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7 15:26:38
李海鷹建議,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對擬建機場的性質、功能、市場預測、航線規劃、產業布局等充分考慮,力爭在機場遠期社會效益與近期經濟效益、當地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機場平穩步入正常運營的軌道。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董興生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川航集團董事長李海鷹提交了“關于加快補齊中小機場發展短板,服務構建雙循環、助力國家戰略實施”的建議。
李海鷹 圖片來源:川航供圖(攝影歐陽杰)
李海鷹表示,受益于國家經濟社會和城鎮化發展,民航大眾化出行成為常態,航空出行需求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釋放,為我國民航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截至2021年底,全國248個頒證運輸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低于200萬人次的中小機場達到187個。2021年,中小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5.7%,快于全國增速9.9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建、遷建運輸機場43個,大部分也都是中小機場。應該說,中小機場的持續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民航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了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人民群眾便捷高效航空出行。
李海鷹提到,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既給中小機場帶來挑戰,更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應加快補齊中小機場短板,大力支持支線航空發展,在推進民航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更加主動全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李海鷹建議,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對擬建機場的性質、功能、市場預測、航線規劃、產業布局等充分考慮,力爭在機場遠期社會效益與近期經濟效益、當地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機場平穩步入正常運營的軌道。
其次是加大政策補貼支持,建議各級財政統籌專項資金加大對中小機場特別是高原、高高原等特殊機場政策支持;完善以成本原則的機場服務收費標準,對涉及中小機場的航線給予補貼和費用減免;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購買航空運力、航線聯營等合作方式,穩定航線經營品質;建議行業主管單位適當放寬中小機場航線時刻二級市場互換和執行率考核。
另外,李海鷹還建議積極推進中小機場整合納入區域或省級機場集團管理范圍。此外,他還提到行業應統籌區域干、支線機場發展,依托大機場,帶動小機場,形成良性互動,實現區域機場錯位競爭和協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