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8 22:44:15
◎會議決定,在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動在全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選擇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市場主體數量較多的城市,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會議強調,要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在土地供應前由政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一攬子評估,強化責任。企業拿地后即可開工,不搞重復論證。對水電氣暖等市政接入工程施工許可,實施告知承諾管理和在線并聯辦理。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9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部分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更大力度利企便民。
會議指出,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穩定市場預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會議決定,在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動在全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同時,選擇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市場主體數量較多的城市,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會議所選定的這6個城市都是市場主體比較集中的城市,并且這6個城市的營商環境總體上看也走在全國前列,因此把它們作為試點城市來完善和強化營商環境,效果會更好一些,也可以給全國其他城市起到示范作用。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取消對企業跨區域經營不合理限制。破除政府采購等領域對外地企業的隱性壁壘。推進7類客貨運輸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與核驗。
政務大廳里為企業開辦了智能審批系統辦理業務 圖片來源:新華社
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方便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在發放實體證照同時,同步發放電子營業執照等,便利企業網上辦事。精簡銀行開戶程序,壓縮開戶時間。推進市場監管、社保、稅務等年報“多報合一”。探索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準入準營標準。破產案件受理后,允許破產管理人依法查詢有關機構掌握的破產企業信息,在處置被查封財產時無需辦理解封手續。
會議強調,要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在土地供應前由政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一攬子評估,強化責任。企業拿地后即可開工,不搞重復論證。對水電氣暖等市政接入工程施工許可,實施告知承諾管理和在線并聯辦理。
竹立家認為,會議對營商環境的部署體現出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打造營商環境的一個根本抓手。“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關鍵還是要抓住‘放管服’改革這一個主線來推進。”他說,只有“放管服”改革做好了,市場的法治化程度才會進一步提升,政府對市場的監管才會進一步規范。
竹立家表示,在土地供應前由政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一攬子評估,將給企業帶來很大便利。
“這也是企業過去幾年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土地評估、環境評估等方面拉的時間非常長。把土地建設用地評估做在前面,企業拿地后即可開工,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投資效率,減輕企業的運營負擔。”他說,這也是改善營商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
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要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與部分重要貿易伙伴口岸間相關單證聯網核查。簡化港澳投資者商事登記手續。支持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
要創新和完善監管。在食品、藥品、疫苗、安全等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領域,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遏制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長效機制。糾正中介機構壟斷經營、強制服務等行為,清理取消企業在資質資格獲取、招投標、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差別化待遇,維護公平競爭。
會議強調,要優化涉企服務。建立因政策變化、規劃調整等造成企業合法利益受損的補償救濟機制。完善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制度。加快打破信息孤島,擴大部門和地方間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范圍,推動解決市場主體反復多處提交材料問題,促進更多事項網上辦、一次辦。
竹立家說,創新和完善監管是對政府行政行為規范性的進一步加強。換句話說,政府職能的履行必須規范化,只有政府履行職能規范化了,營商環境才會更好。
他表示,過去常有企業反映營商環境不夠完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地方和部門“吃拿卡要”,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推進“放管服”改革的核心是要規范政府行為,特別是政府的行政行為。
“政府的行政行為規范了以后,市場的法治化程度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才能進一步讓企業家放心,釋放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竹立家說。
記者注意到,9月8日,即將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對外發布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規劃》。這是全國首個優化營商環境“十四五”規劃,從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投資貿易環境、政務服務環境、人文環境等五大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規劃稱,到2025年,北京市在營商環境方面要取得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強、國際領先的制度創新成果,市場機制更加完善,法規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建成與首都功能發展需要相一致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