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5 11:41:22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日,4只科創50ETF正式獲批,此前據記者了解,發售時間可能在18日或22日,而從最新的公告來看,最終定檔22日,在定檔的同時,4只產品的相關細節均浮出水面。
對于投資者來說,再過一周時間,就可以入手科創50ETF了,那么在購買之前,還有哪些功課需要提前做足?
要點一:四只產品代碼
投資者購買之前,代碼首先需要認清楚,四只產品的相關代碼和簡稱如下:
要點二:基金經理
根據發售公告,四只產品的基金經理也正式出爐,其中華夏和易方達采用雙基金經理,具體如下:
要點三:發售時間
4只基金發售時間提法不太一樣,比如華夏科創50ETF、華泰柏瑞科創50ETF都是從9月22日起售,易方達科創50ETF發售時間僅為9月22日。但不管哪種提法,從目前預熱的情況來看,一天售罄幾乎沒有懸念。
要點四:限額
基金公司有底氣說只賣一天,可見該基金的搶手程度。既然搶手,限額設置自然也少不了,從發售公告來看,這幾只基金均設置了現金認購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
要點五:股票認購
除了現金認購,ETF還可以用股票網下認購,其中華夏科創50ETF、工銀瑞信科創50ETF網下股票認購最高限額均為5億元。
具體的股票認購名單如下:
需要提醒的是,對于在網下股票認購期間價格波動異常,或認購申報數量異常的個股,基金管理人可不經公告,全部或部分拒絕該股票的認購申報。
要點六:認購費率
4只產品的認購費率對比如下:
可以看到,4只產品的認購費率有所區別,華夏和華泰柏瑞的認購費率相對較低。
要點七:管理費率
可以看到,4只產品的管理費和托管費都一樣。
要點八:需有滬市賬戶或基金賬戶
需要注意的是,1、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賬戶只能進行基金份額的現金認購和二級市場交易,如投資者需要參與網下股票認購或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則應開立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賬戶。
2、開戶當日無法辦理指定交易,投資者需在認購前至少2個工作日辦理開戶手續。
要點九:基金經理觀點
工銀科創ETF擬任基金經理趙栩表示,考慮到2021年疫情后經濟恢復性增長的預期和充裕的全球流動性,A股市場有望延續上漲的趨勢,但向上空間也可能受疫情進展和經濟恢復力度制約。新經濟產業市值規模已經超越傳統經濟產業,印證了當前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轉變趨勢。未來5G新應用、云服務等均可帶來巨大的行業投資機會。科創板作為中國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體現、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成果,市場的中長期走勢值得期待。從指數角度來看,相較于估值,科創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成長性更為重要,未來,科創50指數也有望迎來更多科技產業的優質上市公司。
華泰柏瑞科創50ETF擬任基金經理柳軍表示,科創板未來的增長動力在于以下幾點:
一是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帶來的生產力發展,或者對部分境外壟斷產品的國產化替代;
二是東亞區域經濟貿易整合和一帶一路建設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是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形成亞洲區域內最大的科創產業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將引入大量外資投資于科創板;
四是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消費潛力有望逐步釋放;
五是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的排頭兵,國家和地方必將投入充分資源確保改革成功,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
六是科創板市場規模擴大后將吸引更多優質科創企業上市,上市公司質量有望持續提高,增強科創板的投資價值。
易方達基金表示,科創50指數成份股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且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3%,充分體現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特征。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與規模增加,優秀的公司在其中得到寶貴的發展資金、合理的估值評價,“顯山露水”進入科創50的懷抱中,該指數的投資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要點十:投資者建議
華泰柏瑞柳軍認為:
1、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如果投資者需要增加一些科技類公司加入投資組合,那科創50ETF是比較好的底層資產。
2、對于定期定額型基金投資者來說,ETF本身費率比較低,也比較適合做定期定額投資。
3、對于交易型投資者來說,正常情況下,科創50ETF的波動性會高于跟蹤主板股票的ETF,波動性會變大。波動性變大就意味著短期內交易的機會可能會比較多,這一點比較適合交易型客戶。
華夏基金表示,科創企業普遍具有技術新、前景不確定、業績波動大、風險高等特征,市場可比公司較少,傳統估值方法可能不適用,發行定價難度較大,而且注冊制下,未來可能個股分化表現會日趨明顯。
相較個人摸著石頭過河,投資科創50ETF是將資金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進行管理,為了更好挖掘科創板的投資價值,基金公司都加強了科創板相關重點行業研究人員的配備,設計規劃了適用于相關板塊的投資研究方法,在個股跟蹤和板塊研究方面,更具優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