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每經IPO周報第17期|上會企業“8審過7”,終止/中止企業數迎3個月來高峰,IPO受理節奏大幅加快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28 11:44:27

◎6月21日~6月25日,A股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7家公司順利過會,中科英泰在上會前一天選擇主動撤回。

◎6月21日~6月25日,有61家公司IPO被受理,其中20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其余41家擬上市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5月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受理IPO企業數也僅有41家。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湯輝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場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是天選之子,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的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會經歷多輪“問詢——回復”的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公司,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的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6月21日~6月25日,下同),總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中科英泰上會前臨時撤回IPO申請,其余7家公司則全部過會。8家公司中7家來自注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過會率再次跌破90%,至87.50%。而在上會時,發行人重大違法違規及業務可持續性問題被重點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因現場檢查等因素,導致上演IPO終止/中止潮,隨后,這一現象大幅回落。而在上周,IPO企業有8家選擇終止(撤回),1家中止核查,時隔近3個月之后,IPO終止/中止數再迎高峰。

此外,針對此前因IPO監管趨嚴而導致IPO節奏放緩的說法,上周,IPO受理數迎來爆發,總共有61家公司被受理,其中注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受理數達41家,追平5月份整月的受理數。

也因此,通過實際表現,IPO節奏放緩的說法也被證偽。

紅榜:上會企業“8審過7”,重大違法違規及業務可持續性問題被重點關注

上周,A股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1家取消審核,7家過會。過會企業中,擬上市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市場的有6家,包括巨一科技、信邦智能等,以及擬上市深交所主板市場的青食股份。上述7家過會公司后續要做的也就是提交注冊,一旦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

在上述7家企業的上會現場,交易所上市委對IPO發行人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業務的可持續性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詢問。

例如,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方面,青食股份存在因產品過氧化值項目抽檢不合格被相關部門公示和處罰的情況,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糾紛或訴訟,以及上述違法行為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由于子公司菏澤華廈通過材料虛記、過度醫療、分解住院,騙取社會保險金,于2018年12月被實施處罰,華廈眼科被要求說明上述行為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公司內控制度的有效性。

在公司業務的可持續性方面,由于主要產品鈣奶餅干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山東省內,青食股份被要求說明其產品的市場容量是否受限,相關產品單一及地域集中風險;由于主營業務收入集中來源于控股股東,通行寶被要求說明是否對控股股東存在非市場化的重大依賴,ETC業務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上會企業“8過7”,上周過會率也再度下降至90%以下,為87.50%。

此外,上周有9家IPO公司提交證監會注冊。記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已登陸港交所的中車電氣,本次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將成為又一家“A+H”股公司。

據招股書披露,中車電氣主營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并提供相關服務。2018至2020年各年度,中車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6.58億元、163.04億元、160.3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12億元、26.59億元、24.75億元。

黃榜:中止/終止審核數創4月初以來新高,吉利汽車等多家明星公司主動撤回

上周,IPO中止/終止審核企業數再度大幅提升至9家,創下4月第一周后的最高值。其中,美柚股份、吉利汽車等8家公司選擇終止(撤回),朗夫科技中止審查。

上述中止/終止審核企業中,曾經的新三板公司中科英泰,是在上會的前一天——6月24日,選擇主動撤回。

中科英泰是一家以嵌入式系統技術為核心,集智能商用終端設備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在2018年便成為螞蟻金服刷臉支付自助交易終端首家供應商。

而在上會之前,中科英泰被質疑多名董監高人士存在簡歷造假嫌疑,同時也存在財報數據“打架”等問題。而在此前的多輪問詢中,中科英泰也被重點問及了其科創屬性、重點客戶等方面的問題。

在中科英泰之外,上周中止/終止審核的企業中,還包括多家明星公司,例如樂普診斷、吉利汽車等。

樂普診斷為醫療器械白馬股樂普醫療(300003,SZ)的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樂普醫療的說法,此次終止樂普診斷至科創板上市,主要是由于可能存在同業競爭方面的問題。樂普診斷將完成板塊其他相關企業的整合,解決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而在樂普診斷之外,樂普醫療的另一家子公司樂普生物也正在沖刺港交所IPO。

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吉利汽車,則是尋求來科創板上市,實現“A+H”股上市。對于主動撤回A股IPO,吉利汽車則回應稱,是鑒于公司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而事實上,在今年3月底,因財報更新而中止審核后,吉利汽車也再未更新申報材料。在6月25日,吉利汽車宣布旗下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極氪智能科技落戶寧波,而在宣布撤回科創板IPO的同時,吉利汽車也表示,將為極氪智能科技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本周9家公司迎來上會,IPO受理節奏大幅加快

本周,總共將有9家公司迎來上會,與上周基本持平。9家公司全部來自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其中科創板6家,創業板3家,主板市場則“缺席”。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擬上會的9家公司中,來自四川的企業占據3家,有望上演3家川企同一周上會的盛況。

