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0 19:44:18
每經記者|賀娟娟 每經編輯|楊歡
上周,三季報業績預披露逐漸進入高峰期。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歡喜者諸如延安必康、興化股份、金鉬股份等。其中,延安必康業績預增超42倍,一度登上“業績預增王”的寶座,然而其股價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一周下跌19.56%,跌幅最大;興化股份,預期比上年同期增長434.64%及以上;金鉬股份也有超過200%的預增漲幅。關于增長原因,除了行業周期的影響,這幾家上市公司均有類似表述,“生產穩定,主要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上漲”。
發愁者則如西安旅游、西安飲食、天和防務等。西安旅游、西安飲食受國內疫情反復的影響,業績預期下滑已是預料之內。天和防務較為特殊,公司公告稱,主要由于報告期內5G基站建設以共享共建方式開展,同時部分產品需求數量下降較多,對業績產生較大影響。此外,“十四五”軍品采購計劃尚未落實,影響了報告期內軍品訂單的落地。
值得重點關注的還有隆基股份和中天火箭。隆基股份經歷了此前的短暫調整,上周,被主力資金、北上資金、融資資金同時看好,并且是主力資金、融資資金買入最多的區域上市公司。中天火箭則實現了觀察期內漲幅最大。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截至2021年10月17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2家,板塊總市值為14734.98億元,全國排名第15位,較前一周增加170.18億元,增長1.17%(加權平均)。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4601.01億元。
10月第2周(2021年10月11日~2021年10月17日),陜西股中,隆基股份市值增長最多;中國西電市值縮水最多;漲幅最大的是中天火箭,上漲幅度為9.80%;跌幅最大的是延安必康。此外,隆基股份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粉巷財經發現,陜西62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北少4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與河北持平;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北多6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河北少1家。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5家),其次是咸陽(5家)、寶雞(4家)、延安(2家)、渭南(2家)。
10月第2周,陜西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
先看融資資金,10月第2周,陜西板塊融資凈買入總額為6.35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西股是隆基股份,金額是6.43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7953.25萬元)和彩虹股份(4263.60萬元)。
再看北向資金,10月第2周,隆基股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8個百分點,美暢股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13個百分點,國際醫學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09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0月第2周,隆基股份凈買入額居首位,為24.39億元,其次是陜西煤業(4238.58萬元)和陜西金葉(3860.30萬元)。
隆基股份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西部超導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中熔電氣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眾所周知,在全球能源問題日益突出,國內拉閘限電、能耗雙控的轉型期,分布式光伏電站、儲能坐上風口。西部證券認為,雙控政策下光伏短期或將承壓,但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一方面是政策利好不斷,10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建設。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個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政策文件發布,新能源、光伏產業被普遍看好。
另一方面,隨著產業技術不斷革新以及光伏發電規模效應凸顯,光伏發電成本也不斷下降。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此前曾強調,“一毛錢一度電”不是口號,而是現實。
此外,在眼下光伏行業格局基本確定后,光伏實力企業們已在試圖開辟“第二戰場”,截至目前,隆基股份、陽光電源、協鑫新能源等已明確宣布進軍氫能產業,可以預見,他們在能源領域的業務布局將更全面生態。
此次隆基股份既獲得超6億元融資凈買入,又有24億元主力資金加倉,同時也是當周“聰明錢”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最高的上市公司,也從側面說明了光伏行業龍頭公司的市場影響力與認可度。
截至10月17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295.01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中國西電,縮水49.72億元。
相比前一周,航發動力名次前進1位,從第3名上升至第2名;美暢股份名次前進3位,從第9名上升至第6名;彩虹股份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國際醫學名次前進1位,從第11名上升至第10名,進入陜西股市值前10強;陜西煤業名次下降1位,從第2名下降至第3名;北元集團名次下降2位,從第6名下降至第8名。
大宗交易方面,10月第2周,陜西板塊有航發動力、西部證券等2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航發動力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1847.59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10月17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1.53%(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5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中天火箭,上漲幅度為9.80%。跌幅最大的是延安必康,下跌幅度為19.56%。
中天火箭10月13日的公告顯示,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15億元(下限),同比預增58%。這已是其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業績上漲。得益于此,中天火箭上周股價實現9.8%的漲幅。但目前來看,暫無其他明顯利好消息,上漲持續性有限。
延安必康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4207.51%,一度坐上“業績預增王”的寶座。關注這家公司的都知道,業績大幅上漲主要源于其借勢下屬公司九九久科技搭上了新能源的“順風車”。此外,延安必康公告稱,根據相關招商引資政策,江蘇新沂經開區管委會應補貼公司下屬子公司1.13 億元,補貼資金分批撥付,對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業績預增雖然大幅上漲,但因虛假陳述涉案投資者一審勝訴的影響,其償債能力不足、信用評級下調等再度被擱上臺面,上周延安必康股價下跌19.56%,陜西區域跌幅最大。據公司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共存在8筆逾期擔保和13筆逾期債務,合計金額分別為11.91億元和23.68億元,分別占公司2020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的13.92%和27.6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延安必康曾公告稱,經測算,2015年至2018年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累計44.97億元。上述期間,公司用過虛假財務記賬、偽造銀行對賬單等方式,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12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