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4 21:51:25
每經記者 冷輝 每經編輯 文多
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對美國惠譽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公司——惠譽博華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譽博華)予以備案。同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接受惠譽博華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部分債券品種評級業務的注冊。這標志著惠譽評級公司成為繼2019年標普全球公司之后第二家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信用評級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繼標普之后,時隔一年多又一家外資評級公司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
2019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普中國)予以備案。同日,交易商協會亦公告接受標普中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注冊。這標志著標普已獲準正式進入中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
圖片來源:惠譽中國網站截圖
交易商協會方面的消息顯示,協會于2020年4月10日公告啟動銀行間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注冊評價。目前,惠譽博華提交了注冊申請,協會秘書處組織投資機構以及專家對其進行了市場評價,形成了評價結果。經協會信用評級專業委員會及第五屆常務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同意,接受惠譽博華開展銀行間債券市場B類信用評級業務的注冊,業務范圍為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機構債券、結構化產品信用評級業務。
近年來,國內信用評級市場不斷開放。此前,境外評級機構只能通過合資公司等形式進入中國債券評級市場,或是為中資機構作為發行人在海外發行美元債等過程中提供評級服務。
而目前,標普、惠譽已獲準進入國內信用評級市場。國內評級市場的現有主要評級機構包括大公國際、上海新世紀、中誠信、聯合資信、東方金誠等。
實際上,標普、穆迪、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此前已分別在國內注冊成立了獨資公司。從工商資料來看,標普中國2018年6月于北京成立,注冊資本1800萬美元,由標普全球亞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獨資持有;穆迪中國在北京于2018年6月成立,由穆迪亞太有限公司獨自出資5000萬元;惠譽博華2018年7月成立于北京,由惠譽評級有限公司出資5000萬元成立,目前注冊資本已增至1億元。
關于惠譽獲準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東方金誠技術委員會主任俞春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標志著中國信用評級市場開放進入新的階段,惠譽入華,進一步豐富了投資人的評級服務選擇。
此前,俞春江曾分析稱,外資信評機構入華,或將進一步提升債券發行注冊制水平,為內外資信用評級機構充分揭示發行人的信用風險狀況、豐富信用等級分布結構、改變“峭壁效應”進一步提供空間。外資信用評級機構和國內信用評級機構的同臺競技,為國內信用評級持續提升評級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帶來了新的壓力和動力,預計國內信用評級機構將進入評級技術進步和評級服務質量提升的快車道,或將進一步發揮國內信用評級機構的本土化優勢,同時建立面向境外投資者的評級服務體系,提升國內信用評級機構的國際化水平。
人民銀行表示,信用評級業對外開放是我國金融業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和金融市場高水平、國際化發展。惠譽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是我國主動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又一舉措,也是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具體落實。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推動我國信用評級業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我國信用評級業高質量發展,引導信用評級機構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改善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