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1 19:54:50
房企跨界農業,以產業之名,行圈地之實?
每經記者 吳抒穎 每經編輯 魏文藝
萬科進軍“養豬”業!這或許5月份地產行業最吸引眼球的消息了。從房地產到農業,萬科的跨度之大迅速炸翻了地產圈和農業圈。
萬科其實不是第一家參與到“養豬”業的房企,碧桂園、恒大之前早有布局。2016年,許家印曾投資3億元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為主的農牧基地;2018年5月,碧桂園也曾公開招聘養豬專家。
表面上來看,房企青睞“二師兄”進而跨界農業的動機,都有一顆做“城市配套服務商”的雄心,從為客戶提供更多服務的角度,這的確是產業鏈的延伸。容易被隱藏的是,通過農業產業的招商引資,房企其實更容易以合理的價格獲取土地儲備為主業做支撐,這也是不容忽略的生意。
萬科的“養豬”事業剛剛起步,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尚未到定論之時,但碧桂園、恒大的“農業+地產”模式經過數年的發展,雛形已經漸漸形成。
作為龍頭房企,萬科的每一次多元化試水,似乎都不會止步于“玩玩而已”。這一次萬科也拿出了十足的誠意和信心,盡管在農業、食品領域早有布局,但萬科為此新成立了第八大BU食品事業部,并由前董秘譚華杰掛帥的班底顯示萬科對農業藍海的寄望。
萬科并沒有高調宣布進軍豬圈,養豬的消息是通過一則招聘廣告被外界所知的。5月7日,萬科集團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指出,今年3月萬科即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
萬科給出的養豬理由是, 2019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初新冠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了不便,讓萬科意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伙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萬科集團的食品事業部一共發布了5個社招崗位,包括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豬場開發報建專員、獸醫(豬場),要求2~3年工作經歷,學歷在本科以上,工作地點均在深圳。
事實上,萬科在農業領域早有落子,新成立BU只是在過往的基礎上進行升格。
在這一領域,萬科本輪探索可以追溯到2018年。2018年4月10日,萬科和農產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新零售及城市食品安全產業、農產品流通綜合產業園區開發、現代化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
之后動作頻頻。2018年,萬科還謀劃了種養循環產業園項目,打造飼草種植、種豬繁育、商品豬育肥和屠宰、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預計達產后每年總產值將達到25億元。
而萬科旗下成立于2017年的深圳六園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則通過投資,以及控股子公司投資分別入股了河南華揚桑樹坪豬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育種、豬場管理技術與育種技術推廣等)和山東環山集團(經營范圍包括食品、養豬、蛋禽、飼料事業)等。
在業務成立之初評價萬科的農業產業成色或許有失公允,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農業產業的名分而獲得大量的土地儲備從而玩轉產業小鎮,其實也是房企奮不顧身投身農業的原因之一。
很多房企對產業圈地的行為都諱莫如深,只有佳兆業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十分坦誠,他曾經在業績會上表示,“集團發展多元化業務的初衷是希望能與地產主業形成協同效應,特別是在獲取優質土地或者是價格合理的土地這塊取得一些互補。”
郭英成舉例稱,比如在科技產業化這塊,因為城市更新里不少的土地不僅做住宅,還要劃到別的科技產業,所以這塊要借用“外部的力量”。
曾經因為和一家新能源企業合作被傳出造車緋聞的雅居樂,在迅速否認造車傳聞時也表示是看中其土地資源。接近雅居樂的人士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雅居樂的特色小鎮是重要的業務,和新能源汽車合作也是為了做產業小鎮。“我們從來沒有要造車,是為了小鎮。”
萬科早在2016年就有過農業產業小鎮的試水。2016年10月,北京萬科與中國新城鎮發展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國開新城、北京市門頭溝區軍莊鎮政府、孟悟村合作社、東山村合作社及加華,就該項目開發簽署了一系列投資協議,北京萬科和中國新城鎮發展有限公司同時約定合作進行該項目的開發運營。
按照后續開發定位的不同,該項目分為東區和西區兩個片區,規劃中擬開發的占地面積約414萬平方米。其中,東區將開發建設成為集休閑度假、生態醫養、親子教育及創意產業于一體的綜合生態旅游產業園區,西區將主要進行棚戶區改造、一級土地開發及后續的建設開發。
以產業之名進行多元化的產業運營和開發,恒大也是之中的得其道者。
今年3月4日,總投資30億元的恒大(河南周口)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據《大河報》,該項目主要包含3個方面內容:美麗鄉村、高科技智慧溫室和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區。項目實施后,將在周口打造國內國際一流、標桿性、示范性現代農業示范區。
其中,“恒大美麗鄉村”項目投資額約為15億元,建設3068戶具有濃郁鄉土氣息、中原氣質、黃淮氣派的美麗鄉村,包含風情商業街、兒童娛樂城、小學、幼兒園、市政配套等。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分析稱,因為房地產企業的主業當前面臨很大壓力,在當前的框架里面踏足一些邊緣性、外溢性的產業也并不代表他們一心一意的轉型,只是一個嘗試。
宋丁認為,房企進軍農業,也不能排除是有長遠的考慮,因為當前農地改革的動作也比較大,提前多熟悉多接觸,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農業,而是為了將來介入到農地改革之后農村的土地開發和利用。“這個通道,(房企)是打著長期主意的。”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