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3 12:23:38
據估算,建藝集團2020年的扣非凈利潤需達到6697.34萬元才能達到激勵條件,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為4576.21萬元。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湯輝
建藝集團(002789,SZ)11月12日晚公告稱,董事會決定終止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以下簡稱激勵計劃)。這距離公司推出激勵計劃還不到5個月時間。對于終止原因,上市公司稱源于激勵對象未能按期完成繳款認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建藝集團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較公司股價折價約60%。面對巨大的價差,激勵對象竟然也未能按期繳款。這也是時隔近三年時間,建藝集團激勵計劃的再度折戟。
據建藝集團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終止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議案》,相關的《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核管理辦法》等文件一并終止。建藝集團表示,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激勵計劃后,公司積極推進相關實施工作。但鑒于近期市場融資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激勵對象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繳款認購,公司預計無法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激勵計劃后60日內授出權益并完成登記、公告等相關程序。根據相關規定,公司決定終止本次激勵計劃。
建藝集團于6月20日發布激勵計劃,公司擬向50名激勵對象授予653萬股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包括公司副總經理劉慶云,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高仲華,財務負責人李小波,副總經理阮成楠以及46名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其中,劉慶云、高仲華均獲授80萬股,李小波、阮成楠分別獲授20萬股、15萬股。
上述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7.12元/股,較激勵計劃發布前一個交易日建藝集團股票收盤價(14.10元/股)折價約50%,可謂是很有吸引力。同時,自激勵計劃發布以來,建藝集團股價處于上漲態勢(6月22日~11月12日累計上漲25.74%)。截至11月12日,公司股價報收于17.73元/股,授予價格較之折價59.84%。
事實上,還可以用另外一件事情來說明上述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的“劃算”。建藝集團9月11日發布了定增方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4141.2萬股(含本數)股份募集不超過5.4億元。以募資金額和發行股份數量上限估算,定增發行價格需達到13.04元/股,公司才能募集到足夠多的錢。
綜上,只要激勵對象按期繳款,其就將獲得一筆浮盈巨大的股權。然而,在關鍵時刻,50名激勵對象卻令人意外掉了鏈子。
在建藝集團股吧里,一些投資者直呼可惜,有投資者表示:“價差這么大,就算是貸款籌錢也愿意”。也有投資者猜測,可能是激勵對象對公司的業績能否達標存在疑慮。
按照激勵計劃,考核年度為2020年、2021年兩個會計年度,業績考核目標分別為:以2018年和2019年扣非凈利潤的平均值(以下簡稱業績平均值)為基數,2020年凈利潤(剔除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后的扣非凈利潤,下同)不低于前述平均值;以業績平均值為基數,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0%。
根據建藝集團定期報告可知,公司的業績平均值為5404萬元;預計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費用為3448.90萬元,在2020年~2022年分別攤銷1293.34萬元、1724.45萬元、431.11萬元。以此估算,公司2020年的扣非凈利潤需達到6697.34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建藝集團的扣非凈利潤為4576.21萬元,公司需要在第四季度完成約2121.13萬元的扣非凈利潤。建藝集團主營建筑裝飾業務,業務整體上無明顯的季節性。前三季度,公司每個季度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66萬元、2428萬元、1582萬元。2019年度,公司單季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976萬元、1326萬元、3614萬元、-6089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激勵計劃匆匆終止的情況曾在建藝集團身上出現過。
2017年10月中旬,建藝集團推出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以下簡稱2017激勵計劃),公司擬向46名激勵對象授予800萬股限制性股票。激勵對象中,劉慶云、高仲華、李小波、阮成楠等悉數在列。授予價格為25.10元/股,為公司當時股價的半價水平。
此后,2017激勵計劃順利通過建藝集團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2017年11月初,公司宣布將向激勵對象授予首批限制性股票732萬股。然而,到同年12月下旬,建藝集團卻宣布終止2017激勵計劃。公司當時給出的理由為:“鑒于近期資本市場政策發生重大變化,股權激勵對象在管理辦法規定期限內未完成繳款認購”。兩次終止的理由較為相似。
回頭來看,建藝集團終止2017激勵計劃是明智之舉,因為公司近年來的業績根本無法達標。2017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16年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為基數,2017年~2020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15%、25%、35%、50%。2017年度,建藝集團實現凈利潤9145.65萬元,同比增長11.19%。2018年、2019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9222.78萬元、2195.53萬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