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華環保世紀行走進陜西解析高質量發展 75部法規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1 21:47:04

◎本屆以來,制定修改省地方性法規32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法規43件,涉及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和修復、河道整治和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傳承和保護等方方面面。

◎7月20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舉辦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1年宣傳活動在陜西啟動。

每經記者 李彪 陜西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本屆以來,制定修改省地方性法規32件,審查批準設區的市法規43件,涉及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和修復、河道整治和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傳承和保護等方方面面。”

7月20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舉辦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1年宣傳活動在陜西啟動。在啟動座談會上,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小燕介紹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時做如上表述。

劉小燕指出,目前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正在修訂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已進入三審,待黃河保護法出臺后,條例將與之對接。

據悉,2020年,陜西省黃河流域32個國考斷面中I-Ⅲ類水質占比達87.5%,無劣V類水質斷面?!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诒敬涡麄骰顒又?,采訪了一些從小生活在渭河邊的居民,他們對渭河生態環境快速改善更是印象深刻。

座談會現場

織密法律保障網,省內黃河流域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

黃河流域(陜西段)是陜西省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在陜西境內全長719公里,流域國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分別占陜西的65%、76%和87%。推動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尤為關鍵。

劉小燕介紹,在編制陜西省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及立法、監督、代表計劃時,探索打出“立法+監督+代表”“決定+監督”等組合拳,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全省各級各方面努力下,實現由黃變綠,綠色版圖向北延伸400公里,植被覆蓋度達到60.68%,年均入黃泥沙量從2000年之前的8億多噸降至2.7億噸,流域內3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于國考目標30多個百分點。

“本屆以來制定修改省封山禁牧條例、河道管理條例、實施防沙治沙法辦法、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法規20件。”劉小燕說,特別是,聚焦“水”這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修訂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修正水土保持條例,加強統籌指導、審查批準了榆林市無定河流域、延安市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和榆林、西安等市節約用水條例,正在修訂陜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

渭河流域的水質到底如何?7月20日,記者在渭河流域支流灃河看到,兩岸樹木蔥郁,雖然并非周末,岸邊卻聚集了不少釣魚愛好者正在垂釣,還不時能看到三兩成群前來散步的居民。灃河中波光粼粼,水質清澈,時而還有魚兒躍出水面。

陜西省環境保護公司總經理王團安從小在灃河邊長大,現在又在渭河流域支流灃河在線自動監測站工作,他對灃河水質改善有著更深的體會。

王團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灃河甚至不能稱為河,就是一條排污溝,本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視,當地政府對河流進行了總體治理,灃河的水質近5年來變化特別大,現在河兩岸儼然成了公園。灃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從2020年10月建成以后,各項指標均滿足II類水的要求。

灃河水質出現巨大變化只是黃河流域水質向好的一個縮影。2020年陜西省黃河流域32個國考斷面中I-Ⅲ類水質占比達87.5%,無劣V類水質斷面。

灃西能源公司負責人介紹清潔取暖情況

修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核心保護面積占比從0.77%提高至13.92%

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迫切需要法律保障。2019年12月1日,新修訂的《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新條例將此前逐級劃分的“開發區”改為“保護區”。

根據條例規定,海拔2000米以上區域及秦嶺山系主梁兩側各1000米以內、主要支脈兩側各500米以內的區域為核心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的核心保護區,世界遺產為核心保護區。此外,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以及自然保護區一般控制區中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與其他重要生態功能區集中連片,需要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區域均為核心保護區。

對于這一條例的出臺,劉小燕介紹,秦嶺違建別墅事件曝光后,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對此前的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反復研究,發現了里面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性地進行了修訂。

“修訂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將核心保護區面積占比由原來的0.77%提高到13.92%,重點保護區面積占比由原來的26%提高到30%,同時統籌考慮秦嶺范圍居民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劉小燕說。

劉小燕介紹,陜西省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職責、限于法定范圍、遵守法定程序,著力增強監督工作的剛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本屆以來,累計聽取審議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等專項工作報告19個,開展執法檢查7項、涉及法律法規12件,開展土壤和大氣污染防治等專題詢問5場,開展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等專題調研30項。

其中,2019年修訂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后,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從2020年起開展執法檢查,并明確今后每年都開展執法檢查。

陜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西部科技創新港

聚焦關鍵工作監督:緊盯政府黃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

如何加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立法?劉小燕介紹,本屆以來,制定修改省氣候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水文條例、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9件。特別是,針對陜北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對環境帶來的影響,修訂省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作為確定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區域、規模和強度的硬約束,明確規定開發單位依法承擔治理修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同時,針對陜西氣候特點,制定省氣候資源保護和利用條例,對黃土高原生態治理區和季節性干旱地區、渭北蘋果等經濟作物種植區、秦嶺等重要水源涵養地等區域分條、款、項分別作出規定,促進發揮云水等氣候資源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強化以正確有效監督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聚焦關鍵要害,加強工作監督。包括:突出“水”這個關鍵,突出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和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突出污染系統治理和修復,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劉小燕介紹,2019年結合水污染防治“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開展了專題詢問;2020年,聽取審議了指出問題整改情況專項工作報告;2021年結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繼續跟蹤落實相關法律責任,持續推動水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把黃河流域污染防治作為每年依法聽取省政府上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報告的重要內容。

此外,立足黃河流域經濟總量占陜西省87%的實際,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穩投資、先進制造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安全生產等專項工作報告,結合聽取審議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報告、開展中小企業發展“一法一辦法”等執法檢查進行專題詢問,并開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等,推動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環保 渭河 秦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