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21-08-11 22:23:03
在總結上半年“得失”的同時,短期內出現(xiàn)的疫情反復,也為下半場賽程增加了不少懸念。強勢復蘇的武漢能否在時隔一年后重回GDP全國第八?因機場“失守”引發(fā)疫情的南京,如何保住來之不易的“前十”寶座?而剛剛經(jīng)歷“澇疫”雙壓的鄭州,又能否在對手前后夾擊中逆勢翻盤?距離完成年終目標任務還有不足5個月,場上局勢仍有重新洗牌的可能。
每經(jīng)記者|程曉玲 余蕊均 每經(jīng)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作為全國城市經(jīng)濟隊列頭部選手,23個萬億城市交出的“半年答卷”意義顯著。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23個萬億城市GDP總量為200969.75億元,占全國GDP比重達37.76%,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火車頭”。
其中,上海、蘇州GDP總量首次站上2萬億元、1萬億元新臺階;
武漢以28.6%的GDP增速居全國之首,佛山、蘇州分別以17.3%、14%列第二、三位;
去年6個新晉萬億城市中,南通GDP總量超越泉州、濟南等躍升至6城首位,合肥則以13.6%的增速排名第一……
在總結上半年“得失”的同時,短期內出現(xiàn)的疫情反復,也為下半場賽程增加了不少懸念↓↓↓
強勢復蘇的武漢能否在時隔一年后重回GDP全國第八?因機場“失守”引發(fā)疫情的南京,如何保住來之不易的“前十”寶座?而剛剛經(jīng)歷“澇疫”雙壓的鄭州,又能否在對手前后夾擊中逆勢翻盤?
距離完成年終目標任務還有不足5個月,場上局勢仍有重新洗牌的可能。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今年上半年GDP超萬億的城市共6個,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
其中,上海GDP首次突破兩萬億,達到20102.53億元,這意味著,上海有望全年突破4萬億元,屆時我國將迎來首個GDP破四萬億元的城市。
北京以19228億元居第二位,距離兩萬億大關一步之遙。如北京下半年經(jīng)濟“踩油門”,同樣有望跨入四萬億城市序列。
增速方面,二者兩年平均增速持平(均為4.8%),上半年GDP增速北京(13.4%)略高于上海(12.7%)。
具體到產業(yè),上海上半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18146.64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新能源汽車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貢獻突出,上半年工業(yè)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總產值7164.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12.3%。
在消費方面,上海的優(yōu)勢也十分突出。上半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48.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3%,總量與增速在5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高居榜首。
北京則在外貿上交出亮眼成績。據(jù)北京海關統(tǒng)計,上半年北京地區(qū)(包含中央在京單位)進出口1.42萬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26%。其中,高端汽車進口、醫(yī)藥材及藥品出口等均增勢可觀。
GDP總量排名第三、四位的深圳和廣州,上半年GDP分別為14324.47億元、13101.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二者差距從1666億元縮小到了1223億元,且廣州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均高于深圳。
同時,廣州實現(xiàn)對重慶的反超——2020年上半年,廣州GDP落后重慶241.5億元,排名跌至第五位;今年上半年,廣州領先重慶198.5億元,重回第四席位。
從GDP增速上看,廣州從去年同期-2.7%強勢回升至13.7%,兩年平均增速5.2%,居四個一線城市之首,但未跑贏重慶(兩年平均增速6.6%)。微弱差距下,二者下半年排位仍有可能出現(xiàn)變數(shù)。
同樣在經(jīng)濟總量上實現(xiàn)新突破的是蘇州。今年上半年,蘇州GDP10684.66億元,成為全國第六個半年GDP破萬億的城市。蘇州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兩年平均增速也分別跑出14%、7.2%的好成績,均居GDP前六位城市之首。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蘇州之后,GDP總量排名第7至16位的10座城市,上半年GDP位于6000~10000億元區(qū)間,且除無錫外,其余全部為新一線城市。
