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8 20:12:31
此前講的資金線大三角,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本周琢磨了一下,發現上軌的時間才1年左右,而如果從2015年牛市頂部畫線,那么就更有價值了,這個是好幾年的長期壓力線,一旦突破,意義重大。
每經記者|吳永久 每經編輯|何劍嶺
今天,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看到一個新聞還有點意思。
話說基金經理為了調研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商業模式,自己去當外賣騎手;為了搞懂新能源車領域,有基金經理跑遍了上海所有的4S店,這確實太拼了。
不光是股市,就說說日常生活中的事,一些賣燒烤的,也要搞出特色,生意才紅火,如網上很火的魷魚哥。還比如我家附近的夜市,好幾家賣鹵菜的,可就一家生意最火,其他的生意也就挺一般的。
現在干啥行業都是走向專業化。如果誰給你說,股市賺錢很容易,那么你就不要當真了。
回到資金線,牛眼君本周有一個重大發現。
此前講的資金線大三角,牛眼君本周琢磨了一下,發現上軌的時間才1年左右,而如果從2015年牛市頂部畫線,那么就更有價值了,這個是好幾年的長期壓力線,一旦突破,意義重大。
從目前的資金線來看,周五盤中資金線的最高點剛剛觸及這條2015年歷史頂部以來的壓力線。這個壓力線面前,出現一些震蕩是正常的事情,在沒有向上突破之前,最保守的交易策略就是控制倉位,觀望和等待時機。
突破長期壓力線的重要性在哪呢?牛眼君貼幾張歷史上的上證指數走勢。
對于一些選股能力不行的小伙伴怎辦呢?有專業人士認為,可以關注雙創50ETF,如159781、159783,待資金線突破大三角形上軌之后,才可介入。
可見,現在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做好準備,一旦資金線突破大三角形上軌,到時立刻買入。
那么這個周末,有哪些重要消息呢?牛眼君就來點評一下。
1,17623輛新能源車被召回!涉長城、奇瑞汽車
據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自7月16日起,奇瑞汽車召回2018年7月20日至2019年5月28日生產的部分奇瑞艾瑞澤5e電動汽車,共計1407輛。長城汽車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生產的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共計16216輛。兩家車企合計召回電動汽車17623輛。據媒體報道,召回車輛未搭載寧德時代電池。長城汽車回應稱,iQ車型搭載了孚能電池。
點評:今日下午,孚能科技公告稱,公司僅供應召回車輛所搭載的模組,召回的原因主要系召回車輛搭載的 BMS軟件控制策略與動力電池存在匹配差異,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后導致電池性能下降,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BMS 非本公司產品及供應。
那么這個BMS是誰家的產品呢?
2,私募大佬出手:二季度鄧曉峰狂買西部礦業
7月16日晚間,西部礦業率先披露2021年中報,上半年凈利潤大增336%。高毅資產鄧曉峰在二季度公司股價震蕩之際果然逆市加倉了,持股增至8057.61萬股,較一季度末翻倍,持股市值接近10個億。
點評:西部礦業屬于銅礦股,實際,鄧曉峰管理的產品早在去年就在吃貨西部礦業,因此是有較多浮盈的。此前,在國際銅價見頂之前,牛眼君就預計,銅價將步入半年到1年的休整,目前來看符合預期的。那么在銅價震蕩的背景下,唯有靠產量來推升業績了,因此研究西部礦業的關鍵是,未來銅的產量如何。
3,中國電信下周上會,擬募集544億元資金
7月16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信息顯示,中國電信將于2021年7月22日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會。根據招股說明書,此次IPO,中國電信擬募集544億元資金,主要用于三個募投項目:5G產業互聯網建設項目、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云網融合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
點評:下周只是上會,如果到時過會的話,那么下一步是拿IPO批文,所以還有一段時間。2019年中國電信IDC市場份額占比行業第一,是龍頭老大。IDC就是數據中心,就是機房運營,IDC是云計算的基礎設施。至于對A股市場有無沖擊,這個具有不確定,畢竟中國電信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對資金有一定吸引力。
除了中國電信,沖刺科創板的先正達也是一家巨無霸。在這樣的背景下,選股宜價值投資(注重業務前景和估值水平),對于那些資金推動型的公司要小心謹慎。
4,“面條大王”業績爆雷 股價一瀉千里
克明食品曾被稱為A股的“面條大王”,其股價在去年8月下旬曾一度創下26.3元的歷史高位。不過,此后克明食品的股價一蹶不振。截至7月15日收盤,該股報收11.51元,不到一年時間里股價“腰斬”,市值僅剩39億元。
點評:這個股票,當初牛眼君就沒有看懂,做掛面的最火時漲近3倍,想不明白。另一只牛眼君想不明白的公司,最近也跌得很慘,就是中公教育。想不明白的公司,就只有放棄,那怕后來漲了N倍,要不然跌起來同樣想不明白。
5,全國首個全域低空飛行試點獲批!
7月17日,據國家民航局消息,湖南成為我國首個全域低空飛行試點省份。湖南將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進行航空器監視通信覆蓋、低空空域監管、低空空域運行管理等方面積累經驗,為全國低空開放提供理論依據。
點評:從券商研報,相關概念股有中航西飛、中直股份等。
6,李錄接連減持比亞迪 兩日套現20億
李錄基本是在大家都不看好比亞迪的時候,即2002年時大量買入比亞迪,而且堅持持有了20年的時間,收獲豐厚。根據港交所披露,李錄旗下的喜馬拉雅資本連續兩日(7月8日和9日)減持比亞迪H股,共計1077.15萬股,涉資24.39億港元。此外,另有多位大股東、高管減持數億元。
點評:低碳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未來的方向,此次李錄的減持是否意味著短期股價過熱了呢?值得思考。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