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8 20:02:02
每經記者|吳永久 每經編輯|何劍嶺
15萬手封單,罕見一字跌停,國城礦業今日的走勢出乎很多股民的意料。
去年11月以來,國城礦業從9元多起步,前段時間最高漲至25元多,截至今日收盤,該股報收20.70元。受股價跌停影響,今日國城轉債跳空下行,收盤大跌8.11%。
從東方財富股吧里來看,又不像是殺豬盤。從公司半年報公布的十大流通股東來看,一家私募公司旗下兩只產品位居第八大、第九大流通股東。
今日,在消息面毫無異常的情況下,國城礦業居然一字跌停,這出乎很多股民的意料。
在股吧里,有的股民直呼看不懂。
而從公司公告來看,最近的公告則是9月21日晚發布的近日公司收到必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必達集團)函告,2020年8月12日~9月18日期間,必達集團通過二級市場競價方式賣出國城轉債876,847張,占國城轉債發行總量的10.32%。
從公司業績來看,在去年,公司凈利出現大幅下滑,2019年凈利1.71億元,同比下滑57.82%,營收10.21億元,同比下滑16.75%。今年上半年凈利4894.16萬元,同比下滑68.39%,營收4.77億元,同比下滑14.58%。
(圖片來源:同花順)
券商研報顯示,目前國城礦業主要營業收入來自有色金屬采選業務,主要產品為鉛精礦、鋅精礦、銅精礦等。立足優質鉛鋅資源東升廟礦山,著力推進產能提升的同時,投入資金探索資源循環,謀求鉛鋅業務進一步提產增效。自2018年控股股東變更以來,公司通過收購和資產注入,重點布局銀、鉬等稀貴金屬,打造稀貴金屬龍頭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國城礦業今年半年報中,私募基金北京融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兩只產品位居十大流通股東,融亨合壹穩健四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持有394.86萬股,位居第八大流通股東,融亨合壹一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持有384.24萬股,位居第九大流通股東。
倉位在線數據顯示,北京融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吸籌國城礦業,旗下產品融亨合壹穩健三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新進持有409.42萬股。
2019年一季末,融亨合壹穩健三號加倉至448.1萬股。2019年二季度,上述私募旗下的融亨合壹一號證券私募投資基金和融亨合壹穩健三號同時現身國城礦業十大流通股東。融亨合壹一號持股322.96萬股。
2019年三季末、四季末,融亨合壹一號、融亨合壹穩健三號均保持在十大流通股東之中。今年一季末,融亨合壹一號退出十大流通股東,但是該私募仍有2只產品現身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是融亨合壹穩健三號、融亨合壹穩健四號。今年二季末,融亨合壹穩健三號退出十大流通股東,融亨合壹一號、融亨合壹穩健四號位居公司十大流通股東。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北京融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21日,公司實控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蔡守平,1995年7月~2005年12月,蔡守平在中國南方航空投資部任證券投資部經理,2006年1月~2010年5月,其在廣東粵電集團投資部擔任財務公司資金部經理。2010年6月~2016年6月,其在融亨(天津)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普通合伙)管理部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2016年6月至今,其在北京融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改網站顯示,目前北京融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有15只基金產品。
從公司股東戶數來看,在2018年底,公司股東戶數21088戶,2019年6月底時19074戶,2019年底時16169戶,今年3月底時15241戶,6月底時12910戶。可見,股東戶數逐漸減少,但同時公司業績卻表現不佳。
與可比公司估值來看,目前馳宏鋅鍺動態市盈率26倍,鋅業股份動態市盈率36倍,而國城礦業動態市盈率240倍。
而從股價比較來看,顯然國城礦業要比馳宏鋅鍺、鋅業股份強得多,至于為何股價表現如此出色,仍是一大謎團。
今年7月20日晚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發行可轉債8.5億元。
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第一大股東甘肅建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66,139,241股,處于質押狀態的股份有431,000,000股;第二大股東浙江國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375,160,511股,處于質押狀態的股份有375,046,900股。
從公司股價走勢來看,有一些時期則顯得特別,如2018年2~3月里,其中21個交易中,股價振幅僅2.17%,累計換手13.61%,平均每個交易日換手0.65%。
從換手率的變化趨勢來看,2018年以來,換手率均低于3%,今日收盤公司總市值235.42億元,以半年報股東戶數12910戶計算,戶均持股市值達182萬元。
從今日的龍虎榜數據來看,沒有知名游資席位上榜,可見今日的一字跌停是一大待解之謎。
從公司股吧和雪球網上看,有投資者懷疑這是一只莊股。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