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實探綠牌新政下的上海車市:有插混車直降3萬元,市場份額日漸萎縮,但車企仍未放棄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1 09:26:56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裴健如    

7337772918078613504.jpeg

“家里第二輛車我們想買一輛插混車型(即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原本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再入手,但現在政策變了,我們特別著急,就想快點定下來。”上海市民王健(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春節期間,他和家人已經在快速選車,幾番對比后,他決定入手一輛榮威RX5 ePLUS。

此前,王健名下已經有一輛滬牌燃油車。根據上海市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政策,3月1日起,已經擁有滬牌的消費者購買插電混動車型將不再送免費綠牌,而購買純電車型則不受限制。考慮到用車便利性,王健更偏愛插混車型,趕在窗口期前購車成了他近來的頭等大事

1861088515615630336.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近期,像王健這樣的上海消費者不在少數。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上海汽車市場了解到,上述新政發布后,想要購買插混車型的消費者正在抓緊時間“上車”,加之終端市場促銷力度可觀,有車型最高直降3萬元,上海插混車型市場也因此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

2月25日,上海市又發布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該計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更加明確純電動汽車將是未來大勢所趨,插混車型也將迎來挑戰。“新政策給出了明確的過渡期,促使企業減少生產插混產品,插混車型可能會逐步退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既給予市場明確的信號,也給企業留出了一定的緩沖時間。”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純電動車代替插混車型的趨勢非常明顯,未來插混車型的市場份額將加速縮小。


5894948831176782848.png

插混車促銷力度加大

8740309459285979136.png

今年春節前夕,上海市公布了新能源車新政,明確個人用戶名下沒有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可以繼續免費申領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同時,新政對插混車型申領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進行了限制,需滿足在本市有充電設施,且名下沒有本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證明,沒有用非營業性客車額度登記的車輛(不含摩托車)。2023年1月1日起,插混車輛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據了解,該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申請專用牌照額度,仍可按照本市上一輪新能源汽車政策辦理

4429775508539721728.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

此前,上海市還出臺了新的外牌限行措施,即2021年5月1日小長假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起,新增內環地面限行。 

一系列新政策的發布,進一步刺激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新能源新政加上升級版限行措施即將生效,進一步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趕末班車’。目前,上汽乘用車旗下很多門店都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爆單情況,連展車都被訂出了不少。”上汽乘用車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1月,上汽乘用車旗下插混車型在上海區域市場共銷售3802輛,位列第一。

“隨著今年5月上海市內環限行措施正式生效,我們預判3月、4月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車需求量會進一步提升,因此我們加強了對上海市場的產品投放,以滿足市場需求。”東風標致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上海市插混車型的終端促銷力度也在加大。“名下有滬牌的,只要在2月28日之前通過征信審核,都還可以享受買插混車型送綠牌的政策,而且現在促銷力度比較大。”吉利汽車4S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臨近月底,前來咨詢的消費者很多。

新政實施前,上海車市對插混車型的暴增需求,也刺激著車企的神經。春節后開工首日,吉利汽車就宣布新春大促,對旗下多款車型進行“官降”。其中,包括星越ePro、嘉際ePro、繽越ePro、博瑞ePro等13款插混車型在內的新能源PHEV系列,全系享受2萬元紅包優惠。

2463915529757652992.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我們店內插混車型只有微藍6,從1月到現在全系直降3萬元,之后可能就沒有這么大的優惠力度了。”上海別克4S店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8740309459285979136.png

車企并未停止布局

5894948831176782848.png

實際上,由享受免費送綠牌優惠,上海一直都是插混車型的主力市場。近年來,在一系列新政催化下,插混車型更是增勢明顯。

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上海市插混車型銷量為9019輛,環比大幅增長約144.48%;去年12月,上海插混車型銷量增長至約1.27萬輛,環比增長40.78%;今年1月,上海市插混車型銷量為9311輛,增速雖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不僅如此,1月,全國插混車型銷量約為2.8萬輛,上海市貢獻了超三成銷售比重。

2150716292685009920.png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上海地區多個汽車品牌的銷售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與純電車型相比,消費者對插混車型的熱情更大。

“以比亞迪漢為例,雖然我們主推純電版本,但在上海還是插混版本賣得好,畢竟大家對純電還是有顧慮,續航里程和充電方面都不如插混便利。但插混車型只是過渡,長期來看純電動車是大勢所趨。”上海市一位比亞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7370903377676577792.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不過,盡管眼下插混車型需求加快釋放,但隨著新政正式實施,有銷售人員擔憂消費者對插混車型的熱情會逐漸降低。

