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2 21:46:01
每經特約評論員 徐海鑫(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復雜經濟形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還將長期持續,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高質量發展階段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了深刻分析,提出了系列應對舉措。會議強調:“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促進財政、貨幣政策同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
會議透露出一個強烈信號,就是要高度重視政策的協同作用,強調精準施策、落地見效。面對疫情防控長期化和國際形勢不確定性等風險的影響,要盡可能用好政策作用的“每一槍”,高效發揮好每一顆政策“子彈”的作用,形成戰術協同發揮集成作用的“系統攻擊”。
近一段時期,中央連續制定出臺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應對因疫情和國內外形勢交叉疊加對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我國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比第一季度增加10個百分點。相對于全球經濟,美國二季度GDP暴跌32.9%,失業人數19周連超百萬,歐盟二季度環比下降11.9%,在全球疫情形勢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強勢走出了一波行情,充分證明了前期政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從宏觀政策層面,我們不難看出有“條”“塊”兩條主線。“條”的內容主要聚焦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貿易政策等方面,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發揮帶動作用、形成示范效應,在遇到內外不利因素“斜坡”造成經濟降速、在滑坡時踩好“剎車”的同時,逐步帶動提升經濟整體發展向上的“加速度”;“塊”的內容主要聚焦在就業政策、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等方面,強調要合理控制規模增長精準施策,降低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特別是要聚焦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保護在居民就業、基本民生、市場主體等經濟社會運轉根本性層面的“交集”領域。
對于當前經濟形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在影響時間上的“長期性”和涉及領域上的“復雜性”,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要充分考慮這兩方面的因素。這次疫情,使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發生戰略收縮,全球化產業分工合作共享發展紅利“蛋糕”的道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分析出口、投資、消費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我們不難發現,未來一個時期其各部分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和重要性將發生很大變化。
2019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約占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但受疫情影響,不僅對中國、對世界各國都將面臨進出口額的大幅下降的問題。美國對中美貿易、華為等高科技企業方面的打壓已經超出了經濟領域的范疇,具有明顯的政治性圖謀,對進出口負面影響還將長期存在。
從消費方面看,美國二季度GDP暴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占其經濟總量三分之二的消費受疫情影響大幅下降了34.6%。而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其目的就是要堅決解決房地產這個“吸金獸”對抑制居民消費的問題。
在投資領域,50萬億聚焦“新基建”,在刺激發展的同時必將有效重構我國的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經濟領域的問題往往復雜交織、互為作用、相互影響,特別是在當前我們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強調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這就必然要求宏觀經濟政策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既要做到“面”上的“刺激”,也要做到“點”上的“幫扶”,既要從“條”的角度發揮政策的作用,也要從“塊”的角度考慮不同區域和不同領域的實際情況,“條塊結合”的發揮協同集成效應,確保宏觀經濟政策落地見效,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為在當前復雜形勢下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和研究制定好“十四五”規劃打下堅持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