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6 09:31:52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吳永久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破浪前行,櫛風沐雨三十年,資本市場成績斐然。回首三十年歷程,資本市場的核心主線無疑是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朝著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邁進。
三十而立,資本市場從核準制向注冊制改革,重塑A股市場新股發行生態;聯動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改革,進一步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短板,塑造高效聯通的全新格局。對外,資本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業開放將助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資本市場三十年后又站上了新起點!
而立之年,風華正茂,資本市場的風光旖旎,各大行業的發展也懷揣著新的愿景。新愿景召喚之下,站在行業前沿的大佬們,又有著怎樣的智慧火花?
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大幕已于昨日開啟,今日(10月16日)備受關注的資本市場論壇,券商和基金兩大行業的七位大咖,將攜手上演一場頭腦風暴。
簡介:博士,現任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湖北省證券業協會副會長,曾擔任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經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華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天風證券總裁。

演講主題:天風的成長之“道”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天風證券在過去二十年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明確自身定位和歷史使命,努力為我國資本市場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未來的天風證券將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高度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主動將責任金融、綠色金融等理念融入到業務實踐之中。
簡介:超15年金融服務業經驗,曾于匯豐環球投資管理、渣打銀行及英國保誠資產管理等金融機構任職。2019年5月31日,王大智接任上投摩根基金總經理一職。

演講主題:以全球視野,迎接下個30年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改善了市場結構,股權融資比重顯著提高,這對于優化金融結構、提高金融供給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對外開放促進了資本市場運行質量的提升,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更加鞏固,投資行為更加理性,市場估值更加合理。QFII、RQFII管理辦法發布,加快推進了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隨著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國內金融機構開始逐步“走出去”,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未來,我們更需要全球視野,迎接下一個資本市場的三十年。
簡介:計算機專業博士。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副理事長、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證券分技術委員會委員、證標委信息披露領域專業工作組首席專家、中國證券業協會互聯網證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委員、業務總監。

演講主題:證券行業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
金融科技應用對金融行業競爭格局帶來巨大影響,線上化、互聯網化逐漸成熟,數字化、智能化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5G覆蓋下的證券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又會有哪些變化呢?
簡介:在金融行業深耕多年,持續關注、研究金融科技在證券公司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及應用,并積極推進業務技術融合,持續利用金融科技對證券公司進行業務創新、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的提升。

演講主題:金融科技賦能券商數字化轉型
程龍認為,當前,金融科技正處于歷史性大變革時期,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浪潮正引領人類經濟社會邁向數字化新時代。證券業是技術密集、信息密集型行業,證券行業的發展歷程也是運用科技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數字化轉型也是中國證券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簡介:12年證券從業經驗, 2017年10月起擔任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分管資產管理業務、研究所。

演講主題:聚焦絕對收益,構建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資管行業打破剛兌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行,銀行理財釋放的巨大市場空間亟待補充,投資者對回撤相對較小收益可觀的絕對收益類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那么,如何下好絕對收益這盤棋局,又該怎么做呢?
簡介:在國資體系從事金融及財務工作20余年,具有豐富的投行、資產管理、戰略研究和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對國資體系資本運作極為熟悉。現任萬和證券黨委副書記、副總裁。

演講主題:完善券業生態,推動中小券商差異化、高質量發展
如今證券行業站在新一輪變革的起點,要想做大做強,服務好實體經濟,必須創建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行業生態,營造一個“航母級券商領跑,中小型券商護航”的行業格局,由航母級券商引領行業發展并開展國際競爭,中小型券商以專業特色與區域優勢填補市場空缺,打破當前惡性競爭的僵局,形成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簡介:管理學博士,海富通基金副總經理。曾在中金公司、申萬研究所、浙江龍盛、華寶興業基金從事投資研究及管理工作。2006年榮獲新財富第一、2005年新財富第二(汽車行業)。2015 年 11 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總經理助理,現任副總經理。

演講主題:公募基金助力養老資產配置新時代
伴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逐步提升,疊加國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除退休后領取養老金外,個人養老投資已成為提升老年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海外經驗顯示出,公募基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8年我國公募行業成功推出養老目標基金,并逐步走進更多投資者的視野。可以想象的是,未來隨著稅收制度不斷完善,養老目標基金有望為養老第三支柱發揮更大作用。那么,公募基金如何為養老基金的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助力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