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1 18:13:06
疫情對企業全球化業務、產業鏈造成了哪些影響?企業如何在如疫情這樣的外部沖擊中維持生產經營甚至實現逆勢增長?科技企業如何把握“新基健”未來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帶來了哪些啟發?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下,各行各業遭受沖擊的同時,部分科技企業逆勢增長,加速全球化進程。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經濟環境呈現不穩定狀態,“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聲量不斷加強。那么,疫情究竟對企業全球化業務、產業鏈造成了哪些影響?企業如何在如疫情這樣的外部沖擊中維持生產經營甚至實現逆勢增長?科技企業如何把握“新基健”未來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帶來了哪些啟發?
對此,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喬健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喬健 /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請以聯想為例,談談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面臨較大外部環境挑戰時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喬健:我就以新冠疫情為例吧。在全民抗“疫”戰役中,聯想通過馳援抗疫一線、科技抗“疫”、積極復工復產、發揮龍頭企業在“六保”中的引領作用等舉措為抗擊疫情盡了綿薄之力。
首先,在馳援一線方面,疫情爆發后,我們第一時間為武漢緊急建設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捐贈了所有IT設備,并為包括這兩所醫院在內的百余個城市的醫院、疾控中心、應急指揮中心等防疫一線單位派出了數百名工程師進行現場支援。同時,我們響應抗擊疫情專項需求,緊急組織小范圍生產,及時提供了七百多臺服務器和上百臺監控設備。
聯想員工也通過多種形式為抗擊疫情做貢獻。聯想員工捐款和聯想基金會的配捐款項已經全部用于支持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聯想的外籍員工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進來。在武漢,聯想全球供應鏈的巴基斯坦工程師哈榮以志愿者身份為武漢籌集了30萬個醫用口罩和防護裝備。
其次,我們與英特爾、華大基因合作,加快對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特性分析。來自聯想與英特爾的專業技術與生命科學專家通力合作,為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提供全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和計算資源,進一步提升其基因測序工具的分析能力,更高效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特性。該技術將支持科學家研究病毒的毒性、傳播模式、病原體與宿主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助力流行病學及疫苗設計研究。這些工作對于未來創建更好的診斷方法和設計有效的疫苗或其他保護性措施(例如免疫療法)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加速疫情科研攻關,聯想在阻斷疫情傳播過程中提出聯想體溫快速精準篩查解決方案,建立疫情防控實時監控分析平臺,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喬健:除了健康這個“戰場”外,經濟這個“戰場”也至關重要。中國經過40年的對外開放已經全面融入全球價值鏈體系,制造業增加值約占全球制造業的30%,位列全球第一,為全球各地的企業和消費者供應著優質的產品。當前,中國正身處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跨越的關鍵時刻。疫情不僅會沖擊制造業、影響中國經濟的正常運轉,也會對世界經濟和用戶利益造成很大影響。聯想作為中國制造的領軍企業,我們通過加速自身復工復產,來保衛中國智能制造、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增強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免疫力。
此外,我們還將在“六保”工作中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為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
首先是保居民就業。復工復產是拉動就業的根本因素。從2月初,聯想就一直在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經歷了70天,包括武漢基地在內的聯想工廠產能已全部100%恢復,招聘新員工過萬人,其中,通過 “共享員工”計劃招聘的短期失業人群近1500名。在快速復工達產的背后,是聯想在特殊時期采取的高效招聘,以及在特殊疫情期間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擔當。
在當前和今后的一個時期內,聯想會更大力度地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多項措施并舉,更好地發揮企業穩就業的主體作用,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其次是保市場主體。要復工復產,光有人是不行的,還得有物料。聯想作為一個龍頭企業,在推動自身復工復產的同時,還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幫助客戶、渠道伙伴,賦能中小企業,從而更快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零部件供應商恢復運轉。包裝箱、螺絲釘都對我們有決定作用。
這里給我們的啟發就是,龍頭企業,尤其是像聯想這樣產業鏈較長的龍頭企業對于就業的帶動,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龍頭企業復工復產,就能有效帶動上游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對于就業問題是更好的解決,當然對于保障市場主體也是非常大的幫助。
再有就是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在這方面,我們也有非常切身的體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具有成本的優勢,高素質勞動力優勢,以及由此帶來的產業鏈聚集優勢。現在有些國家可能可以分流中國產業鏈中的一部分、價值鏈中的一些環節,但是做不了全部。我們要充分發揮好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的優勢,我們也有充分的自信,不是誰想搬走就能搬走的。
還有一點,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和我們要提升生產制造的水平也密切相關。我們不能滿足于僅僅在低成本制造上的成果,應該努力提升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制造立于不敗之地。
NBD:新冠肺炎疫情對聯想的經營業務造成了哪些影響?
