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4 18:43:11
自2011年開始上市銷售,埃克替尼便成為貝達藥業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貝達藥業2018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2.24億元,其中埃克替尼收入占比98.72%,同時,截至報告期末,埃克替尼累計銷售超過57.5億元。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盧九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因核心產品埃克替尼銷售繼續放量,貝達藥業(300558,SZ)預計公司一季度盈利同比上升超140%。不過,這則預喜招來了深交所的問詢。
近日,貝達藥業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收到來自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埃克替尼銷量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及主要競爭對手產品銷售情況是否存在重大差異,以及是否存在通過向經銷商壓貨以增加銷售收入的情形。
4月10日,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稱,由于埃克替尼銷售繼續放量,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1.24億至1.34億元,同比增長140%至160%。埃克替尼是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國家1.1類新藥,適用于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和既往接受過至少一個化療方案失敗后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二、三線治療。
自2011年開始上市銷售,埃克替尼便成為貝達藥業收入及利潤的主要來源。公司2018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2.24億元,其中埃克替尼收入占比98.72%,同時,截至報告期末,埃克替尼累計銷售超過57.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作為公司的明星產品貢獻了主要營收,但由于納入醫保大幅降價,埃克替尼近年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公司相關公告顯示,在埃克替尼參與首批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后,2016年5月,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布,埃克替尼降價54%;2017年2月被納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當年產品銷量增長42%,銷售收入再次突破10億元,基本彌補降價帶來的沖擊。萬得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貝達藥業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9億元、2.58億元、1.67億元。
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凈利陡增超過140%,預計達到1.24億至1.34億元,大大高于往年同期盈利水平。公司將這一業績增長歸因為埃克替尼銷售繼續放量,同時,為了保障疫情期間的藥品供應,經銷商也相應提高了流通系統的安全庫存量。
對此,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埃克替尼銷量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及主要競爭對手產品銷售情況是否存在重大差異。而對于“經銷商提高安全庫存量”一事,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經銷商提高安全庫存是否符合行業狀況和公司自身經營特點,并補充說明是否存在通過向經銷商壓貨以增加銷售收入的情形。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貝達藥業一季度凈利增加,部分原因可能也在于疫情期間銷售費用的收縮,因為很多營銷活動、線下走訪沒有開展,會導致凈利的增加。”
不過,從公司2019年的業績來看,其凈利水平在去年已有回升。公司2月28日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埃克替尼銷售繼續放量,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5.4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6.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90%。
在史立臣看來,貝達藥業單一的產品結構頗具考驗,“目前埃克替尼面臨來自恩非替尼等競品的價格壓力,推動后續新藥上市對公司來說是很要緊的事。”針對公司后續新藥上市、埃克替尼銷售情況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公司方面了解情況,公司稱當前處于業績披露的窗口期,暫不接受采訪。
不過,公司在2019年度業績快報中透露,報告期內,公司新藥鹽酸恩沙替尼的優先審評程序正常推進,鹽酸恩沙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順利進行。同時BPI-D0316Ⅱ期、CM082腎癌Ⅲ期、MIL60Ⅲ期等多項注冊臨床研究按計劃進行,其中MIL60Ⅲ期臨床研究于2019年底達到主要研究終點。BPI-17509、BPI-23314等項目陸續進入臨床研究。
此外,問詢函還要求貝達藥業說明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持股5%以上股東近1個月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情形,未來6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等。
記者注意到,在4月9日晚間發出一季度業績預告后,4月10日貝達藥業開盤后一度漲停。萬得數據顯示,近1個月公司股價漲幅26.84%,截至今日收盤,公司股價漲0.78%,報89.04元/股。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