“這周前來看車的消費者,對插混車型的關注度明顯降低了,之前來我們店里看508L PHEV人非常多。”上海一家東風標致4S店銷售人員說。

而東風標致相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東風標致會堅持插混、輕混、純電多路線并舉,但未來會更加側重純電車型的投放。到2023年,東風標致旗下所有車型都將有燃油款和新能源款;到2025年,品牌將全面實現電氣化。”

2019172941088717824.jpe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此外,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上海市插混車主,他們均表示,如果插混車型不送綠牌,購車成本將增加近10萬元(滬牌費用),他們不會再選擇該類車型。

對此有分析認為,上海發布的插混新政將對插混車型(含增程式)依賴度較高的汽車廠商帶來一定沖擊。

過去多年間,國內插混市場只有比亞迪和上汽乘用車在全力主推,直到2020年理想汽車出現后,其他傳統車企也跟進推出了一些插混車型。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月,比亞迪銷售插混車型5408輛,約占其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27.2%,同比增長188.27%,增速較純電車型高出7個百分點。其中,比亞迪插混車型在上海市的銷量為1965輛,約占其當月插混車銷量三成,占上海市1月插混車型整體銷量近四成。

5725695517989442560.png

制表:每經記者 孫桐桐

而理想汽車目前只有理想ONE一款增程式電動車,若2023年上海市取消綠牌政策,理想ONE將面臨不小壓力。 

不過,理想汽車方面認為,上海新政對其產品規劃和生產節奏不會造成影響。“理想汽車的下一款車型仍是增程式電動車,純電產品之前就已經啟動了,我們還是會按照既定的節奏推進。”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認為,增程式電動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會有市場空間,而且理想ONE在非限購城市的銷量遠大于限購城市。 

與理想汽車有相同看法的車企不在少數。今年1月11日,比亞迪發布了三款搭載超級混動技術的插電混動車型,擬于3月正式上市;1月20日,長城汽車發布搭載檸檬混動技術的WEY摩卡插電混動版,將于今年內正式上市;東風本田首款插電混動車型CR-V銳·混動e+也于2月正式上市…… 

車企對插混車的熱情并未減弱

5894948831176782848.png

更嚴峻的挑戰是WLTC

5894948831176782848.png

上海新政對插混車加強限制,明確純電動技術是未來方向,與插混車節能環保效果不強有一定關系。

“總體來看,插混車節能環保效果不明顯,在設計和成本上都不具有優勢,而純電車型成本較低,發展迅速,未來替代插混車的趨勢非常明顯。因此,上海市在此時給出明確信號,插混車的市場將逐步縮小,是比較合理的。”崔東樹說。

一直以來,業內對插混車是否具有節能環保效果頗有爭議。從數據表現來看,插混車相較于燃油車會更加低碳環保。中汽數據有限公司發布的《中國汽車低碳行動計劃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我國乘用車單車單位行駛里程生命周期碳排放介于107.0-350.0gCO?e/km,各種車型之間碳排放差距明顯。其中,汽油M1類車平均碳排放為209.0gCO?e/km,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碳排放為180.9gCO?e/km,純電動乘用車碳排放最低,為153.7gCO?e/km。

5504455648935404544.png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但有觀點認為,只看數據表現意義不大,要根據實際用車情況對插混車型的環保效果進行考量。在崔東樹看來,不少插混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較低,多數情況仍以燃油為主,對于同一款車型,插混版本自重較大,因此耗油量較燃油車甚至會更高。 

目前,我國采用NEDC(新標歐洲循環測試)工況來測試乘用車的綜合油耗具有一定“欺騙性”,導致官方標注的油耗水平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

近日,工信部組織制定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9578-2021)正式發布,將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在2025年前,傳統能源乘用車、插電混合動力乘用車的試驗工況將由現在的NEDC切換為WLTC(全球統一輕型車輛測試循環)”這項內容頗受業內關注

6412578262430296064.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了解,NEDC體現的是車輛在時間短、里程小、速度低、變速少,基本不考慮環境溫度對油耗影響等理想場景下的能耗水平。WLTC則是車輛在車速波動大、怠速工況少,速度區間廣,測試周期長且沒有特別規律性等瞬態工況的能耗水平,更接近實際使用情況。 