喬健:經營方面,盡管面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2020/21財年一季度聯想集團業績依然與中國經濟在疫后強勁復蘇的勢頭一致,營業額達到946億元,同比增長6.7%。稅前利潤達到23.5億元,同比增長38%。凈利潤達到15億元,同比增長31%。
過去這個季度的強勁業績證明,聯想已經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快速恢復,并且牢牢把握住了由居家辦公、在線學習等新常態所催生的信息化、數字化新需求,展現了卓越的運營能力,領先的全球資源和本地交付等核心競爭力。展望未來,我們對于聯想的智能化變革戰略、中國經濟的復蘇動能以及全球數字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
從細分業務來看,我們的增長主要來源于三方面。一、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第一財季營業額達751億人民幣,稅前利潤達47億人民幣,稅前利潤率創紀錄,達6.3%;二、DCG營收增長強勁,盈利水平提高,營業額年比年提升18.9%,稅前利潤率年比年增長0.2%,Cloud Service Provider (云服務IT基礎設施),Enterprise and SMB(企業IT基礎設施)都實現大幅增長;三、轉型業務保持強勁勢頭,3S重點領域實現雙位數增長。軟件和服務營收超70億人民幣,年比年增長38%,占集團整體的7.6%左右。
面向未來,盡管我們所處的世界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和諸多挑戰,我們將繼續憑借已有的核心能力,把握發展機遇,實現可持續增長。
NBD:我們注意到全球平板電腦等在疫情背景下增長都創了新高,聯想平板電腦二季度銷量增速全球第一 ,聯想認為未來PC是否能持續增長?
喬健:在疫情激發的居家辦公和遠程學習強勁需求的驅動下,個人電腦市場實際并沒有發生此前行業預估的衰減,反而較去年同期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聯想在個人電腦及平板電腦領域依舊保持全球第一。
后疫情時代,企業數字轉型及數字經濟發展對PC等智能設備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期消費需求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包含PC在內的智能設備不僅僅是消費品,還是生產力工具,無論是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辦公還是在線零售,都離不開智能設備產品。未來個人和企業智能設備支出都將持續增長,成為我們的主要增長驅動力。聯想將繼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抓住機會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全力滿足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增市場需求和機遇。
NBD:新冠肺炎疫情對聯想的全球產業鏈造成了哪些影響?
喬健:聯想在全球共有30多個制造廠,疫情期間,我們的海外工廠里僅有印度工廠短期停工,墨西哥工廠一段時間內只允許部分員工到崗。目前,這兩家工廠也已經恢復生產。
這次疫情對聯想的全球業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影響不大,這主要歸功于聯想的全球化的業務布局,以及均衡的制造基地布局所帶來的資源調度靈活性和抗沖擊韌性等核心競爭力,讓我們更好地及時調整產能、抵御風險及應對疫情挑戰。
疫情集中爆發前,聯想就提前儲備好了大量的零部件以應對突發事態;疫情初期,一方面我們積極推動國內的工廠盡快復工復產,另一方面我們的海外工廠一直在運轉,滿足市場需求,減少對全球業務的影響。
疫情蔓延后,我們海外產能受到了一定影響,但中國工廠已經全面復工復產,滿足了國內外因疫情暴漲的遠程辦公、在線學習對個人電腦的需求。
聯想全球的產能和業務能夠實現充分互補,聯想在應對危機和維護客戶訂單、維持訂單交付方面比其他大多數企業更具優勢。
NBD:聯想在疫情中是如何解決全球員工的工作協調的?
喬健:疫情爆發后,我們就積極采取了相關措施,全力確保聯想全球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與安全。疫情在各國蔓延的時間不同,我們在中國采取的防控措施都第一時間流程化,同步給聯想在海外的工廠、公司借鑒。有些辦公室、工廠在當地疫情集中爆發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2月中旬,聯想在國內的辦公室、工廠率先復工,產能恢復迅速,也為海外工廠提供了復工復產的模板。
NBD:以聯想為例,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在自身發展中把握好以5G、云計算、智能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帶來的新機遇?
喬健:根據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的解讀,“新基建”包括三層內涵: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括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新基建”既是先進的智能科技,又是賦能智慧經濟的基礎設施。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需求,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企業市場,對促消費和穩經濟將起到雙重的推動作用。在新基建涉及的七大領域中,聯想的業務覆蓋了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四大核心技術。我們要積極為新基建提供核心科技,為產業智能化變革賦能,成為新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新基建大背景下,聯想與各領域龍頭企業共同推動基建的應用落地。目前,聯想企業科技集團已在制造、交通、教育、醫療、智慧城市等細分行業努力推進“新基建”的落地應用,包括四川眉山智慧城市的戰略合作、與順豐建立全新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等標桿項目。
2020年,伴隨“新基建”按下加速鍵,其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的5G網絡布局和建設也正密集展開。聯想在新基建核心領域的投入已經開始帶來回報,第一財季,聯想企業科技集團整體營業額同比增長2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4個百分點。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速推進“新基建”在各行各業落地,助力中國經濟實現“產業躍遷”、向智慧經濟騰飛。圍繞集團3S戰略,聯想將繼續把握“新基建”帶來的增長機會,帶動業務進一步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