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3 19:41:39
◎持續健全生態環境經濟政策,尤其是擴大稅收優惠范圍,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在監管工作上,不斷強化政企信任,開展監督幫扶行動。
每經記者 李彪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健全生態環境經濟政策,尤其是擴大稅收優惠范圍,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2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于支持服務和引導企業綠色發展的提問時做如上表述。
孫守亮介紹,生態環境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綠色金融政策,落實綠色稅收優惠,推動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動建立環境信用的信息共享機制和結果運用機制,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應用于綠色信貸、市場監管、價格調節等領域,不斷完善綠色投資激勵機制。
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一道紅線,尤其是在“雙碳目標”要求下,企業綠色發展轉型需求更加迫切。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目前企業面臨綠色發展轉型需求,在支持服務和引導企業綠色發展方面,生態環境部門有哪些創新舉措,后續將如何繼續完善和推進?
針對記者的提問,孫守亮指出,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先后出臺實施了《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多份指導性文件,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支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
其中,在放權層面上,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在監管工作上,不斷強化政企信任,開展監督幫扶行動。實施重污染天氣分級應急差異化管控措施,建立和形成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常態化制度,總體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管理、動態調整、可進可出”的監管機制。在服務行動中,深入基層企業,加大科技幫扶。在“激勵”方面,加大綠色投資的激勵。
孫守亮介紹,充分信任正面清單企業;對污染排放量小、環境績效水平高的企業,免除現場執法檢查;對環境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不予處罰;對存在問題的地方和企業,尤其是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推進問題整改。對能力不足的企業,加強幫扶指導。
“2021年底,清單內企業合計3.1萬余家,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檢查7.1萬余次,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維護合法企業權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孫守亮說。
環境經濟政策是激發企業治污活力的內生動力,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
孫守亮說:“我們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綠色金融政策,落實綠色稅收優惠,推動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動建立環境信用的信息共享機制和結果運用機制,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應用于綠色信貸、市場監管、價格調節等領域,不斷完善綠色投資激勵機制,這方面增長勢頭也非常好。”
人民銀行發布的《2021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綠色貸款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比上年末高12.7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1.7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86萬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深化部門合作,持續完善支持服務企業綠色發展政策機制的頂層設計和實施應用。”孫守亮說。
包括:不斷健全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常態長效機制,深化企業源頭治理的主體作用。繼續完善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強化功能,使平臺長期發揮作用。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持續推廣生態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托管服務和第三方治理。持續健全生態環境經濟政策,尤其是擴大稅收優惠范圍,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最后,孫守亮強調,支持服務企業,最重要的是轉變理念。一是換位思考,二是主動服務,三是及時回應,企業有需求要及時回應,合法合規抓緊辦理,不合規的沒有條件的逐步創造條件,也要解釋清楚爭取企業的理解。四是無事無需不擾,五是結果評價,用結果來說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