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6 14:25:59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有20只基金,食品飲料、軍工ETF和港股通50份額分別增加了18.51億份、7.39億份和7.12億份。
◎本周有20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芯片ETF、5GETF和銀行ETF份額分別減少了14.01億份、13億份和9.65億份。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
在滬指本周突破3600點創出5年來新高后,并沒有帶來大家期待的行情,反而引發了白馬股的回調!此前“抱團”強勢上漲的白馬股近些天跌倒一片,部分剛剛進場的投資者紛紛中招!主力又去哪里了?讓我們來盤點本周ETF的市場機會。
股指震蕩資金并未離場
滬深兩市本周成交5.69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56萬億元。截至2021年1月15日收盤,滬指報收于3566.38點,全周下跌0.1%,深證成指收于15031.7點,全周下跌1.88%。
本周主要股指以及相關ETF表現
在經歷了跨年度上漲行情后,本周主要指數漲跌互現,其中科創50大漲4.99%,周漲幅最大,其次是上證50上漲0.78%,而中證500、創業板指和滬深300則分別下跌2.14%、1.93%和0.68%。
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周5只主要指數ETF份額出現分化。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份額分別減少了0.23億份、0.15億份和0.1億份;而科創50ETF和上證50ETF則分別增加了2.55億份和1.12億份。
整體看來,本周股指震蕩分化,但未見資金出現流出跡象,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5只指數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5億元,其中科創50ETF和上證50ETF分別凈流入4.29億元和3.74億元。
近一段時間以來,機構資金的抱團現象愈演愈烈,強者恒強特征十分顯著,加劇個股的內部分化,絕大多數個股未能跑贏指數,引發投資者調倉換股。然而在滬指本周突破3600點創出5年來新高后,并沒有帶來大家期待的行情,反而引發了白馬股的回調!此前“抱團”強勢上漲的白馬股近些天跌倒一片,部分剛剛進場的投資者紛紛中招!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抱團”其實是表示大家的認知趨同,投資行為也趨同。公司基本面非常好,才會得到公募基金的一致認可。當出現“抱團”瓦解的時候,一般是公司業績不及預期,或出現了更好的投資機會。但從中長期來看,投資者確實應該把研究重心集中到優質公司上。好公司變得更好,漲幅較大公司出現更大漲幅,這種“強者更強”的概率大于“逆襲”概率。
芯片ETF連續被主力拋售約87億元
結構性牛市致場內熱點變化莫測,資金紛紛調倉尋找當前熱點板塊,行業ETF表現尤為明顯。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有20只基金,白馬股抱團行情瓦解后,本周熱點較為混亂,食品飲料、軍工ETF和港股通50份額分別增加了18.51億份、7.39億份和7.12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 近期A股"吃喝行情"漲得停不下來,食品飲料龍頭股持續發力,市值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之際,多只跟蹤食品飲料板塊指數的ETF紛紛登場。繼上周食品ETF后,本周又一只食品飲料ETF上市,無一例外,兩只ETF上市后都獲得資金追捧。
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本周食品飲料ETF3天資金凈流入約18億元,但上市就遭遇3連跌,短期追逐資金紛紛中招。
在資金流出方面,本周有20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芯片ETF、5GETF和銀行ETF份額分別減少了14.01億份、13億份和9.65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指數開年持續走強,半導體指數更是一度累計大漲逾13%,創出了歷史新高。然而芯片ETF(159995)份額卻持續萎縮,自去年10月底份額創出226.25億份新高后開始持續下滑,最新份額跌至156.11億份,短短兩個多月份額萎縮了逾70億份,累計流出資金約87億元。
總體看來,在156只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加的有74只,減少的有82只,過半數基金份額出現了增長。
豆粕ETF加速上漲
商品ETF本周除豆粕ETF外全線下跌,其中黃金相關ETF普遍跌幅逾2%,能源化工下跌0.1%,跌幅較少;而豆粕ETF已連續五周上漲,二級市場價格再創上市來新高;此外份額上,均沒有增減過億份的品種。
跨境ETF本周普遍上漲,其中中概互聯、灣創100、日經ETF和恒生國企漲幅居前,分別上漲了5.15%、4.37%、4.11%和4.01%。份額上,除恒生ETF增加了4.86億份、H股ETF減少了1.02億份外,其余品種均沒有增減過億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