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19 09:46:15
每經記者 宋可嘉 劉春山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中國中鐵旗下項目取土場未批先建,*ST 鑫科子公司篡改、偽造監測數據……12月第2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14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12月第2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24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等地。其中,11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6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12月第2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54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但暫無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的項目。
一周綠鑒:24家上市公司登風險榜,中國中鐵第5次登榜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總體來看,在12月第2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方面,共關聯到24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上市公司數量為2家,22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行政處罰。從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廣東位列第二。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12月第2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登榜企業中有多個熟悉面孔。其中,中國中鐵(601390,SH)已是第5次上榜,并且在12月第2周,中國中鐵出現了旗下多家企業收到環境行政處罰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數筆處罰中,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汕汕鐵路項目取土場因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進行建設、生產,一度被實施查封、扣押電箱4臺,后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被解除了查封、扣押決定,但被責令依法補齊手續。
12月第2周登榜的24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390.77萬戶的股東,環境問題或為他們的投資帶來風險。而在業績表現上,24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為佛塑科技(000973,SZ),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了29.34%。
數據來源:Wind
市值方面,24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市值在1000億元以上。12月第2周上榜的上市公司市值多處于100億元及以下的區間。
股價表現上,在24家登上環境風險榜的上市公司中,12月第2周,21家公司股價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新希望,12月7日~12月13日,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1.70%。
環保處罰:超標排放、篡改數據,*ST鑫科子公司被罰109萬元
在環保處罰方面,12月第2周,數據庫搜集到28家關聯企業受到環保部門行政處罰,涉及22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旗下企業因環境違規被罰金額前十名(12月第2周)
從被罰款金額看,12月第2周,有多筆高于10萬元的環境處罰出現,其中,排名第一的是*ST鑫科,其控股子公司安徽鑫科銅業有限公司因環境違法被罰109萬元。數據顯示,該公司污水排放口(編號:W7012)廢水超標排放:水污染物總銅現場取樣監測數據19mg/L,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2.0mg/L)8.5倍;總鋅18.8mg/L現場取樣監測數據,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5.0mg/L)2.76倍。此外,該公司利用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水污染物。因這兩項違法行為,安徽鑫科銅業有限公司收到了超100萬元的罰款。
記者注意到,主營業務為銅加工業務的*ST鑫科,在2020年半年報提及,其目前發展戰略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銅加工主業,處置文化資產。而作為*ST鑫科主要控股參股的公司之一,安徽鑫科銅業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13.2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1.65億元。不過,*ST鑫科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88億元,同比下降14.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虧損718.22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同樣因超標排放污水而受到大額處罰的還有云天化旗下的云南貝克吉利尼天創磷酸鹽有限公司。行政處罰顯示,云南貝克吉利尼天創磷酸鹽有限公司因原總排口處雨水排口外排的水,以及污水處理站旁未收集進入雨水溝的地面水,均超過了《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執行的污水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被責令限制生產,并處以85萬元的罰款。
除因水污染行為而收到罰款數額較大的環境行政處罰,億利潔能旗下的億利潔能科技(沂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潔能沂水)則因環境影響評價被罰30萬元。處罰顯示,地址為沂水縣經濟開發區廬山項目區的潔能沂水建設項目規模發生重大變動,但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記者注意到,億利潔能2020年半年報顯示,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方面,潔能沂水2013年9月12日取得臨沂市環保局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2015年8月20日取得沂水縣環保局竣工環境驗收的批復,2019年10月25經臨沂市行政審批局批準核發排污許可證。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潔能沂水曾對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提出免于處罰申請,但因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未被采納。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瀚藍環境、濱化股份(601678,SH)等公司便因為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登上本期環境風險榜。
自動監測數據超標:長城軍工子公司一周兩次超標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但數據顯示超標需經過環境監管部門進一步認定才可能構成事實超標。
2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12月第2周,2家企業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情況。其中,長城軍工(601606,SH)子公司安徽方圓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出現一周日均值超標兩天的情況。具體而言,監測數據顯示,安徽方圓機電股份有限公司在12月12日、13日分別出現pH值數據顯示異常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 長城軍工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作為主要子公司之一,安徽方圓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為6406.43萬元,凈利潤為0.07萬元。
12月第二周,還有兗州煤業(600188,SH)旗下子公司自動監測數據超標顯示超標。
項目環評:54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12月第2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54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但暫無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的項目。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林姿辰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企業關聯數據核查啟信寶)
記者:宋可嘉 劉春山
編輯:魏官紅
視覺:鄒利
排版:魏官紅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