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3 16:53:03
◎近期浙江證監局連續發布多條監管函,直指杭州巨鯨資產等三家機構,它們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其中包括不公平對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資者,其次是在未取得基金銷售資格的情況下接受其他私募委托募集基金。第三是公司員工兼職問題。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隨著私募行業高速發展,由于信息不透明等特性,部分私募在展業過程中踩踏監管紅線,給行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侵害投資者的權益。近期浙江證監局連續發布多條監管函,直指杭州巨鯨資產等三家機構,它們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其中包括不公平對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資者,其次是在未取得基金銷售資格的情況下接受其他私募委托募集基金。第三是公司員工兼職問題。
近期浙江證監局連續發布多條監管函,直指杭州巨鯨資產等三家機構,其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3月31日,浙江證監局發布了對于杭州巨鯨資產、杭州巨鯨道勝資產、杭州巨鯨財富的監管警示函。
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杭州巨鯨資產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中存在以下行為:首先是未謹慎勤勉,不公平對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資者,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其次是在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情況下,接受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私募基金。第三是公司員工在杭州巨鯨財富和杭州巨鯨道勝資產兼職。
同樣是在現場檢查中,發現杭州巨鯨道勝資產在開展私募基金業務中,在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情況下,接受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私募基金。杭州巨鯨財富也存在著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情況下,接受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私募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證監局還對相關公司負責人出具警示函,其中倪心剛作為該三家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未謹慎勤勉履行相關職責與義務,對公司上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違反了相關的規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另外,浙江證監局對巨鯨資產一名員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張西湖作為杭州巨鯨資產的員工,在其他兩家公司兼職,同時在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情況下,從事私募基金產品募集推介業務。
對此有私募人士認為,“不公平對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資者這個有點奇葩,監管明確規定,基金管理人同時管理多只私募基金時,應當公平對待每一只基金,為所管理的各只基金全體持有人的最大利益來管理基金財產。為一只基金的利益,而損害另一只基金的利益,違背了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也違背了受托人的義務。”
此次收到監管函的三家機構都是杭州巨鯨系旗下公司,倪心剛作為該三家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杭州巨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7日,在2016年9月19日在協會備案,機構類型為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公司管理規模在5億至10億。從協會備案的股權結構來看,杭州巨鯨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杭州巨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杭州巨鯨資產合計發行了26只私募產品,從公司私募產品來看,都是一些文化、影視以及上市公司專項的私募基金產品。另外從基金業協會披露的信息來看,杭州巨鯨資產存在逾期未清算基金,指的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超過到期日3個月且未提交清算申請的私募基金。
從杭州巨鯨資產高管的履歷來看,有著保險從業經歷。其中從公司高管華華的履歷來看,其在2002年10月至2005年3月期間在太平人壽銀保部任職,之后于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期間在國信人壽銀保部直銷崗任職。2005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間在平安信托產品部擔任信托經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杭州巨鯨財富擔任副總經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杭州巨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室擔任經理。
杭州巨鯨資產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為蔣富,從其履歷來看,同樣有著保險行業的工作經歷,其在1999年9月至2006年10月期間在平安人壽營銷部任職,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間在合眾人壽浙江分公司任職,200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信泰人壽任職,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間在平安信托擔任財富杭州負責人,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間在杭州巨鯨財富總經理室擔任總經理,同時從2015年8月起擔任杭州巨鯨資產營銷部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擔任杭州巨鯨資產總經理室總經理。
據杭州巨鯨資產官網介紹,杭州巨鯨財富系一家國企背景的財富管理機構,據啟信寶穿透之后的數據,倪心剛持有杭州巨鯨資產36.8918%的股權,另外易勇持有杭州巨鯨資產31.60%的股權。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杭州巨鯨財富持有杭州巨鯨資產100%的股權,而開金融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杭州巨鯨財富31.506%的股權,而經過層層穿透之后,最后海南國資委持有杭州巨鯨資產28.3554%的股權,海南省財政廳持有巨鯨資產3.1506%的股權。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0365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