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如何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國務院:推廣低碳設施設備 規劃建設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8 23:38:36

◎《規劃》提出,推廣低碳設施設備。規劃建設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重點推進交通樞紐場站、停車設施、公路服務區等區域充電設施設備建設,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及儲能設施。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18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外公布。 

《規劃》明確,到2025年,綜合交通運輸基本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智能化、綠色化取得實質性突破,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和整體效益顯著提升,交通運輸發展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在設施網絡更加完善方面,《規劃》提出,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主要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時速標準的高速鐵路網對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達到95%以上,普速鐵路瓶頸路段基本消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規劃》共明確了鐵路營業里程、公路通車里程、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等15項“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主要指標。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十三五”時期,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基本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人民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五年里,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綜合交通網絡總里程突破600萬公里,“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翻一番、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高速公路對2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8%,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左右的地級市,超大特大城市軌道交通加快成網。

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系列復興號動車組上線運行,C919客機成功試飛,跨海橋隧、深水航道、自動化碼頭等成套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網約車、共享單車、網絡貨運平臺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治理能力不斷增強。

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營運貨車、營運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8.4%和7.1%左右,民航、鐵路安全水平保持世界領先,道路運輸重大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75%和69%左右。

但與此同時,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規劃》提出,我國綜合交通網絡布局不夠均衡、結構不盡合理、銜接不夠順暢,重點城市群、都市圈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存在較明顯短板。貨物多式聯運、旅客聯程聯運比重偏低,定制化、個性化、專業化運輸服務產品供給與快速增長的需求不匹配。智能交通技術應用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部分關鍵核心產品和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綠色低碳發展任務艱巨,清潔能源推廣應用仍需加快。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注意到,《規劃》提出了構建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夯實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基礎支撐、推進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現代化、擴大優質運輸服務供給、加快智能技術深度推廣應用、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安全應急保障能力等內容。 

其中,在加快智能技術深度推廣應用方面,《規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先進技術裝備應用,構建泛在互聯、柔性協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交通系統。

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雙碳”目標下,作為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也提上日程。《規劃》提出,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

具體而言,首先要優化調整運輸結構,逐步構建以鐵路、船舶為主的中長途貨運系統。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咨詢中心副主任賀興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三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來講,同樣運1噸貨物跑1公里,水運能源消耗最低,鐵路其次,公路再次。從這個角度來看,最理想的狀態是所有貨物都用水運。 

“但實際上沒有這么理想化,目前我國在中長距離運輸方面,公路所占的份額還是相對偏高。實際運輸中是‘宜水則水,宜鐵則鐵,宜公則公’。”賀興東說,沿海或者沿江地區長距離運輸最好用水運,有鐵路的地方提倡用鐵路運輸,但是公路運輸也不能少,因為目前在運輸和物流過程中都提倡“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

因此,在盡量實現全過程物流服務的前提下,讓中長距離運輸多使用鐵路和水路,在“最后一公里”和“最先一公里”用公路,就既能實現全程的運輸和物流服務,又能夠使整個流程的能耗降下來。“這是通過系統優化來提高運行效率,從而實現單位貨運能耗的降低。”賀興東說。 

另外,《規劃》還提到推廣低碳設施設備。規劃建設便利高效、適度超前的充換電網絡,重點推進交通樞紐場站、停車設施、公路服務區等區域充電設施設備建設,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及儲能設施。

賀興東表示,“適度超前”是就基礎設施而言的,充換電網絡也屬于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的建設使用有其規律性,一般而言,基礎設施投入高、成本大,建成之后的使用期以及投資回報的回收期都比較長。“可以說是一次投入,長期受益。”

“適度超前建設充換電網絡有利于鼓勵大家使用新能源汽車。”賀興東說,這是通過推廣應用更節能、更綠色、更低碳的運輸裝備、設備,去降低能耗,也是履行“雙碳”承諾的具體行動。

而對于“鼓勵在交通樞紐場站以及公路、鐵路等沿線合理布局光伏發電及儲能設施”,賀興東認為,這是通過建筑節能技術去降低單位能耗,比如公路鐵路沿線的照明系統如果采用光伏發電將不產生碳排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午夜视频黄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网站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