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9 23:14:03
數據顯示,航空上市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皆出現虧損,其中南方航空虧損額達52.62億元,其次是中國國航和東方航空,虧損額分別為48.05億元和39.33億元。山航B、春秋航空和華夏航空的虧損額則分別為5.94億元、2.27億元和0.96億元。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梁梟
今日(4月29日)晚間,三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中國國航(601111,SH)和東方航空(600115,SH)發布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三家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52.62億元、48.05億元和39.33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一季度,疫情使航空業遭遇重創。目前,我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全球疫情仍然處于蔓延和不確定狀態中,三大航空公司對未來的經營情況無法給出確定性的展望。
今年以來,IATA(國際航協)不斷上調疫情對航空業損失的預測。據IATA4月14日最新的預測,2020年航空旅客收入將減少3140億美元,同比下降55%。客運減少的同時,疫情也影響到了全球航空貨運。IATA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全球航空業貨運運力(按照可用貨運噸公里計算)同比去年下降22.7%。
IATA首席執行官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行業前景一天比一天晦暗。按此次危機的規模,不太可能實現急劇的V型復蘇,而會更趨于U型復蘇。國內旅行的恢復速度將比國際市場更快。在這種情況下,航空業一半以上的客運收入——3140億美元將化為烏有。部分政府已采取了新的或者擴大的財政援助措施,但情況仍舊很嚴峻。僅第二季度,航空公司或將消耗61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2500萬個與航空業相關的工作崗位面臨風險。如果沒有緊急援助,許多航空公司將倒下,無法助力未來的經濟復蘇。”
截至4月29日,多家航空業上市公司已披露了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航空上市公司在2020年一季度皆出現虧損,其中南方航空虧損額達52.62億元,其次是中國國航和東方航空,虧損額分別為48.05億元和39.33億元,山航B(200152,SZ)、春秋航空(601021,SH)和華夏航空(002928,SZ)的虧損額則分別為5.94億元、2.27億元和0.96億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每經記者 趙李南 制圖
相比之下,機場方面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2020年一季度,深圳機場(000089,SZ)虧損1.21億元,廈門空港(600897,SH)和上海機場(600009,SH)則分別盈利0.03億元和0.81億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每經記者 趙李南 制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全球疫情仍然處于不確定的狀態,這也導致航空公司在一季報中展望2020年度經營時表示無法準確預估影響。
南方航空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整體疫情控制情況呈現向好趨勢,國內多個省市采取差異化的復產復工政策,境內的航空客運需求出現一定程度恢復。但由于國際疫情持續擴散,國際航空限制政策趨嚴,國際航空客運量進一步減少。
東方航空表示,截至一季報發布日,世界各地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或將放大對差旅出行需求恢復的影響,或導致差旅出行需求恢復的延遲。公司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將會給公司2020年上半年業績帶來重大不確定性和不利影響。
中國國航表示,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的影響延續至下一報告期,則預計本集團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業績將受到重大影響。
IATA不斷地提高關于2020年全球航空行業收入損失預測。
今年2月27日,IATA預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將給亞太地區航空公司造成的收入客公里損失約為13%、客運收入損失約為278億美元。
3月17日,IATA更新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業的經濟影響預測:“目前的情況已經超出了我們的‘廣泛傳播’情景,這意味著,到2020年全球旅客收入將減少1130億美元(19%)。”
4月14日,IATA的最新分析顯示,由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或將暴跌3140億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55%。
據IATA數據顯示,截至4月份,全球多個主要地區的航班數量相比于今年1月份都下降了80%左右,其中下降幅度最低的是北美地區,下降了60%;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區是非洲地區,下降了超90%。
圖為全球航班數量變化趨勢,2020年1月1日=100
圖片來源:IATA報告截圖
此外,貨運方面也受到了嚴重影響。4月28日,IATA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現有運力無法滿足航空貨運需求。3月份貨運量同比去年下降15%以上,但運力下降近23%。必須迅速解決這個問題,讓重要物資到達最需要的地方。”
圖為全球航班的客運收入客公里數(RPKs)和全球航班的貨運噸公里(CTKs),2016年=100
圖片來源:IATA報告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國3月份貨運量的下降幅度已經收窄。相比之下,3月份歐洲的貨運量下降程度則在加大。
為了緩解疫情的影響,自2月份以來,我國對航空業也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2月6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公告,免征航空公司應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3月9日,民航局下發了《民航局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支持政策的通知》。
展望我國航空業的未來,多家券商認為,上述政策起到了積極作用,疫情影響接下來會基本消除。
東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預計疫情沖擊巨大,但是下半年將逐漸恢復,此次疫情的沖擊是跨季度的,大約半年內營收影響較大,但是疫情恢復后將逐漸爬坡,到年底將逐漸基本消除影響。”
華泰證券則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國作為新冠疫情最早暴發的國家,航空業經受了巨大的考驗。我國政府也第一時間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緩解民航業經營壓力。不僅如此,我國航司還努力挖掘自身潛力,通過發行債券幫助渡過現金流難關。”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滑昂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