,多只可轉債漲幅超過20%。不過,在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一則民事裁定書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知名私募齊東超旗下的巨杉資產因為投資可轉債項目,與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樂昱創投)、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創世)等機構因合伙協議糾紛對簿公堂,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巨杉資產申請再審時表示:海通創世存在重大違約行為,致使《合伙協議》投資可轉債項目的根本目的無法實現,行使法定解除權的條件成就。海通創世作為樂昱創投的普通合伙人及經過備案的專業基金管理人,存在重大違約行為。具體來說,在前期,海通創世虛構并不存在的可轉債產品,以投資之名隱瞞借貸的真實意圖;不依法律規定履行基金管理人職責,不對合伙企業進行基金備案,根本沒有履行合同和實現可轉債項目的真實意愿和任何行為。

在后期,在樂視網危機出現時,其不及時提起訴訟和保全,反而擅自簽訂《分期還款協議》及《分期還款協議之補充協議》,放棄樂視海外主體原有擔保責任,降低利率。其種種違法違約行為在事實上已經導致《合伙協議》投資可轉債目的無法實現,《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款所規定的法定解除權的行使條件已成就。

巨杉資產認為,在二審中,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對于“可轉債至今未發行”這一事實已經予以確認,可轉債自始不存在。其次是海通創世在資金募集過程中,對不存在的樂視可轉債項目進行虛假宣傳及承諾;基于對海通創世作為專業基金管理人的信任,各投資人通過樂昱創投投資樂視可轉債。而在投資人事先并不知情、更未經投資人同意的情況下,海通創世將4.1億元的可轉債投資款向樂視移動發放貸款,該行為實則系以假借投資之名,行借貸之實的欺詐行為。

另外樂昱創投與樂視移動之間的《借款合同》應作為樂視可轉債投資項目的一個階段,其實際目的并非借貸,而是投資。而海通創世與樂視串通以可轉債的幌子騙取投資,雙方實質形成的是借款合同關系;在發放貸款后,海通創世也并未采取任何動作促成對樂視可轉債的投資,實際并未履行《投資者權利協議》。樂昱創投的出資全部以借款的形式貸給樂視移動,違反《合伙協議》《委托管理協議》的規定,導致協議目的根本達不到。

再次上訴卻仍被最高法駁回

而樂昱創投、海通創世、海通創意等機構提交書面意見認為,本案爭議的基本事實是,首先巨杉資產關于海通創世欺詐和違約發放借款的主張與事實不符。其次樂視項目是非標準的“可轉債融資項目”,和中國境內證券市場標準的“可轉債”具有重大區別,不能以是否取得可轉債憑證作為合同目的是否實現的衡量標準,也無法得出巨杉資產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結論。

另外樂昱創投和海通創世一審中已經提交了交易文件和歷次合伙人會議的文件,證明海通創世依據交易文件進行了項目投資,投資后對于有限合伙人贖回等后期投資決策也從未延遲和拒絕履行,不存在違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適用《合伙企業法》而非《合同法》符合法律適用規則且與案件性質相符。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巨杉公司申請再審的訴求能否得到支持,關鍵在于其是否能夠通過行使《合同法》的法定解除權,以解除《合伙協議》的方式,使自己退出合伙企業。但巨杉公司系以入伙方式成為樂昱創投的有限合伙人,而后包括巨杉公司在內的12名合伙人才于2015年5月26日共同簽訂了《第一次經重述和修訂的合伙協議》(對2015年5月19日合伙協議的重述和修訂,以下簡稱《合伙協議》),對同月19日的《合伙協議》進行修訂。《合伙協議》不是巨杉公司的入伙協議。巨杉公司取得合伙人身份是基于其他原合伙人的同意以及入伙協議,而非入伙后才簽訂的《合伙協議》。所以,即使解除《合伙協議》,也不能否定其此前已經通過簽訂協議加入樂昱創投合伙企業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事實。 

