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8 19:44:47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疫情之下,偉邦科技電梯產品收入略有下滑,但其人臉識別測溫產品實現“逆襲”,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關鍵。
◎偉邦科技或許還面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遠低于凈利潤金額的困擾。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每天上下樓,不少人需要搭乘電梯,這時候,少不了“按下電梯樓層”的這個動作。廣東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邦科技)便是一家以生產銷售電梯操縱系統、電梯監控系統、電梯光電傳感器為主的企業。2020年年底,該公司的創業板IPO申請獲得受理。
偉邦科技將上述一系列產品統稱為電梯人機交互系統,這也是偉邦科技最主要的業務。2017年~2019年,這部分業務的營收分別是7957.27萬元、9919.17萬元以及1.31億元,營收占比分別是75.33%、74.30%以及76.73%。此外,偉邦科技還銷售電梯電子配件以及其他非電梯領域的人機交互等產品。
偉邦科技營收情況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疫情之下,偉邦科技電梯產品收入略有下滑,但其人臉識別測溫產品實現“逆襲”,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關鍵。最終,2020年前9個月,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04%。可受產品結構變動影響,去年前9個月,偉邦科技凈利潤同比下滑12.77%。同時,偉邦科技或許面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續三年遠低于凈利潤金額的困擾。
另一方面,不同于多數擬IPO公司有不少戰略投資者進入,偉邦科技股權結構比較簡單,其目前僅4名股東,其中,作為創始人股東的潘偉欣、蕭海光是華南理工大學同學,另2名法人股東的股份也主要由這兩人持有,兩人合計直接和間接持有偉邦科技97.13%的股份。
“70后”的潘偉欣以及蕭海光,是華南理工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1993年畢業的同班同學。畢業后,兩人選擇了不同的行業。
當時,手機在國內出現并逐漸流行,通信行業迎來較大發展,大學畢業的潘偉欣回到佛山,進入中國電信佛山分公司工作,一做就是10年。這10年里,他的同班同學蕭海光則踏進電梯行業,先后就職于廣州電梯工業公司、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
2004年,已過“而立之年”的潘偉欣和蕭海光走到一起,聯手創立了佛山市偉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即偉邦有限,系偉邦科技前身)。不過,這時候公司還未將目光投向電梯行業。
多份公開報道顯示,偉邦有限以衛浴產品起家,主要經營感應潔具。《南方日報》2018年的一則報道介紹稱:“自動感應水龍頭為偉邦科技埋下了智能控制的基因;以自動感應水龍頭起步,偉邦科技逐漸向鏡子內嵌電視、浴室防水電視領域拓展。”
公司董事長潘偉欣曾對媒體介紹,切入電梯液晶層顯器市場屬于“機緣巧合”——日立電梯希望能開發出一款帶有液晶顯示屏的電梯,但其他廠商開價過高,而偉邦科技抓住了機會,也由此進入電梯行業。
截至目前,偉邦科技已完全轉變為電梯應用相關企業。招股書(申報稿)顯示,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為電梯人機交互系統、電梯電子配件和其他非電梯領域的人機交互等產品。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其他公司在壯大過程中會引入外部投資者不同,自2004年聯手創業以來的十余年里,偉邦科技一直沒有融資動作。直到2019年7月,才引入新股東廣東智盈創泰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盈創泰)、佛山迅盈創科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迅盈創科)兩名新股東,這也是截至目前偉邦科技的全體股東情況。目前,潘偉欣及蕭海光分別持有智盈創泰50%股份,迅盈創科則是員工持股平臺,兩名創始人在持股平臺的出資比例均為35.81%。
公司股權結構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所謂“親兄弟明算賬”,通過直接或間接持股,潘偉欣及蕭海光分別持有偉邦科技48.57%股份。另外,潘偉欣任偉邦科技董事長,蕭海光出任董事、總經理,兩人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均有重大影響,是共同的實際控制人。
電梯人機交互系統聽起來比較神秘,其實日常可見。例如,電梯內外均安裝了的操控系統,包括電梯外召箱、梯內操縱箱;可以搭配使用的液晶顯示設備、智能識別系統;還包括可以控制電梯停靠樓層的傳感器、通過感應障礙物從而控制電梯開關門的電梯光幕、監控電梯運行及使用情況的電梯監控系統等。
電梯電子配件則包括一些語音提示播報板、到站LED燈、急停按鈕等產品。非電梯領域的人機交互等產品更為常見,如人臉識別測溫終端、智能閘機、智能結算終端、自助收銀機、自助點餐機等。
作為電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電梯需求量的增加直接帶動了偉邦科技產品的銷售增長。據招股書(申報稿)介紹,其市場需求主要來源于住宅新裝電梯、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舊電梯更新換代等。