在上述9家公司中,從事為各類旋轉設備(主要包括壓縮機、泵和釜)提供流體密封產品的一通密封受到爭議較多。

首先,一通密封創始人彭建、鄢新華在四川省機械密封技術研究所(中密控股的前身)任職期間,與他人共同出資設立一通科技(即一通密封前身),并使用四川密封技術研究所、省機械院、四川日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圖紙、技術資料等從事經營活動,該問題后續以一通科技道歉賠償結束。

但是,一通密封成立時的專利歸屬同樣存在爭議,中密控股(300470.SZ)主張,相關專利是單位公費派彭建攻讀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獲得的研究成果,當屬職務發明。

此外,一通密封還被爆出此前存在假借日機密封(中密控股的曾用名)的名義轉移客戶的情況,以及存在由股份代持所引發的股權糾紛問題。

隨著上會節奏的持續,上周有61家公司IPO被受理,其中20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其余41家擬上市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而在上述新受理的61家IPO公司中,來自廣東(包括深圳)的企業達到15家,獨占鰲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5月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受理IPO企業數也僅有41家,而在今年前四個月,這一數據則更低。

此前,市場上有監管審核趨嚴帶來IPO節奏放緩的聲音,其中主要依據便是IPO受理的大幅放緩。但是,鑒于4月份是年報披露期,因此,實際上存在企業在2020年年報準備完整后一并提交IPO的因素。

由上周的表現來看,在4月份的年報披露期過后,IPO受理加速的節奏已愈發明顯。

事實上,在6月10日舉行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主旨演講。在演講中,其談及IPO的節奏問題時表示,盡管目前IPO節奏的確給一些市場主體會有收緊的感覺,但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松。這一高層態度如今也得到落地證實。

而整體來看,截至6月25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608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結果”的有333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14家,“已問詢”的有58家。

納微科技上市首日漲幅超10倍,本周9股迎來申購

本周(6月28日~7月2日),A股有9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其中,不乏包括科德數控、華納藥廠等業內明星公司。

而回顧上周,新上市了10只新股,其中7只為注冊制。從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看,納微科技最佳,股價漲幅區間為1002.73%~1398.14%。

年內252家公司完成招股,承銷券商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截至6月25日,年內A股已有252家公司完成招股。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浙江、江蘇分別以52家、42家和40家分列前三甲。

從板塊分布看,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數量分別為91家和88家,合計占了約七成。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252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以獨攬27家暫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分別有25家和20家。

