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8 16:51:37
◎長春高新子公司金賽藥業旗下主要產品為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水針劑)、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長效水針劑)等人生長激素系列產品及輔助生殖、婦女健康等領域產品,2021年實現收入81.98億元,歸母凈利潤36.84億元,扛起長春高新76%的營收,98%的凈利潤。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粉針將積極參與集采,水針產品還會持續地正常推廣,但對于長效產品,公司在對成本、市場情況等因素的綜合考慮下,已經在正常售價上降價,目前市場價約3000多元一盒。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魏官紅
3月16日晚,長春高新(000661.SZ)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7.47億元,同比增長25.30%;歸母凈利潤為37.57億元,同比增長23.3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7.42億元,同比增長26.76%。
這是長春高新第八年實現業績連續增長。過去幾年,國內新冠疫情反復,患者就醫有一定不便,但公司業績并未受到太大影響,2021年,被市場稱為“增高針”的生長激素撐起了公司收入的大半江山。
但2021年,歷經產品濫用質疑和集采落地之后,長春高新的成長邏輯悄然變化,市場估值也不斷跌落。截至3月17日收盤,公司股價報174.85元/股,較去年5月最高價522.17元/股已是腰斬,目前市值為700億元左右。
新的一年,抗腫瘤藥物、輔助生殖、抗衰老……哪條賽道能取得更大進展?市場信心較為低迷的情況下,如何靠生長激素長效針推廣占領高地?這些問題有待長春高新作答。
目前,長春高新業務主要分為基因工程制藥、生物疫苗、中成藥和房地產四大板塊,分別對應金賽藥業、百克生物、華康藥業和高新地產四家子公司,是拉動公司業績的“四駕馬車”。
其中,金賽藥業旗下主要產品為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水針劑)、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長效水針劑)等人生長激素系列產品及輔助生殖、婦女健康等領域產品,2021年實現收入81.98億元,歸母凈利潤36.84億元,扛起長春高新76%的營收,98%的凈利潤。
百克生物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雖然手握流感、狂犬、水痘三款上市疫苗,并于去年6月分拆上市,但受新冠疫情及新冠疫苗接種影響,百克生物2021年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6.6%和41.77%。
中成藥和房地產業務的“地位”也比較邊緣。目前,華康藥業主要產品涵蓋心腦血管、中藥抗炎及婦兒等產品線,高新地產主要在長春市開發地產,兩者去年收入分別為6.42億元和6.63億元,其中,華康藥業收入同比增長10%,高新地產收入同比下降37%。
金賽藥業對于長春高新的意義不言而喻。在17日召開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長春高新披露了生長激素產品銷售的具體細節,稱粉針占比10%左右,收入增長近40%;水針占比70%以上,收入增長30%以上;長效水針占比18%以上,收入增長110%以上。
這也解釋了公司持續攀高的毛利率。盡管從成本端看,去年長春高新多項費用均同比增長,其中研發費用增長86.37%,財務費用增長37.23%,管理費用增長32.24%,銷售費用增長18.65%,但2021年,公司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毛利率同比增加0.43個百分點,高達92.70%。
據天風證券2021年12月研報,2021年前三季度,金賽藥業的生長激素樣本醫院銷售占比達到75.82%,領先于排名第二的安科生物且優勢明顯。
但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并不保險。作為長春高新的拳頭產品,生長激素在過去一年遭受了“濫用”質疑,也迎來了集采落地。
在2021年8月新華社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醫用“增高針”即注射生長激素有濫用的苗頭,會給使用者帶來健康風險,生長激素的適用癥和銷售渠道被熱烈討論,次日長春高新股價大跌。
當時,長春高新回應稱,在醫生的正確診斷和指導下,生長激素是一個非常安全、有效的產品,并表示在兒童領域,公司積極拓展生長激素在身高管理之外的其他領域的應用,同時積極拓展兒童相關營養品、醫療器械等領域新產品。
此外,金賽藥業除了生長激素,在神經疾病(老年癡呆癥等)及婦科、男科領域也均有布局,長春高新稱,未來也會從主要做生產激素向多元化發展。
但公司股價跌勢并未隨之“剎車”,截至去年8月31日,長春高新市值較月初已縮水超過210億元,這很大程度上源于去年5月開始,市場對于生長激素集采的預期。
今年1月中旬,這一預期實錘落地。廣東醫保局牽頭的11省聯盟集采發布采購文件中,將重組人生長激素納入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范圍,生長激素首次納入省際聯盟集采。
