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聞動態

每經網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直播+美妝帶動化妝品行業銷售回暖 疫情推動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和社會責任治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7 11:49:40

2020年,化妝品行業增速放緩,疫情倒逼企業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推動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和社會責任治理。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化妝品行業增速放緩,不少企業面臨“生死”考驗,快速融入線上渠道拓展的大勢中。與此同時,疫情迫使不少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和企業社會責任治理。

疫情沖擊下  化妝品行業增速放緩

《每日經濟新聞》發布美妝市場調查數據顯示,美容護膚(含美體、精油)今年1-6月線上銷售額達495.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02.6億,同比增長26.1%,增速較去年同期降低49.5個百分點;彩妝香水(含美妝工具)今年1-6月線上銷售額達173.56億,較去年同期增加16.7億,同比增長10.6%,增速較去年同期降低8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成錦鴻 制圖)

總體來看,彩妝類產品銷量受到沖擊較大,護膚類產品受到影響相對較小。ECdataway數據威數據顯示,玉澤、韓束、資生堂、雅詩蘭黛等品牌銷售額依舊保持130%以上的增速,百雀羚、赫蓮娜、蘭芝、歐詩漫等品牌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土品牌貞格格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公司80%的市場份額在線下,如文旅景區、博物館、機場、高鐵站、文創書店等場所,因此在人口流動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企業經營狀況受到較大的沖擊,最嚴重的時候,品牌銷售僅有去年同期的1/10。

直播+美妝拉動企業線上銷售回暖 

疫情限制人口流動的情況下,不少品牌線下門店遭遇關停,營收受創,資金鏈遇到重大挑戰。與此同時,宅家抗“疫”的居民消費大規模轉移線上,不僅推動在線辦公、在線醫療、在線教育、在線文娛、在線購物等行業一路上漲,同時唱紅了浸入各行各業的直播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0美好消費中國美妝品牌研究報告》顯示,除品牌專賣店外,網購是最主流的消費方式,通過直播購買的消費者群體不斷壯大。總體來看,49.6%的女性消費者會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美妝產品,10.2%會通過網紅直播間購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成錦鴻  制圖)

記者注意到,直播+美妝的搭配早于2017年已有一定勢頭,但通過這種形式進行推廣銷售的企業只占行業中的一部分。2020年,疫情推動了整個行業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讓專注于線下的企業意識到了線上渠道的重要性,同時加大了部分企業在線上的布局,以此緩解疫情沖擊,拉動整體銷售,甚至實現逆風翻盤。

貞格格品牌代表孔雙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線上種草和直播短視頻平臺的宣傳帶來的流量轉化有效緩解了線下銷售受挫的情況;另一方面,隨著旅游市場的回暖,截至8月,企業整體營收已恢復7-8成。本土護膚品牌源槿創始人Vivi則表示,疫情影響下,品牌加大了在直播帶貨方面的投入,今年2-5月,線上總體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達30%。

疫情考驗下  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呈現強關聯

除了最直觀的銷售數據外,疫情考驗下,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呈現出更強的關聯性。

一方面,疫情考驗迫使更多企業重新審視與消費者、生產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關系,并在平時的運營過程中建立突發情況下風險抵抗的機制,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治理。另一方面,不少化妝品企業利用自身特長,在產品研發過程中進行責任抗“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源槿在此次疫情中加強與企業上下游之間的聯系,以成本價為合作客戶、經銷商提供市場緊缺的醫療物資,與合作伙伴共渡難關,并因此在企業經營中得到了更多支持,緩解了疫情帶來的營收壓力。貞格格則在疫情期間,品牌加緊生產出了一批75%酒精的凈水凝露并免費提供給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部分交通樞紐單位、醫院、學校等企事業單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直播 美妝 新冠肺炎 疫情 百雀羚 歐詩漫 蘭芝 雅詩蘭黛 美好消費 社會責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日韩欧美州 | 中文不打码网站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伊人小蛇婷婷色香综合缴缴情 | 综合专区亚洲无 | 亚洲综合色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