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清潔取暖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達三成 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9 19:58:56

◎根據測算,清潔取暖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在三成左右,這項工作的推進取得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在價格上采取措施,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起伏產生大的波動。

每經記者 李彪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北方采暖季的空氣質量、推進清潔取暖與保障老百姓溫暖過冬等問題成為發布會上媒體關注的焦點。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今年以來天然氣、煤炭價格上漲,面臨采暖成本上升的情況,當前清潔取暖推進進展如何,在防止散煤復燒方面,生態環境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在禁燒散煤的情況下保證群眾溫暖過冬?

對此,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吳險峰回應,在價格上會采取措施,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起伏產生大的波動。

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已經全部發放到地方

今年以來,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快速上漲,隨著北方地區逐步進入采暖季,一旦采暖成本大幅上升,一些地區的居民散煤燃燒可能會死灰復燃,給推進清潔取暖工作帶來障礙。

對此,吳險峰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稱,2016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因地制宜,堅持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有效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萬戶左右的清潔取暖改造,今年還將完成348萬戶左右,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萬戶的農村居民告別了長期以來煙熏火燎的時代,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清潔取暖對我們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也起了積極的作用。根據測算,清潔取暖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在三成左右,所以說這項工作的推進取得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吳險峰說。

“怎么樣來推動清潔取暖工作繼續前進,同時又能保證讓老百姓不挨凍,是我們考慮的頭等大事。”吳險峰說,今年新改造還沒有通氣、通電的,已經改造完成還沒有經過一個完整取暖季運行檢驗的,堅決不允許拆除原來的供暖設施,原來燒煤就燒煤,不允許拆除。

同時,吳險峰強調,在今年能源保供新形勢下,首先是要保民生,要確保清潔取暖已經改完的用戶能源都得到保障。在價格上也會采取措施,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起伏產生大的波動。

另外,要保證補貼到位,2021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里專門安排了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已經全部發放到地方;明年的運行補貼也和財政部一起在測算,很快會發下去。同時,要求地方制定一些差異化補貼政策,重點向農村低收入群體、特困人員傾斜,中央財政補貼是一部分,地方各級財政還要制定補貼政策,要體現精準,確保特困人員和困難群眾能夠用得起。

“從今年10月16日開始,我們又派了監督幫扶組下到一線,重點任務就是對今年清潔取暖改造情況進行摸底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地方,及時解決,保證群眾溫暖過冬。”吳險峰說。

今冬明春大氣擴散條件基本接近往年或略微偏差

近年來,我國雖然在大氣污染防治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每年秋冬季的空氣質量仍常有反復。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一級巡視員劉舒生介紹,近年來,全國及重點區域秋冬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秋冬季與2017年相比,全國PM2.5平均濃度下降14%。根據歷史監測數據,2017-2020年,全國90%左右的PM2.5超標天數和重污染天數出現在秋冬季。由此可見,秋冬季仍然是污染管控的重點時段。

