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16 20:35:57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湯輝
*ST百花(600721,SH)與公司第二大股東、總經理張孝清的“拉鋸戰”有望落下帷幕。
2016年,*ST百花因重大資產重組并購張孝清實際控制的華威醫藥。張孝清借此進入百花村并成為公司董事和總經理。彼時,張孝清許下高額業績承諾,但此后華威醫藥并未完成業績承諾,因此張孝清被要求承擔業績補償責任。張孝清不認可審計機構出具意見,拒不進行業績補償。近日,關于該案的仲裁結果出爐,張孝清被判履行業績承諾。但百花村內部的分裂和爭議,似乎還在繼續。
4月15日,*ST百花公告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終局裁決,被申請人張孝清應向上市公司支付補償股份約2525.2萬股,若可用于補償股份的數量不足,則張孝清以每股人民幣12.28元的價格支付差額。且張孝清應當向*ST百花支付應付而未付補償股份或現金的違約金,以3.1億元為基數,按照年24%的違約利率支付違約金。
這一仲裁案的起因,是*ST百花與張孝清之間關于業績承諾是否實現的爭議。
2016年,*ST百花為扭轉持續虧損的局面,并購了原由張孝清控制的華威醫藥。為此,張孝清與*ST百花簽訂了《盈利預測補償協議》。然而,華威醫藥并未完成業績承諾。
雙方爭議在于*ST百花和張孝清對華威醫藥2017年業績完成情況的認定。上市公司聘請的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曾出具意見認為,華威醫藥涉嫌虛增收入,因此調減了其當年業績。對這一結果,*ST百花表示予以支持。但張孝清則認為,該審計報告存在重大差錯。也因這一爭議,張孝清拒絕履行業績補償承諾,才有了上述仲裁案的發生。
此后,*ST百花與張孝清之間矛盾變得更加激烈。
張孝清還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此后,華威醫藥的法定代表人也不再是張孝清。
目前,張孝清仍然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總經理。
但在*ST百花今年易主的情況下,張孝清還對一樁由公司新大股東新疆華凌工貿主導的交易投下反對票。此舉還引來上交所問詢。最終,該交易得以落地。且正是由于這筆交易的一項差值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該事項為*ST百花增加了1400萬元非經常性損益。按業績預告披露的數據,這一收益為*ST百花的年度業績貢獻不小。
而曾被上市公司視為“救命稻草”的華威醫藥最新的業績仍有待披露。在*ST百花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盈公告中,公司表示,目前華威醫藥經營穩定,公司價值穩步增長,商譽減值預計計提在其余額的0%至25%左右。
眼下來看,張孝清與上市公司董事會及新任大股東間的矛盾仍然尖銳。1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相關問題撥打了*ST百花多位高管的電話,但對方均表示不方便回應相關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