實際上,在NEDC工況下,測試車輛全程僅行駛11公里,插混車型在如此短的里程中,沒有電耗方面的要求,很容易創造1L左右的綜合油耗。

以某款插混車型為例,官方公布的綜合工況油耗為1.4L/100km,與實際使用中存在4~5倍的差距。有車主向記者反映,該車在虧電狀態下,油耗可以飆升至12L/100km。切換成WLTC工況,意味著能耗測算標準將更加嚴苛,現有插混車型的綜合工況油耗也將大打折扣,更加接近實際使用水平

609005601048053760.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

所以,在工況算法切換后,插混車原本的續航里程標準必將遭受沖擊,這將倒逼主機廠必須重新調校動力系統,優化插混技術,以便在應對日趨收緊的政策法規同時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但這條技術提升之路并非易事。如果把綜合油耗降低,有兩個直接的方法:一是增加純電續航里程;二是降低發動機油耗。而增加純電續航里程就要面對成本控制的問題,降低發動機油耗則在研發和制造環節都要付出較大成本,兩個方法都會使插混車的市場競爭力在價格層面減弱。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的插混車型售價較同款燃油車型更貴。以廣汽豐田雷凌為例,插混車型補貼后售價為19.38萬-20.88萬元,燃油版本的指導價則為11.38萬-15.28萬元。有分析認為,若無綠牌吸引,加之節油性不強,插混車型的市場競爭力很可能會降低

5894948831176782848.png

市占率已現萎縮之勢

5894948831176782848.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汽車進行限購的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最初選擇了不同的新能源車推廣路線:北京選擇僅支持純電動車,并未將插混車納入北京汽車牌照的考量中;而上海則給予了插混車型綠牌的優惠。 

“當時北京的汽車牌照比較稀缺,如果完全放開,插混車的需求量將十分龐大,城市無法滿足大量的電動化出行需求。事實上,北京限制插混車,使純電車成為主流,城市擁堵和環保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崔東樹認為,如今上海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風向”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前期支持插混車型是為了過渡

3592855364134723584.jpe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綠牌新政之外,近期上海市密集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也進一步明確全力支持純電動車的發展。

2月25日,上海市發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簡稱《實施計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其中,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 

“將此次上海發布的《實施計劃》與年前國務院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相對比,不難發現,未來5年,純電驅動路線會成為主導。新能源市場的上半場經過高端純電智能汽車的教育后已經更加成熟,在15萬-25萬元價位區間的主流智能純電汽車,勢必會在下半場迎來真正的增量拐點,進一步推動智能純電汽車的普及和普惠。”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8666499767826539520.jpeg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在沈暉看來,插混車型的紅利普惠已經成為過去式,未來對插混車型的能耗管控勢必更嚴。而對增程式車型來說,其是否屬于新能源陣營本就頗具爭議,所以它將面臨更大挑戰,未來一定是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時代。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插混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有其生存的空間。

“從電動化進程來講,純電動汽車的普及化會到來,但無論是從技術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用戶層面來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插混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過渡車型。比如,從使用場景來看,在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的地區,無法及時充電的情況下,以及極寒、高溫等極端環境中,插混車型的適應性比純電動車更強。”上述上汽乘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插混車的市場份額由2018年的24.47%已收縮至2020年約18.12%。今年1月,這一數字繼續降低,約為17.72%。乘聯會方面預測,到2025年,全國插混車市場份額將縮小至10%。

1801726528092875776.png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留給插混車的時間和空間都在減少。

7947418794757982208.png

記者手記丨純電動車正迎來市場爆發期

近年來,國家鼓勵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越來越貼近實際,隨著三電技術的提升、充電基礎設逐漸完善,新能源汽車開始加速普及,消費者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尤其是純電車型,憑借更加節能環保、使用越來越便捷、性價比逐漸提升等優勢,正迎來市場增長的爆發期。

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新規政策對全國汽車市場都具有風向標式的意義。眼下,上海綠牌迎來新政,外牌限行將更加嚴苛,加上新能源汽車《實施計劃》的出臺,都將進一步改變上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售結構,插混車型將面臨較大挑戰,市場份額加速縮小。 

而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政策釋放的信號也愈加明確,對車企來說,適當地調整生產節奏、加快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完善產品品質已迫在眉睫。只有順應市場規律和產業發展趨勢,車企的產品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在汽車產業轉型過程中站穩腳跟

記者:孫桐桐

編輯:裴健如

視頻編輯:韓陽

視覺:劉陽

排版:孫磊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第一在线影视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