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8 22:13:55
◎人力資源產業服務平臺第一資源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紅表示,相關措施是人社部門對于目前防控工作的進一步支持。醫務等一線抗疫人員的待遇備受關注,相關措施的制定對可以為醫務人員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全心全意投入一線防控,沒有后顧之憂。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編輯|宋思艱
上海“戰疫”已進入關鍵時期。
在城市各類基礎保障工作迎來“大考”的同時,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也考驗著上海勞資市場的穩定發展。
3月27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本市人社領域全力支持抗擊疫情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圍繞援企穩崗穩就業、關心關愛一線醫務工作者及相關人員、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優化人社服務等四個方面,推出了十六條有針對性的具體舉措。
今日(3月28日),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新一輪的疫情封控為就業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結合上海最新出臺的支持抗疫“十六條”措施來看,其中提到“實施隔離措施,導致勞動者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在隔離期間的工資”,這一點切實維護了疫情管控下的職工和企業權益,有助于企業與職工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在3月28日召開的上海市第13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提到,本輪疫情發現了較多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特別是近日來,每日新增陽性感染者以較快速度增長。上海正加快建設集中隔離救治場所,進一步提高收治能力,努力實現陽性感染者“應收盡收”。
封控期間,與絕大部分市民最相關、且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就業問題,勞動者被隔離期間、醫學觀察期間的工資如何發放?因疫情隔離或在家辦公等情況工資如何發放?對此,上海人社局給出答案,給廣大正在隔離中的市民吃上定心丸。
圍繞切實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措施》提出,統籌做好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兼顧促進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作用,推動勞動關系雙方廣泛開展協商,相互體諒、共克時艱。
《措施》要求,鼓勵協商處理工資待遇問題。由醫療機構或政府依法對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等實施隔離措施,導致勞動者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按正常勞動支付其在隔離期間的工資。隔離期結束后,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勞動者,企業按照職工患病的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其工資。對其他因政府依法采取管控措施,導致企業停工停業或勞動者不能返崗的,勞動關系雙方應強化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理念,區分不同情況,盡可能協商解決。
《措施》還要求,加強勞動關系屬地化源頭治理。夯實屬地責任,加強街鎮、園區等范圍內勞動關系協調管理,積極發揮基層勞動關系協調員和社會組織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作用,柔性化解矛盾。依法依規處理勞動關系相關問題,兼顧各方利益。
智聯招聘《2022年春招市場行情周報》(第四期)顯示,與去年春節后首月相比,今年節后長三角城市的招聘需求領漲。其中,上海的招聘職位數增速排名處于榜首,同比增長22%。
“在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展現了上海的城市經濟發展韌性,春節后復工復產進程較快,招聘需求依然能夠持續發力,這與人社部門著力降低疫情對就業的影響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李強對記者分析,在援企穩定就業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斷完善應對舉措,為穩就業保就業付出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這些都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圍繞援企穩崗穩就業工作,《措施》明確指出,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上海市失業保險繼續執行1%的繳費比例,一類至八類行業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繼續在國家規定的行業基準費率基礎上下調20%。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規定考核用人單位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時,按照調整后的行業基準費率執行。
同時,《措施》明確,加大創業扶持政策力度。鼓勵市、區兩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以減免或緩交房租方式,支持在孵創業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對已發放的創業組織或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因受疫情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可申請展期還款,原則上不超過1年,并可繼續享受貼息支持。
另外,《措施》還指出,支持共享用工模式。支持用人單位采用共享用工等模式,解決短期就業結構性矛盾。搭建企業間共享用工調劑平臺,幫助指導企業建立用工調劑制度。對疫情期間與其他企業共享用工的,可繼續享受相應就業補貼扶持。
兩年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影響,就業形勢愈發變得復雜與嚴峻。
為保障廣大勞動者在當前形勢下的就業服務“不斷檔”,《措施》指出,強化就業見習政策保障。見習基地學員因疫情影響缺勤的,視作正常出勤;見習暫時中斷的,見習期限及生活費、帶教費補貼期限順延。見習基地在2022年12月31日前與學員簽訂勞動合同且見習期未滿的,給予見習基地剩余期限帶教費補貼。
另外,《措施》提到,全面強化就業服務。依托上海市公共招聘平臺,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精準就業服務。《措施》還提出,加大線上職業培訓補貼力度。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對本單位實際用工的從業人員開展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線上職業培訓,給予培訓補貼,2022年每人可享受補貼不超過3次。
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是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守護者。在這次疫情中,醫務人員再一次挺身而出,奮戰一線,成為城市最美逆行者。
此前,針對疫情中呈現出的相關醫務工作者的保障措施方面,“上海醫護保”已量身定做為上海市近30萬名衛健工作者提供抗疫特定關愛保障,而這次上海人社局的“支持抗疫十六條”舉措中,也特別新增了關心關愛一線醫務工作者及相關人員方面的4項具體舉措。
《措施》表示,要落實工傷保障待遇。對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務及相關工作人員,開設綠色通道,快速認定工傷,及時落實各項待遇。“加大職稱評審支持力度”一項則提到,疫情防控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職稱評審,同等條件下所在單位應優先推薦申報。
此外,《措施》還指出,要簡化醫務人員招錄程序和保障醫務等一線抗疫人員待遇。
人力資源產業服務平臺第一資源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也是人社部門對于目前防控工作的進一步支持。醫務等一線抗疫人員的待遇備受關注,而相關措施的制定對可以為醫務人員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全心全意投入一線防控,沒有后顧之憂。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祝裕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