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24 13:23:54
據悉,有接近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巨頭KKR的人士透露,該機構目前已經為其最大的亞洲并購基金募資100億美元,并計劃在本月底前完成這一輪基金的融資。如果順利完成,按總規模計算,其將超過高瓴基金四期創下的106億美元募資紀錄。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據外媒消息,有接近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巨頭KKR的人士透露,該機構目前已經為其最大的亞洲并購基金籌集了100億美元,并有望積累一家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為該地區籌集的有史以來最多的收購資金。
上述知情人士還表示,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私募巨頭7個月前發起了新一輪125億美元的募資,目前已經實現了80%,并計劃在本月底前完成這一輪基金的融資。如果順利完成,那么按總規模來計算,該基金將超過高瓴基金四期(Hillhouse Fund IV,L.P.)在2018年創下的106億美元募資紀錄。
有意思的是,在高瓴資本完成上述基金的募資之前,亞洲史上最大的一只私募股權基金正是KKR旗下的亞洲三期基金,其募集總額為93億美元。兩家巨頭你追我趕,先后打破對方創下的紀錄,也成為行業里頗受關注的一道“風景線”。
事實上,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全球經濟受到影響,就連KKR這樣的巨頭也不得不面對疫情所造成的業績虧損。它在第一季度凈虧損42億美元,其中投資收入虧損高達36.84億美元,而在去年同期KKR的凈利潤為16.27億美元,去年同期的投資盈利也達到了13.36億美元。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由于大量優質資產的估值受到重挫,也成就了私募股權基金們“撿便宜”的好時機。縱觀今年以來的表現,KKR一直在全球范圍內大舉收購。公開數據顯示,自2月底以來,該公司已經花費了180億美元進行收購活動,抄底疫情期間估值位于谷底的公司,其中包括收購Coty美容部門60%股份,以5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西班牙電信提供商MasMovil等。在亞洲地區,KKR也相當活躍,今年以來已經宣布了4項收購,包括以15億美元入股印度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的數字平臺業務等。
就在5月底,KKR宣布剛剛完成新一輪約40億美元的融資,主要投資于近期市場波動所帶來的信貸機會。其中28億美元來自KKR錯位機會基金(KKR Dislocation Opportunities Fund),超過11億美元來自單獨管理賬戶。據悉,該基金和單獨管理的賬戶承諾將在KKR 676億美元的信貸業務范圍內運作,并能利用KKR的全球資源和經驗網絡,包括私募股權、基礎設施及房地產領域。
本月初,KKR還有一項舉動也震驚行業——有市場消息稱,其要求長期合作的咨詢公司至少拿出15%的折扣,成為第一家要求顧問公司打折的私募股權基金。這些合作的咨詢公司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情報公司和顧問等,其中不乏安永和Simpson Thacher&Bartlett這樣的巨頭。
有外媒報道稱,對于KKR要求折扣的行為,多家機構表達了憤怒。一位資深律師把這種行為稱之為“欺騙”,而另一位咨詢公司表示這樣的行為“令人發指”。
來自咨詢公司貝恩公司(Bain&Co.)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專注亞洲市場基金的募資活動比前五年的平均水平降低了45%。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瑞幸咖啡的會計丑聞也嚇壞了投資人,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把錢放在哪里。該人士還表示,在瑞幸咖啡3.1億美元財務造假事件曝光后,中國私募股權基金、瑞幸背后的投資者大鉦資本也暫停了第二只基金的籌資。
貝恩的報告同時顯示,大型的、經驗豐富的基金平均只花了12個月就可以完成募資,并且100%達到或超過目標。相比之下,規模較小和較新的基金籌集資金的難度要大得多,它們平均要花費22個月,通常還只有60%的基金能達到目標。
國內的數據表明了同樣的跡象。來自清科私募通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1776.54億元人民幣,金額同比下降11.2%、環比下降42.9%,“募資難”的情況依舊存在。但與此同時,大量的資金向頭部機構聚攏,2019年披露的10只基金總募資額達到整個市場總募資額的35%,今年上半年也延續了這樣的發展態勢。頭部機構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強,兩級分化進一步加劇,這儼然已經成為接下來的行業發展路徑。
而對于此次事件,KKR方面代表拒絕就融資消息對媒體置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