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2 21:09:16
2月下旬,武漢相關部門組建了研究團隊,啟動《疫后重振規劃》研究工作,將用一整套規劃方案推動武漢復蘇。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和討論,《疫后重振規劃》已完成初步規劃成果。
每經記者|張明雙 每經編輯|湯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的同時,武漢各行各業正在重啟,相關部門正在為城市復蘇制定一整套規劃方案。據《湖北日報》5月21日消息,武漢已啟動編制《疫后重振規劃》,并通過線上視頻召開了全國專家咨詢會,相關部門將根據反饋意見進一步優化完善《疫后重振規劃》內容。
《疫后重振規劃》設計了五項專項規劃,分別從醫療衛生、應急防災、智慧社區、健康城市、經濟重振等五個方面,推動武漢全市“健康重塑、社區重治、經濟重振、智慧重樹”,從而補短板、強基礎、樹信心。
5月18日晚,武漢蔡甸區啟動第二場直播活動,區長郝勝勇與主持人、主播一起直播帶貨,推薦武漢的熱干面、廚具、牛肉、電子產品等,4個小時銷售總額突破1000萬元。
這是武漢復蘇的一個小小縮影。武漢將5月定為消費促進活動月,持續舉辦直播公益活動,為各區企業尋找新的消費渠道,武漢的休閑零食、生物保健、消費電子等產品銷路逐漸打開。與此同時,武漢消費券的發放,也刺激著餐飲消費逐步恢復。
除了消費促進外,武漢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等方面也在重啟中。5月19日,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在武漢光谷成立,成為2020年第一個在武漢成立公司的世界500強。同一日,武漢通過“云拍賣”出讓7宗地塊,總成交價約為123.71億元。其中兩宗掛牌地塊吸引了10余家房企激烈競拍超100輪。
武漢開展全民核酸檢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各個領域的成果均顯示,武漢各行各業正在復蘇。而為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2月下旬,武漢相關部門組建了研究團隊,啟動《疫后重振規劃》研究工作,將用一整套規劃方案推動武漢復蘇。經過兩個多月的研究和討論,《疫后重振規劃》已完成初步規劃成果。
根據“武漢發布”公眾號5月13日消息,武漢提出了“1+4+6”的規劃框架,“1”是疫情影響評估及疫后重振規劃綱要,“4”是從應急防災補短、經濟重振等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規劃舉措,“6”是重點開展醫療衛生設施提升等6個三年行動規劃。
5月20日,武漢市相關部門召開專家咨詢會,聽取了10余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意見,將進一步優化完善規劃內容,盡早頒布出臺。《疫后重振規劃》設計了五項專項規劃,包括醫療衛生、應急防災、智慧社區、健康城市、經濟重振等五個方面。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武漢經濟遭到重創。武漢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武漢市GDP比上年同期下降40.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36.4%,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45.4%,第三產業增加值下降37.7%。
疫情期間,武漢農業生產、工業生產、服務業生產、投資活動、市場消費、出口等生產活動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或下降,對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帶來了一定沖擊。
按照年初武漢兩會制定的經濟目標,2020年GDP力爭增長7.5%—7.8%,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從GDP負增長到實現年初預期7.5%的增長目標,武漢的需要加快復蘇,追回失去的時間。
部分服務業恢復運作,一家婚紗攝影公司在江漢關前拍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湖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初的GDP增長目標應該會下調,目前武漢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較高,高科技企業恢復發展形勢較好,但旅游、餐飲等第三產業的重啟還較慢,損失也比較大。
目前,中央研究確定支持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從財政稅收、金融信貸、投資外貿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湖北”、“武漢”,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
葉學平表示,一方面,武漢要落實好中央的一攬子政策,在短期內可以實現輸血;另一方面,此次疫情暴露了武漢發展中一些問題,武漢要補短板、強弱項,將營商環境、政務環境做到最優,挖掘內生動力實現造血,方能轉危為機,有利于更加長遠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