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4 13:45:15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謝欣
每天下班后,圍繞深圳香蜜湖附近的公園跑上幾圈,是魏海洪每天的必做功課。
“做投資比較辛苦,所以我每天都跑跑步鍛煉身體。感謝深圳,讓我走上了職業投資之路。”深圳時代方舟資產創始人魏海洪說道。
魏海洪是江蘇淮安人,1992年 8月就來了深圳,在這個年輕的城市中,他算是一個老深圳人了。
“我1991年來過一次深圳,相當于是考察,之后覺得深圳一定要來闖下。我大學畢業在老家的電力系統工作三年后,不滿足當時的國企氛圍,就辭職來到了改革春風吹滿地的深圳。剛開始來時,我就感覺到深圳非常有活力 ,年輕有朝氣,自然氣候也很好。在1992年時,現在的上海賓館以西的地方都是空蕩蕩的,到處是泥巴,根本想象不到深圳現在能發展成這樣繁華。剛來深圳時,我是做電子產品貿易,1994年8月,我在華強北的長城證券一個營業部感覺到了熱烈的股票投資氛圍,開始接觸了股票。后來經過數度碾轉摸索,慢慢做起了證券投資。如果沒有來深圳,我可能不會接觸到股票,很大可能會在老家的電力系統做個一官半職,不會走上我熱愛的職業投資之路。”談起深圳對自己人生的影響,魏海洪充滿感激。
說起這些年深圳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魏海洪對深圳二線關的拆掉記憶深刻,他認為這是深圳發展史一個里程碑的大事件。
“我對深圳的評價非常之高,深圳政府的效率是全國最高之一 ,自然環境也是最好的。年輕人多,有活力,文化上比較包容,沒有方言,這點影響特別大,形成了‘來了就是深圳人’的現象。”
從一個職業投資人的角度出發,魏海洪還指出,深圳之所以能成為科技中心、制造業中心,誕生很多巨頭,與其包容性和對人才的吸引力相關。深圳的市場化也很關鍵,造就了很多偉大企業。
“我依舊看好深圳的未來,看好深圳的發展和創新。從投資的角度看,做投資時,我對深圳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都更有信心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