“為研判今冬明春大氣擴散條件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生態環境部組織有關科研機構,逐月對秋冬季空氣質量形勢進行會商,形成了以下三個基本判斷。”劉舒生說,首先,預計今冬明春大概率仍有沙塵天氣出現,發生頻次可能多于歷史平均水平,但出現強沙塵暴天氣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第二,預計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氣候可能相對偏冷,我國部分地區可能會受到更強或頻繁的冷空氣過程影響,相對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此外,華北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總體偏差。目前國際各主流氣候預報機構的預測結果仍在不斷調整,對于華北地區2022年2-3月大氣擴散條件的整體判斷是:氣溫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多,近地面相對濕度偏大,近地面風場較常年出現偏南風幾率較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劉舒生說:“綜合來看,與往年相比,今冬明春的大氣擴散條件基本接近或略微偏差,大氣污染防控形勢仍然較為嚴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彪北京攝影報道每經編輯陳星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北方采暖季的空氣質量、推進清潔取暖與保障老百姓溫暖過冬等問題成為發布會上媒體關注的焦點。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今年以來天然氣、煤炭價格上漲,面臨采暖成本上升的情況,當前清潔取暖推進進展如何,在防止散煤復燒方面,生態環境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在禁燒散煤的情況下保證群眾溫暖過冬? 對此,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吳險峰回應,在價格上會采取措施,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起伏產生大的波動。 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已經全部發放到地方 今年以來,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快速上漲,隨著北方地區逐步進入采暖季,一旦采暖成本大幅上升,一些地區的居民散煤燃燒可能會死灰復燃,給推進清潔取暖工作帶來障礙。 對此,吳險峰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稱,2016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因地制宜,堅持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有效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截至2020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完成了2500萬戶左右的清潔取暖改造,今年還將完成348萬戶左右,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大概有2800多萬戶的農村居民告別了長期以來煙熏火燎的時代,農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生活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清潔取暖對我們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也起了積極的作用。根據測算,清潔取暖對空氣質量改善貢獻比例在三成左右,所以說這項工作的推進取得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吳險峰說。 “怎么樣來推動清潔取暖工作繼續前進,同時又能保證讓老百姓不挨凍,是我們考慮的頭等大事。”吳險峰說,今年新改造還沒有通氣、通電的,已經改造完成還沒有經過一個完整取暖季運行檢驗的,堅決不允許拆除原來的供暖設施,原來燒煤就燒煤,不允許拆除。 同時,吳險峰強調,在今年能源保供新形勢下,首先是要保民生,要確保清潔取暖已經改完的用戶能源都得到保障。在價格上也會采取措施,保證居民“煤改氣”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不會隨著市場價格起伏產生大的波動。 另外,要保證補貼到位,2021年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里專門安排了清潔取暖運行補貼,已經全部發放到地方;明年的運行補貼也和財政部一起在測算,很快會發下去。同時,要求地方制定一些差異化補貼政策,重點向農村低收入群體、特困人員傾斜,中央財政補貼是一部分,地方各級財政還要制定補貼政策,要體現精準,確保特困人員和困難群眾能夠用得起。 “從今年10月16日開始,我們又派了監督幫扶組下到一線,重點任務就是對今年清潔取暖改造情況進行摸底排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地方,及時解決,保證群眾溫暖過冬?!眳请U峰說。 今冬明春大氣擴散條件基本接近往年或略微偏差 近年來,我國雖然在大氣污染防治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每年秋冬季的空氣質量仍常有反復。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一級巡視員劉舒生介紹,近年來,全國及重點區域秋冬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秋冬季與2017年相比,全國PM2.5平均濃度下降14%。根據歷史監測數據,2017-2020年,全國90%左右的PM2.5超標天數和重污染天數出現在秋冬季。由此可見,秋冬季仍然是污染管控的重點時段。 “為研判今冬明春大氣擴散條件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生態環境部組織有關科研機構,逐月對秋冬季空氣質量形勢進行會商,形成了以下三個基本判斷?!眲⑹嫔f,首先,預計今冬明春大概率仍有沙塵天氣出現,發生頻次可能多于歷史平均水平,但出現強沙塵暴天氣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第二,預計在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氣候可能相對偏冷,我國部分地區可能會受到更強或頻繁的冷空氣過程影響,相對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此外,華北地區大氣擴散條件總體偏差。目前國際各主流氣候預報機構的預測結果仍在不斷調整,對于華北地區2022年2-3月大氣擴散條件的整體判斷是:氣溫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或略偏多,近地面相對濕度偏大,近地面風場較常年出現偏南風幾率較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劉舒生說:“綜合來看,與往年相比,今冬明春的大氣擴散條件基本接近或略微偏差,大氣污染防控形勢仍然較為嚴峻。”
取暖 空氣質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最新欧美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午夜福利免费体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