全面復蘇的武漢尤其搶眼。上半年,武漢不僅GDP增速以28.6%拿下萬億城市第一,GDP總量也達到8251.5億元,超過南京和天津位居第九,與同處中部的鄭州、長沙、合肥進一步拉開差距。
分領域看,武漢多個指標都表現(xiàn)不錯,市場活力在增強,投資信心在增大,經(jīng)濟呈現(xiàn)穩(wěn)中向好態(tài)勢。例如,上半年武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速分別高達77.5%、28.1%、47.8%,均居23個萬億城市前列。
但長遠來看,要“把損失的部分補回來,把應有的增長追回來”,武漢仍需努力。
在上半年經(jīng)濟形勢分析會上,武漢同時對下半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明確下半年要打好四大硬仗——工業(yè)增長、消費提振、有效投資擴大、區(qū)級經(jīng)濟發(fā)展,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實現(xiàn)“全年精彩”。
正經(jīng)歷新一輪疫情考驗的南京,去年以14817.95億元GDP超越天津,躋身全國十強;同比增速4.6%,在十強城市中排名首位;去年上半年,南京GDP增速不僅位列江蘇首位,在萬億城市中也排名第一(與長沙并列)。
與去年的“生猛”相比,南京今年以來的經(jīng)濟增勢明顯放緩,上半年GDP7622.77億元,同比增長12.7%。盡管經(jīng)濟總量在上半年保住前十地位,但從同比增速看,南京在十強城市中僅高于深圳(9.7%)、居倒數(shù)第二,在江蘇省內13個地級市中也只能排在第11位,僅高于揚州(11.7%)和鹽城(10.1%)。
來源:南京市統(tǒng)計局
當前,南京及江蘇省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未來一段時間,如何走好疫情防控與經(jīng)濟復蘇的“平衡木”,不僅關系著這座常住人口超900萬特大城市的生產生活,也將直接決定其能否坐穩(wěn)GDP全國十強的寶座。
過去一個月里先后遭遇特大暴雨和疫情反彈影響的鄭州,亦面臨競爭對手前后夾擊的危機。
往前看,無錫、青島、寧波等上半年GDP同處6000億元級別的城市增速均高于鄭州,下半年要實現(xiàn)趕超并不容易;往后看,南通、佛山、合肥等“后進黑馬”不僅經(jīng)濟總量咬得很緊,上半年增速也都在鄭州之上。
此外,青島上半年GDP6539.2億元,同比增速13.8%居23個萬億城市第四位,經(jīng)濟總量與“北方第二城”天津差距有所縮小,領先鄭州的優(yōu)勢也從2020年上半年的55.13億元擴大到224.31億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2020年,南通、泉州、福州、合肥、西安、濟南6城GDP破萬億,成為萬億俱樂部新晉成員。這6個城市經(jīng)濟總量基本相當,差距最大也不過百億。加上距離萬億一步之遙的東莞,7個“同期生”今年上半年的競爭同樣膠著。
最大的變量在南通。上半年,南通GDP同比增長13.3%,達到5483.17億元,不僅一舉超越泉州、濟南、合肥3個新晉萬億城市,還以微小優(yōu)勢超過佛山(5474.12億元),成為領跑5000億元梯隊的新晉“黑馬”。兩年平均增速以7.5%高居23個萬億城市第一。
分產業(yè)看,南通的制造業(yè)優(yōu)勢十分突出。上半年,南通第二產業(yè)增加值2678.57億元,同比增長15.9%,總量及增速均位列6個新晉萬億城市第二位,制造業(yè)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38.9%。
同樣表現(xiàn)出色的還有合肥。今年上半年,合肥以13.6%的GDP同比增速位列6個新晉萬億城市第一,兩年平均增速僅次于南通居第二;GDP總量成功超越濟南。
激烈角逐下,慢進便是退。在去年跑出全國萬億城市、省會城市最高增速的西安,今年上半年僅增長7.8%,跌至23城最末位,兩年平均增速5.3%,居第14位。
與南京類似,西安經(jīng)濟增速下滑不排除存在基數(shù)較高的問題。但同時,除GDP外,其他經(jīng)濟指標呈現(xiàn)的下滑趨勢仍然值得警惕。
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西安第二產業(yè)增加值1654.25億元,同比增長6.3%,總量和增速都在6個新晉萬億城市中墊底;第三產業(yè)增加值增速(8.8%)同樣墊底;規(guī)上工業(yè)增加值從今年一季度22.7%下滑到上半年的5.1%,固定投資也從32.1%降至10.7%。
此外,去年遺憾未能晉級萬億俱樂部的東莞,今年上半年GDP已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12.0%,兩年平均增長4.9%,總量與福州差距僅11億元,為全年過萬億打下基礎。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jīng)濟系教授林江看來,上半年GDP過5000億元,對于東莞這個外向型經(jīng)濟特點濃厚的城市來說的確不容易。
站上新起點,東莞表態(tài),將進一步圍繞產業(yè)、創(chuàng)新等方面明確沖刺萬億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爭取以更好的姿態(tài)、更好的成績,高質量邁過萬億元大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jīng)《每日經(jī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