憑借電梯人機交互等產品,2017年至今,偉邦科技營業收入實現穩定增長,2017年~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是1.06億元、1.34億元及1.74億元。除了2019年因出售投資性房產增加了300余萬元其他業務收入,公司營業收入均主要來自于主營業務收入。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不過,2020年受疫情影響,偉邦科技2020年前9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04%,增速有所放緩。偉邦科技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客戶復工時間延遲以及工地開工時間延緩,公司電梯人機交互系統及電梯電子配件銷售額略微下降。與此同時,疫情之下,人臉識別測溫終端設備等受到市場歡迎,這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公司營收增長。
人臉識別測溫終端屬于智能硬件產品,此外,智能硬件產品還包括智能閘機、智能結算終端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偉邦科技智能硬件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0、138.63萬元、439.70萬元和1714.37萬元,增長較快,偉邦科技在招股書(申報稿)中也明確表示,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但就目前而言,智能硬件產品憑借較大增速拉動了營收增長,卻未能讓盈利同比提速。2017年~2019年,偉邦科技分別實現凈利潤2838.46萬元、4039.32萬元及5312.39萬元,增長較為穩健。但2020年前9個月實現凈利潤3461.96萬元,同比下降12.77%。
記者查詢發現,2017年~2019年,偉邦科技電梯人機交互系統毛利率保持在46%~47%之間,電梯電子配件產品毛利率在45%左右,而這三年間,其他非電梯領域的人機交互等產品毛利率分別是51.58%、42.82%及35.77%,連續下降。偉邦科技解釋稱,非電梯領域產品中,智能化產品配套銷售的硬件部分毛利率較低,且該部分收入占比逐年增長,拉低了智能化產品整體毛利率。
偉邦科技分析原因時提到,在電梯人機交互系統中,中高端液晶顯示設備主要由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并配置公司自主研發的軟件,相應的毛利率較高,但疫情時期該產品銷售額及占比有所下滑。
據公司披露,2018年及2019年,偉邦科技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2.31%、31.52%。2017年~2019年,三年凈利潤合計達到1.22億元。不過,透過財務報表可以發現,即使公司盈利不少,經營性現金流的情況并不理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偉邦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22.31萬元、1949.09萬元、2985.15萬元和5791.88萬元,與凈利潤的差額分別為-816.15萬元、-2090.23萬元、-2327.24萬元和2329.92萬元。這也意味著,從2017年到2019年,偉邦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遠低于凈利潤金額。所謂盈利,實際或只是“賺吆喝”。
3月5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偉邦科技,該公司在回復中解釋稱,2017年~2019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差額主要源于非付現成本(含折舊攤銷和資產減值準備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收益或支出(含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損失、固定資產報廢損失、財務費用、投資損失等)、經營性往來變動、存貨變動等構成。
記者查詢發現,2017年,偉邦科技存貨增加了765.93萬元;2018年,經營性應收項目較年初增加了3017.44萬元;2019年,偉邦科技經營性應收項目較年初增加2067.54萬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偉邦科技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管理,持續優化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的關系。
對于此次擬IPO,偉邦科技計劃募資資金用于電梯人機交互系統和智能化硬件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分別投入募集資金額1.86億元、7115.26萬元。
根據未來發展規劃,項目達產后,偉邦科技電梯人機交互系統的生產能力將增加49萬個/年,智能化硬件產品的生產能力將增加1.8萬個/年,預計年均新增營業收入2.09億元,年均新增凈利潤5598.10萬元。
2019年,偉邦科技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是1.74億元、5312.39萬元,電梯人機交互系統的產能為33.75萬個。這也意味著,若項目順利達產,無論是營收、盈利規模,還是產能規模,偉邦科技都將在目前的基礎上實現翻倍,如何消化新增產能、實現業績預測,也是偉邦科技將要面臨的考驗。
對此,偉邦科技回復記者稱,住宅新裝電梯需求量穩定增長、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國家近年來重點推進的工程項目、電梯15年使用壽命到期后的更新改造,三大因素帶來了市場需求的逐步提升,公司產品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這為募投項目實施后產能的順利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