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5 18:34:52
隨著今日龍力退正式從A股摘牌,今年以來已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了5只。目前還有9只A股已進入退市整理期,這些公司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滿30個交易日后就將被摘牌。此外,昨日千山藥機對公司股票終止上市進行了公告,由此來看,今年內將鐵定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15只,創出了A股歷史上的新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隨著今日龍力退正式從A股摘牌,今年以來已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了5只。
目前還有9只A股已進入退市整理期,這些公司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滿30個交易日后就將被摘牌。此外,昨日千山藥機對公司股票終止上市進行了公告,由此來看,今年內將鐵定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15只,創出了A股歷史上的新高。
還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天海防務、暴風集團、天翔環境、*ST凱迪、*ST斯太、*ST中天、*ST節能、*ST金洲等多家上市公司還發布了存在被終止上市風險的提示公告。從目前來看,其中*ST凱迪、*ST金洲等上市公司的退市風險較高。
昨日晚間,龍力退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2020年7月15日被摘牌。此前公司在退市整理期已經交易了30個交易日。
隨著今日龍力退正式從A股摘牌,今年以來已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了5只。而截至今年5月31日,龍力退尚有股東5.82萬戶。
此外,目前還有金亞退、天寶退、樂視退、神霧退、退市大化等9只A股已進入退市整理期,這些公司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滿30個交易日后就將被摘牌。
而昨日千山藥機對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也進行了公告,該公司將于今年8月5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預計也將在今年正式退市。
由此來看,今年內鐵定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15只,據Choice數據統計,去年全年退市的A股數量為10只。
還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近期天海防務、暴風集團、天翔環境、*ST凱迪、*ST斯太、*ST中天、*ST節能、*ST金洲等多家公司還發布了存在被終止上市風險的提示公告。
從目前來看,*ST凱迪(可能將觸碰《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有關退市的規定)、*ST金洲(連續1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ST節能(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的退市風險較高。
隨著“1元退市”制度從去年以來持續發酵,最近幾年,每年從A股退市的公司數量開始趨于增加。據Choice數據統計,在今年之前,A股退市公司數量最多的年份為2005年、2006年,這兩年各有11只A股退市;去年全年A股退市公司的數量為10家。而截至目前,今年內鐵定退市的A股數量已經達到了15只,所以今年將成A股歷史上退市公司數量最多的一年。
歷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
日前,在國務院金融委召開的第三十六次會議中指出,將要“深化退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出機制。”
對于退市制度改革這一話題,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今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注冊制改革,對于退市制度的影響是很大的,“一方面,注冊制縮短了IPO周期,提高了IPO效率,極大地降低了IPO的成本,所以也使得IPO批文的身價大跌,這樣的話,就會使得過去賭殼、炒殼的投機之風逐漸消失。現在對于垃圾股和僵尸企業,我們投資者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了,出現大量的垃圾股股價直逼一元的情況,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
“當然,就退市制度本身而言,我們也有重大創新,尤其像科創板的退市制度推出了‘三廢改革’,就是廢除暫停上市、廢除恢復上市、廢除重新上市。有了‘三廢改革’和注冊制的高效率,就會使得垃圾股和僵尸企業失去殼資源價值,進而使得‘1元退市’標準可以大顯神威,這也正是退市制度改革所產生的功效。”董登新認為,現在創業板的新退市制度也是比照了科創板的退市制度,可以說威懾力進一步加強。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日收盤,除已經在退市整理期的A股,滬深兩市共有43只A股的股價低于1.5元/股,而這些公司今年來的平均漲幅為-37.26%,遠遠跑輸大盤指數。
董登新預計,今年應該至少有20家公司退市,其中有一大半應該都是被“1元退市”標準趕出市場的,“在目前的退市制度中,‘1元退市’是效率最高的,因為這是投資者意志的直接表達。”
在他看來,隨著注冊制在A股市場的全面覆蓋,未來A股的退市效率也會不斷提升,“我相信,全面的注冊制和新退市制度一定可以使我們的A股市場進入類似于美國股市90年代那種大進大出的市場格局,IPO速度會更快,垃圾股、僵尸企業的退市也會更快。這種優勝劣汰的機制會讓我們的市場更具有篩選、孵化的功能。而這也將真正體現股市對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