按照主承銷商IPO金額及市場份額,截至6月25日(按發行日),年內排名靠前的券商是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和華泰聯合證券,它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3.67%、13.26%、10.79%、8.23%和6.24%,“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場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是天選之子,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的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會經歷多輪“問詢——回復”的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公司,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的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6月21日~6月25日,下同),總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中科英泰上會前臨時撤回IPO申請,其余7家公司則全部過會。8家公司中7家來自注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過會率再次跌破90%,至87.50%。而在上會時,發行人重大違法違規及業務可持續性問題被重點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因現場檢查等因素,導致上演IPO終止/中止潮,隨后,這一現象大幅回落。而在上周,IPO企業有8家選擇終止(撤回),1家中止核查,時隔近3個月之后,IPO終止/中止數再迎高峰。 此外,針對此前因IPO監管趨嚴而導致IPO節奏放緩的說法,上周,IPO受理數迎來爆發,總共有61家公司被受理,其中注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受理數達41家,追平5月份整月的受理數。 也因此,通過實際表現,IPO節奏放緩的說法也被證偽。 紅榜:上會企業“8審過7”,重大違法違規及業務可持續性問題被重點關注 上周,A股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1家取消審核,7家過會。過會企業中,擬上市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市場的有6家,包括巨一科技、信邦智能等,以及擬上市深交所主板市場的青食股份。上述7家過會公司后續要做的也就是提交注冊,一旦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 在上述7家企業的上會現場,交易所上市委對IPO發行人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以及業務的可持續性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詢問。 例如,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方面,青食股份存在因產品過氧化值項目抽檢不合格被相關部門公示和處罰的情況,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因產品質量問題引發的糾紛或訴訟,以及上述違法行為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由于子公司菏澤華廈通過材料虛記、過度醫療、分解住院,騙取社會保險金,于2018年12月被實施處罰,華廈眼科被要求說明上述行為是否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公司內控制度的有效性。 在公司業務的可持續性方面,由于主要產品鈣奶餅干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山東省內,青食股份被要求說明其產品的市場容量是否受限,相關產品單一及地域集中風險;由于主營業務收入集中來源于控股股東,通行寶被要求說明是否對控股股東存在非市場化的重大依賴,ETC業務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上會企業“8過7”,上周過會率也再度下降至90%以下,為87.50%。 此外,上周有9家IPO公司提交證監會注冊。記者注意到,早在2006年已登陸港交所的中車電氣,本次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將成為又一家“A+H”股公司。 據招股書披露,中車電氣主營軌道交通裝備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并提供相關服務。2018至2020年各年度,中車電氣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6.58億元、163.04億元、160.3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12億元、26.59億元、24.75億元。 黃榜:中止/終止審核數創4月初以來新高,吉利汽車等多家明星公司主動撤回 上周,IPO中止/終止審核企業數再度大幅提升至9家,創下4月第一周后的最高值。其中,美柚股份、吉利汽車等8家公司選擇終止(撤回),朗夫科技中止審查。 上述中止/終止審核企業中,曾經的新三板公司中科英泰,是在上會的前一天——6月24日,選擇主動撤回。 中科英泰是一家以嵌入式系統技術為核心,集智能商用終端設備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在2018年便成為螞蟻金服刷臉支付自助交易終端首家供應商。 而在上會之前,中科英泰被質疑多名董監高人士存在簡歷造假嫌疑,同時也存在財報數據“打架”等問題。而在此前的多輪問詢中,中科英泰也被重點問及了其科創屬性、重點客戶等方面的問題。 在中科英泰之外,上周中止/終止審核的企業中,還包括多家明星公司,例如樂普診斷、吉利汽車等。 樂普診斷為醫療器械白馬股樂普醫療(300003,SZ)的控股子公司,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樂普醫療的說法,此次終止樂普診斷至科創板上市,主要是由于可能存在同業競爭方面的問題。樂普診斷將完成板塊其他相關企業的整合,解決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而在樂普診斷之外,樂普醫療的另一家子公司樂普生物也正在沖刺港交所IPO。 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吉利汽車,則是尋求來科創板上市,實現“A+H”股上市。對于主動撤回A股IPO,吉利汽車則回應稱,是鑒于公司經營決策和戰略調整。而事實上,在今年3月底,因財報更新而中止審核后,吉利汽車也再未更新申報材料。在6月25日,吉利汽車宣布旗下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極氪智能科技落戶寧波,而在宣布撤回科創板IPO的同時,吉利汽車也表示,將為極氪智能科技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資方案。 本周9家公司迎來上會,IPO受理節奏大幅加快 本周,總共將有9家公司迎來上會,與上周基本持平。9家公司全部來自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其中科創板6家,創業板3家,主板市場則“缺席”。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擬上會的9家公司中,來自四川的企業占據3家,有望上演3家川企同一周上會的盛況。 在上述9家公司中,從事為各類旋轉設備(主要包括壓縮機、泵和釜)提供流體密封產品的一通密封受到爭議較多。 首先,一通密封創始人彭建、鄢新華在四川省機械密封技術研究所(中密控股的前身)任職期間,與他人共同出資設立一通科技(即一通密封前身),并使用四川密封技術研究所、省機械院、四川日機密封件有限公司的相關產品圖紙、技術資料等從事經營活動,該問題后續以一通科技道歉賠償結束。 但是,一通密封成立時的專利歸屬同樣存在爭議,中密控股(300470.SZ)主張,相關專利是單位公費派彭建攻讀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獲得的研究成果,當屬職務發明。 此外,一通密封還被爆出此前存在假借日機密封(中密控股的曾用名)的名義轉移客戶的情況,以及存在由股份代持所引發的股權糾紛問題。 隨著上會節奏的持續,上周有61家公司IPO被受理,其中20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其余41家擬上市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而在上述新受理的61家IPO公司中,來自廣東(包括深圳)的企業達到15家,獨占鰲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5月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受理IPO企業數也僅有41家,而在今年前四個月,這一數據則更低。 此前,市場上有監管審核趨嚴帶來IPO節奏放緩的聲音,其中主要依據便是IPO受理的大幅放緩。但是,鑒于4月份是年報披露期,因此,實際上存在企業在2020年年報準備完整后一并提交IPO的因素。 由上周的表現來看,在4月份的年報披露期過后,IPO受理加速的節奏已愈發明顯。 事實上,在6月10日舉行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主旨演講。在演講中,其談及IPO的節奏問題時表示,盡管目前IPO節奏的確給一些市場主體會有收緊的感覺,但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松。這一高層態度如今也得到落地證實。 而整體來看,截至6月25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608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結果”的有333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14家,“已問詢”的有58家。 納微科技上市首日漲幅超10倍,本周9股迎來申購 本周(6月28日~7月2日),A股有9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其中,不乏包括科德數控、華納藥廠等業內明星公司。 而回顧上周,新上市了10只新股,其中7只為注冊制。從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看,納微科技最佳,股價漲幅區間為1002.73%~1398.14%。 年內252家公司完成招股,承銷券商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截至6月25日,年內A股已有252家公司完成招股。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浙江、江蘇分別以52家、42家和40家分列前三甲。 從板塊分布看,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數量分別為91家和88家,合計占了約七成。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252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以獨攬27家暫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分別有25家和20家。 按照主承銷商IPO金額及市場份額,截至6月25日(按發行日),年內排名靠前的券商是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和華泰聯合證券,它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3.67%、13.26%、10.79%、8.23%和6.24%,“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IPO周報 科創板 創業板 注冊制 中科英泰 吉利汽車 美柚股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 | 中文字幕自拍偷 | 一本热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