原審法院據此認定巨杉公司入伙后,其能否退出合伙企業也就當然應適用《合伙企業法》而不是《合同法》加以判斷。且如準許巨杉公司不依《合伙企業法》有關退伙、解散的特別規定退出合伙企業,可能會損害其他合伙人、合伙企業和合伙企業債權人的權益。原審法院據此駁回巨杉公司本案訴訟請求具備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再審申請人巨杉公司請求撤銷原審判決缺乏理據,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對此,有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類案件比較麻煩,之前都不太規范。不過基金業協會發布備案須知,圍堵屬于借貸性質的資產或其收(受)益權等三類私募非標業務,堵上了漏洞。之后又明確了私募基金可以綜合運用股權、夾層、可轉債、符合資本弱化限制的股東借款等工具投資到被投企業,形成權益資本,至此私募基金可投資的范圍漸漸變得清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楊建每經編輯謝欣 近期可轉債市場頻頻演繹“逆天上漲”,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而在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則民事裁定書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知名私募齊東超旗下的巨杉資產因為投資“可轉債”項目,與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等機構產生合伙協議糾紛,從而對簿公堂。 巨杉資產不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卻最終被駁回。 知名私募投資可轉債項目“踩雷” 近期可轉債市場頻頻演繹“逆天上漲”,今日可轉債市場依舊火爆,多只可轉債漲幅超過20%。不過,在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的一則民事裁定書卻引起了市場的注意,知名私募齊東超旗下的巨杉資產因為投資可轉債項目,與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樂昱創投)、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創世)等機構因合伙協議糾紛對簿公堂,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巨杉資產申請再審時表示:海通創世存在重大違約行為,致使《合伙協議》投資可轉債項目的根本目的無法實現,行使法定解除權的條件成就。海通創世作為樂昱創投的普通合伙人及經過備案的專業基金管理人,存在重大違約行為。具體來說,在前期,海通創世虛構并不存在的可轉債產品,以投資之名隱瞞借貸的真實意圖;不依法律規定履行基金管理人職責,不對合伙企業進行基金備案,根本沒有履行合同和實現可轉債項目的真實意愿和任何行為。 在后期,在樂視網危機出現時,其不及時提起訴訟和保全,反而擅自簽訂《分期還款協議》及《分期還款協議之補充協議》,放棄樂視海外主體原有擔保責任,降低利率。其種種違法違約行為在事實上已經導致《合伙協議》投資可轉債目的無法實現,《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四)款所規定的法定解除權的行使條件已成就。 巨杉資產認為,在二審中,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對于“可轉債至今未發行”這一事實已經予以確認,可轉債自始不存在。其次是海通創世在資金募集過程中,對不存在的樂視可轉債項目進行虛假宣傳及承諾;基于對海通創世作為專業基金管理人的信任,各投資人通過樂昱創投投資樂視可轉債。而在投資人事先并不知情、更未經投資人同意的情況下,海通創世將4.1億元的可轉債投資款向樂視移動發放貸款,該行為實則系以假借投資之名,行借貸之實的欺詐行為。 另外樂昱創投與樂視移動之間的《借款合同》應作為樂視可轉債投資項目的一個階段,其實際目的并非借貸,而是投資。而海通創世與樂視串通以可轉債的幌子騙取投資,雙方實質形成的是借款合同關系;在發放貸款后,海通創世也并未采取任何動作促成對樂視可轉債的投資,實際并未履行《投資者權利協議》。樂昱創投的出資全部以借款的形式貸給樂視移動,違反《合伙協議》《委托管理協議》的規定,導致協議目的根本達不到。 再次上訴卻仍被最高法駁回 而樂昱創投、海通創世、海通創意等機構提交書面意見認為,本案爭議的基本事實是,首先巨杉資產關于海通創世欺詐和違約發放借款的主張與事實不符。其次樂視項目是非標準的“可轉債融資項目”,和中國境內證券市場標準的“可轉債”具有重大區別,不能以是否取得可轉債憑證作為合同目的是否實現的衡量標準,也無法得出巨杉資產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結論。 另外樂昱創投和海通創世一審中已經提交了交易文件和歷次合伙人會議的文件,證明海通創世依據交易文件進行了項目投資,投資后對于有限合伙人贖回等后期投資決策也從未延遲和拒絕履行,不存在違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適用《合伙企業法》而非《合同法》符合法律適用規則且與案件性質相符。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巨杉公司申請再審的訴求能否得到支持,關鍵在于其是否能夠通過行使《合同法》的法定解除權,以解除《合伙協議》的方式,使自己退出合伙企業。但巨杉公司系以入伙方式成為樂昱創投的有限合伙人,而后包括巨杉公司在內的12名合伙人才于2015年5月26日共同簽訂了《第一次經重述和修訂的合伙協議》(對2015年5月19日合伙協議的重述和修訂,以下簡稱《合伙協議》),對同月19日的《合伙協議》進行修訂。《合伙協議》不是巨杉公司的入伙協議。巨杉公司取得合伙人身份是基于其他原合伙人的同意以及入伙協議,而非入伙后才簽訂的《合伙協議》。所以,即使解除《合伙協議》,也不能否定其此前已經通過簽訂協議加入樂昱創投合伙企業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事實。 原審法院據此認定巨杉公司入伙后,其能否退出合伙企業也就當然應適用《合伙企業法》而不是《合同法》加以判斷。且如準許巨杉公司不依《合伙企業法》有關退伙、解散的特別規定退出合伙企業,可能會損害其他合伙人、合伙企業和合伙企業債權人的權益。原審法院據此駁回巨杉公司本案訴訟請求具備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再審申請人巨杉公司請求撤銷原審判決缺乏理據,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對此,有私募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類案件比較麻煩,之前都不太規范。不過基金業協會發布備案須知,圍堵屬于借貸性質的資產或其收(受)益權等三類私募非標業務,堵上了漏洞。之后又明確了私募基金可以綜合運用股權、夾層、可轉債、符合資本弱化限制的股東借款等工具投資到被投企業,形成權益資本,至此私募基金可投資的范圍漸漸變得清晰。
巨杉資產 可轉債 再審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亚洲图片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