此前市場猜測水針將不納入集采,但文件明確粉針劑型和水針劑型不分組競價,水針劑型的降價幅度遠超市場之前預期,長春高新股價當日跌停——去年5月,公司曾披露水針在金賽藥業收入中占比超70%,粉針占比約8%,長效水針占比在12%左右。
對此,東莞證券認為,未來生長激素的競爭格局有可能會被集采擾動,但市場格局是否會被打破,主要看生長激素水針供應商在此次聯盟采購中的表現。
在今年2月中旬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長春高新公布了自己的選擇,即金賽藥業申報了三個粉劑規格,但水劑未申報。而根據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3月發布的11省聯盟集采的擬中選結果,降價呼聲最高的水針無一中選。
市場格局暫未大變。長春高新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此次集采為公司積累了一定經驗,目前來看,集采后的公司還處于一個好狀態。但他也表示,集采是國家目前大的方針導向,未來肯定還要常態化持續做下去。
集采浪潮的襲來意味著行業邏輯悄然生變,為長春高新貢獻超高利潤的生長激素不再是一條一勞永逸的黃金賽道,行業龍頭也需要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
2021年,長春高新研發投入10.92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10.16%,研發投入有較大比例的提高。在年報中列明的主要研發項目中,除了3項用于增加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的適應癥,4項用于增加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注射液的適應癥,金賽藥業旗下還有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金妥昔單抗注射液、注射用金納單抗、重組人促卵泡激素-CTP 融合蛋白注射液等項目正在臨床試驗,藥物適應癥中不乏胃癌、肺癌等國內高發癌種。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截圖
根據長春高新在2021年度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對公司研發管線的闡述,公司將以生長激素賽道為引領,不斷結合新技術的發展,拓展到輔助生殖、女性內分泌、抗衰老和腫瘤等賽道。
這也解釋了金賽藥業去年年末的兩筆投資——一筆是金賽藥業擬使用其自有資金,分階段以增資擴股并收購原股東部分股權的形式,合計收購杭州沃維醫療68%的股權。投資總額預計合計5203.55萬元。
目前,作為著眼于新生兒及成人腦功能監護設備注冊開發的企業,沃維醫療研發的2款監護設備已處于注冊階段,兩款產品正式上市后將有利于對新生兒的腦功能狀態實施有效監控。因此這一投資被外界視為金賽藥業加速布局新生兒領域的新動作。
此外,金賽藥業與綠葉制藥的全資附屬公司綠葉瑞士達成合作,成為利斯的明透皮貼劑單日貼和多日貼的國內獨家經銷商。其中,單日貼是目前唯一通過FDA批準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貼劑產品;多日貼產品目前尚處于研發階段。這一投資符合金賽藥業在精神神經領域藥物方向的戰略布局,是長春高新在抗衰老治療領域的嘗試。
輔助生殖、女性內分泌、抗衰老和腫瘤……長春高新看重的新領域似乎均具有廣闊的市場,但哪項將率先“開花結果”?
“要考慮短期內新的業績增量,也要考慮未來的長期發展。”前述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任何企業的發展,都不是馬上做出替代現有產品的重磅產品,而是要經歷市場逐步拓展的過程。對于長春高新來說,正在布局的抗腫瘤藥物等產品很多正處于Ⅰ期臨床階段,其影響相對長期;而金賽藥業一些處于Ⅲ期臨床的生長激素研發項目,以及百克生物的在研疫苗,可能會更快產生收益。
此外,結合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提到的“(生長激素)成人適應癥領域正在進行積極的推廣,并已取得實質進展,未來一定會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2022年長效生長激素的推廣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對業績的貢獻也會進一步增加”,盡管生長激素行業發展生變、投資者情緒較為低沉,但未來一段時間內,它仍將繼續成為長春高新最鮮明的標簽。
對于2022年公司對生長激素的推廣策略,公司人士表示,公司粉針將積極參與集采,水針產品還會持續地正常推廣,但對于長效產品,公司在對成本、市場情況等因素的綜合考慮下,已經在正常售價上降價,目前市場價約3000多元一盒。
此外,隨著公立醫院藥占比考核等限制,以及民營機構實力的增強,長春高新生長激素70%私營醫院,30%公立醫院的銷售渠道也可能變化,主要體現為產品在民營機構的銷售占比持續提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026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